煤炭堆场智能水幕系统洒水设计与应用

来源 :水运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yuanyu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露天煤炭堆场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论述开放性堆场洒水抑尘的重要性.研制出一种移动式的堆场智能水幕系统,可以实现大范围行走、大容量储水、自动寻源补水、煤堆表面的定量精准洒水.该系统采用与堆场大型移动单机集成式设计、利用移动单机悬臂建立臂架喷淋系统实现煤垛表面的全覆盖均匀洒水,结合堆场喷枪洒水管网实现上水单元在多个固定取水点自动寻源补水.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移动洒水系统大幅度提高了堆场的清洁生产水平,有效抑制堆场粉尘的排放,实现了堆场煤垛表层全季节高效洒补水,为大型露天堆场的煤尘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可靠技术方案.
其他文献
为调查研究市售儿童奶粉营养成分情况,对市面上63例儿童奶粉样品进行采样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市售儿童奶粉营养成分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较大;营养强化剂的使用种类、使用量均符合GB 14880-2012的规定;大部分儿童奶粉不能满足4~15岁儿童对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摄入需求;在特别原料使用方面,添加较多的是乳蛋白类,其次是低聚半乳糖、低聚乳糖.该研究可为消费者选购产品、企业产品开发制定相关标准提供依据.
射流冲刷作为一种高效挖掘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深海工程领域.针对黏性底床条件下垂直淹没射流冲刷挖掘体积进行研究,利用注浆成型法制备冲刷坑的胚体并利用3d扫描技术获取冲刷挖掘体积.通过开展室内试验探索了射流流速、射流靶距、冲刷时间以及泥样含水率与冲刷挖掘体积的关系:1)冲击射流挖掘体积随着射流靶距的增加而减小;2)冲击射流挖掘体积随着射流流速的增加而增加;3)冲击射流挖掘体积随着冲刷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逐渐趋于平衡;4)随着泥样含水率的增加,冲击射流挖掘体积也显著增加.最后,利用54组试验数据和无量纲分析得到了冲
混合纤维增韧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针对PVA和UPE混合纤维混凝土,采用高浓度氯离子溶液进行120 d侵蚀试验,并结合三维数值模拟技术,预测分析氯离子侵蚀前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损伤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纤维混凝土和纤维体积含量为0.2%(其中0.1%PVA和0.1%UPE)的混凝土受海水侵蚀后脆性增加,峰值应力和对应的应变减小;但掺加纤维能降低混凝土梁遭受氯离子侵蚀的抗弯曲承载能力的损失率和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损失率,同时增加梁的韧性;加载位移为20 mm时,海水侵蚀后有纤维的梁最终拉伸损伤比无纤维的
通过系统分析环渤海地区天然气运输及储备体系发展和建设特点,提出该区域LNG码头布局关键问题.首次提出环渤海地区LNG码头布局应将冬季4个月需求指标作为码头能力供给的主要依据,并提出区域LNG泊位布局规模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围绕“十四五”期环渤海地区天然气供应迫切需要,提出区域LNG码头布局和选址思路,结合港址条件推荐重点发展的港址.
为研究规则波作用下方形排柱附近流动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OW-3D,运用质量源造波方法,离散RNG k-ε方程控制下的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建立无反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建立的数值模型性能良好.运用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排柱周围自由表面三维运动特征和方形排柱周围速度场与涡量场分布特性,采用无量纲方法分析方形排柱后方波浪透射系数K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规则波作用下方形排柱周围流场呈周期性变化规律,最大涡量值在方形排柱单柱的上下游角隅区交替出现.在数值模拟试验范围内
集装箱码头是内外贸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中心,码头的吞吐能力受堆场容量和作业效率的影响.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翻箱倒箱问题,基于整个立体库场内每层堆场仅堆放一层重箱的理念,通过AI设计、情景假设、公式推算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一项自动化立体堆场方案,并介绍各核心设备和功能区以及作业流程.结果表明,本方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零翻箱”,同时能减少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有利于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吞吐能力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增强码头和港口企业竞争力.
提出一种客货滚装码头减排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在综合考虑成本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构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层次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对客货滚装码头减排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拟建客货滚装码头为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算例中各方案在评价模型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方案从优到劣为岸电、低硫柴油和陆基洗涤器.该减排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可为客货滚装码头减排设计方案优选提供决策支持.
仙人岛港区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大型综合性港区,属于双堤环抱空间格局,规划大型泊位多,船舶流量密集.LNG码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排他性.针对在环抱式港池内LNG码头选址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仙人岛港区为例,集成利用多项模型技术研究通航安全、通航影响、陆域安全、泊位布置和空间利用等,提出LNG码头选址、码头泊位及水域布置方案,对仙人岛港区建设LNG码头起到了关键技术支撑.
以长江口大型工程群为研究对象,采用CJK3D-WEM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工程群对水动力的影响及累加效应.结果表明,长江口1998—2016年间实施的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南北港分流工程及南汇边滩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等大型工程群后,徐六泾河段涨潮量降低约10%,潮差降低约6%,涨急流速降低约9%,落急流速降低约4%,北槽分流比由60%减小至40%左右.工程群的逐步实施对上游河段水动力变化有较明显的累加效应,其中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对上游影响程度最大,约占50%,其一期工程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南汇边滩圈围工程
长江上游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评估其对典型污染排放的影响对航道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收集计算长江上游船舶吨位、船舶交通流、船舶燃油消耗及典型污染物排放等数据,分析了长江上游船舶大型化对典型污染物排放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2008—2019年长江上游三省一市船舶平均吨位从249 t增加到874 t,船舶流量显著减小,货运量显著增加.2)上游航道等级由Ⅳ级提升至Ⅲ级,理想状态下船舶单位周转量典型大气污染排放减少31.2%.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加导致船舶污染总排放增加,但基于船舶平均吨位大型化计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