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做好语文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教学应遵循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匹配一致原则,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要受教学目标的支配,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要达到相互匹配、和谐一致。语文教学设计遵循这项原则,对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整体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定此项原则的依据
  (一)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媒体、策略的控制作用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目标确定导向哪里,以后的教学活动就会朝向哪个方面。在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学目标是阅读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发生显著变化的结果,它是联系教学大纲总目标与具体课文的桥梁,是沟通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一切活动的主轴。有了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后,在教学进程中,教与学的内容,选用的媒体,运用的策略,若有误差,出现后不久便会揭示出来,使教学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矫正或补救,实现目标,形成正相关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媒体、策略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意义
  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脱离这些教学要素,教学目标就无以达成,而离开教学目标去追求教学内容为精、教学媒体的新、教学方法的活,不仅无益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浪费时间。只有妥善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三)教学目标、内容、媒体、策略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选用媒体、采用策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进程,只有教学目标的导向正确、教学内容精要、所选媒体有利于信息传递、教学策略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教学过程得以有效推进。语文教学设计,在整体上要重视结构,在层次上要着眼于要素,在策略上要发挥系统的功能。从整体出发,研究教学系统内部的结构、层次,求得最佳组合,目的在于教学过程得以优化。
  二、贯彻此项原则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科学化
  从我国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一总目标出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色,结合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可以由中学语文德育目标要素、智育目标要素、美育目标要素组成。
  在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体系中,智育的目标要素应该放在主要位置上并处处落到实处。语文智育目标包括知识教养目标,智力开发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语文德育目标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要求。语文美育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审美知识和审美能力两部分。
  (二)教学内容重点化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送审稿)》的精神,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应突出情感教育、思路教学、语感训练、欣赏文学形象、评价文章写法等内容的教学。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总体的把握,具体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则需根据单元、单篇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即使就其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如此。比如一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可能不只一种,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则很可能是一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所学的写作技能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理解以至准确掌握。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的后果。
  (三)选用媒体多样化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在综合使用各种媒体时,不能只考虑某一种媒体的作用,而应考虑各种媒体之间有机联系,从而合理搭配,发挥各种媒体综合运用的整体效应。
  (四)教学策略与学生心理流向一致化
  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任务的分析和学生初始能力水平的测量了解,制定出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办法。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学策略与学生阅读心理流向的一致性对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取得最佳阅读效果是极为重要的。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我们对阅读教学策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选点突破
  所谓选点突破,就是根据课文和学生情况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有嚼头”的地方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達到对课文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设计艺术。语文教学设计中最难的是准确找出“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全文,极为简洁地处理教材。老师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从题目、结构、线索、情节、人物、关键词句、重点语段、重点疑难点等方面作为统帅全篇的教学突破口。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选点突破,必须以判断学生初读课文后的心理流向为基础。这里不再赘述。
  2.铺路搭桥
  课堂教学中,无论复习、导入、提问、质疑、讨论、训练等都呈现为信息“传递、接受”的往复循环,呈现为注意力的集中、凝定、迁移、推进,思维的发散、收敛的不断变化;呈现为课堂学习的时空、课文所展现的时空,教学导向的思维、想象、探索的时空相互交错。所以,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关联运动,直接决定着学生参与的程度,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铺路搭桥”起着引导、疏通、过渡、超越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3.掀起高潮
  所谓掀起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教学高潮具有情感性、凝聚力、愉悦感。课堂教学中有了高潮,就有了意境,有了激情,有了力量,有了波澜。它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倍为关注、着力设计的内容。
  一篇课文,有内容详略主次之分,高潮的设置是教学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目标、方向。教学设计要模拟性地明确主攻方向,层层铺垫,因势利导,直通高潮。例如,《鸿门宴》惊心动魄,刀光剑影,如能借助语言、神态、动作讲出其“勇”“威”“壮”“智”,就能在课堂里掀起高潮,教学效果则能恰到好处。
  4.收尾拓展
  收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调控反馈后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做出的总结,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拓展,是通过教师的导引,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升华或迁移。一堂课的收尾拓展如何,不仅可以窥探出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掂量出教师的教学功力的强弱,而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优秀的课堂教学程序犹如戏剧演出,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波澜起伏。这样,能够刺激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使学生智力活动活跃,催促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情景设计”即是一种机智的教学策略。语文课堂上的“情景”实际上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发学生情绪的学习场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而是通过情景设计引发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实践与操作、联想与想象、思考与探究,从而将课堂活跃起来的一种教学策略。由于聋生生理的缺陷导致其形象思维相对占优势,教学中努力开掘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通过进一步细化对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在本科课程《水产动物疾病学》和《兽药检验》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水产动物疾病学;兽药检验;PBL;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期刊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特别的多,而概念的理解往往成为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深入解读,还可以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关注社会,因此本文就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概念教学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重要性  中国分类号
期刊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交叉性,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本文从笔者于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仔细思考和借鉴国内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切合实际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45-02  现状分析   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高达140多万,因此教育已是大教育,全县在校学生近40万,又由于我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过去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及差,教师配备严重失调,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正式教师都没有,有的代课老师只有二三年级水平,但仍然充当教师角色,因此我县教育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后来
期刊
【摘要】初中地理是“副科”不被重视,基于此,地理教师要走出窘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最大化地整合各种知识,创设出新颖的课堂大情境,并在此背景下设计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变“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夺回地理学科学习的主动权。  【关键词】情境教学;学生活动;思考探究  中国分类号:G633.55  一、以情境教学的课題研究成果为背景  笔者负责的市级A类课题“地理课堂情境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研究”已
期刊
摘要: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地,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其工具性,程式化的训练、切割式的解释充斥其间,压抑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阻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新课标突显其人文性,倡导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培养语感、提高素质。本文拟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谈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02-01  根据我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历,个人认为,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在高一后半学期,学生最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由于,一方面学生刚升入高中时,大多数人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存有神秘感和充满了期待,包括课程的变化、学法的转变、要重新认识新教师和新同学,学生的经历也有限,即使有的学生有早恋想法,他(她)也不敢在班
期刊
【摘要】古今教育家都提出“文”“道”统一,教书育人。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不仅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还有熏陶学生个思想感情、境界、情趣。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渗透;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
期刊
摘要:云南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云南近现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情怀,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生动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云南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云南近现代历史人物  本文系云南省级教改项目“云南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性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