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作别的为何是“西天的云彩”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753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性地说,徐志摩在其诗《再别康桥》中作别的是母校一康桥,然而,诗中几次作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诗人徐志摩的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那么,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里,去探究一下诗人的用语意图。
  一、西天的云彩,意境开阔,激人想象。这里的“西天”既可实指西方,西边的天际,暗指位于英国的母校——康桥,又可虚指遥不可及的地方,暗喻理想的失落与梦想的难觅。而“云彩”一词一般确指美好的愿望与理想,但基于它轻柔而多变的特点,则“美好的理想”也便糅进了些许变幻不定、难以把握的深层意蕴。这样看来,用“作别西天的云彩”去取代“再别康桥”,意境就开阔得多,情感也丰盈而充沛了许多。
  二、西天的云彩——美丽的天堂,寄寓着诗人的梦想与追求。诗人写康桥的环境美,写到金柳、夕阳、青荇、柔波等等,这些景物之美,无一不是西天云霞映照下的美。同样,对康桥里的生活美以及对理想、幸福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都将生活与梦想描绘得那么美丽而高远,那么飘逸而多彩—一恰如“西天的云彩”。为此,诗心锦绣的诗人便选择“西天的云彩”这一绚丽多姿的意象来形容与描绘自己的梦与理想已成恰切、自然之势。
  三、“西天的云彩”与全诗的意境、情感基调,甚至节奏与韵律都是相和谐的。不必说该诗的所有景物都着上了“西天的云彩”的影子,也不必说该诗俊秀、飘逸、淡雅、静谧的意境都与“西天的云彩”熨切和谐,就是诗中的感情基调以及节奏、韵律也无一例外地带上了“西天的云彩”般的舒缓轻柔之美。因为,诗中的情感基调毕竟是轻盈而美丽的,节奏与韵律毕竟是轻快而缠绵的。
  四、“西天的云彩”是诗人浓烈的情感所为。该诗题目为“再别康桥”,但咏其诗,笔者觉得,诗人是必先成其诗,然后才拟出题目的。因为,结合当时作别康桥的真实情景,诗人肯定是留恋母校而眷念不已的!凝成诗句,这便是开头四句诗的缱绻与柔情。
  而诗的第二节,相对说来,情感就显得内敛了许多,由开头的浓烈炽热,一降便成就了诗的第二节的低半级情感基调,——以“那”领起的种种美丽景物,带出的是对往昔的回忆。可见,作者开篇作别“西天的云彩”委实是诗人的情感浓烈之极时,“妙手偶得之”的,而并不是什么冷静与理性所能左右得了的。
  “诗无达诂”。诗贵含蓄。意象如花,花如陈酿。诗人别出心裁,能将“西天的云彩”揽入诗中,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意象,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美丽的情怀,看来,如此作为,无疑是一次潇洒的举止,是一种浪漫、飘逸的个性展示!
  
  (作者单位:隆尧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的大学模式,其发展分为过渡阶段和成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不同的大学采取创业型反应的原因是不同的,从而导致创业型反应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大学的创业型反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煤炭企业的整体形象,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职工思想境界的前提,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所采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诗歌鉴赏题既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他们复习的一个难点。虽说该题在高考题中分值不大,但对于一分也可以决定命运的考生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这道题,应紧紧把握以下六步。  第一步,看诗题。这里所说的诗题,指的是诗词的标题。一般情况下,诗的标题往往就是一首诗的核心,是该诗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所以必须加以注意。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
通过对海南民族地区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压力的来源和学习态度、师生交往等情况,发现生活环境和文化差异对学生的自信和成长影响很大。尊重差异并且提高师生的文化适应力对
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拓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要以项目为载体
在知识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交流越来越频繁,应用文作为贮存、加工、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而制作成文规范、内容准确、表达恰当的书面材
刘知几《史通》,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当时他提出许多具有代表性、专业性的观点和认识,总结中国古代史书编撰的理论和方法,其中不仅有"实录""简
本三院校的学风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能力欠缺,学习纪律松懈等四方面的问题,针对本三学生学风较差现状,从目标、榜样、激励、竞争、赞美、头衔、沟通、文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在WTO《农业协定》的框架内,对农业补贴政策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