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病毒感染与儿童期哮喘的关系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小年龄患儿喘息最为常见的诱因,也是慢性哮喘患儿出现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发因素.关于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有研究提出用表观遗传学机制来解释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关系.该文就婴幼儿期呼吸道病毒感染在儿童时期哮喘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介绍刘沈林教授在便秘治疗上重视脏腑辨证,注重以补为通,擅用复法多方的治疗特色及用药经验,并举医案加以说明.刘教授认为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病理机制的繁杂多变,其便
护理晨会交接班是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既是对前1 d患者病情的总结,也是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评价,同时可为下一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依据[1].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当
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被认为是围术期应激反应存在和强度的一项指标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因素.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和胰岛素生物效应通路障碍成为其发生机制研究的新
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系毛孢子菌属中的一种,为酵母样真菌,是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免疫受损患者和新生儿的条件致病菌,可有皮肤感染、肺部感染和播散性感染[1
目的 探讨SUFU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UFU蛋白在28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20例癌旁咦腺组织及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
目的 观察后路胸腰段椎体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的精确、简便、省时的定位方法.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患者35例.按照Denis分类:压缩
光动力疗法不仅直接杀死局部肿瘤细胞,还可以激活局部与系统性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其机制涉及通过热休克蛋白等促进肿瘤抗原释放和增强免疫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免疫佐剂和
目的 探讨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方案对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连续进行38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后外复合体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采用
患者男,56岁,因左前额部肿块1年余入院.患者20年前左前额部因黄豆大小肿块,曾行切除术.1年前肿块复发并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前额部见3 cm×2 cm×1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间268例(男141例,女12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临床资料.根治性手术260例;姑息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