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娩norhabdus bovienii YL002对4种抗生素抗性突变株的筛选及抑菌活性分析

来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7114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YL002抑菌活性,采用紫外线照射和吖啶橙复合诱变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变改良,并在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选择压力下筛选对4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的突变菌株.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得到了 17 株抑菌活性有显著变化且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其中菌株L0420-3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连续转接 5 次的抑菌圈直径增大率均在 80%以上;菌株Q025-1和L0314-4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 75.66%和 73.41%,分别是野生菌株的 1.35 倍和 1.31 倍;接种灰霉病菌后 5 d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为 95.74%和 93.62%,分别是野生菌株的 1.71倍和 1.67 倍.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对非典(SARS)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构建了一套以基因芯片为基础的SARS冠状病毒基因分析检测系统。首先从患者痰、血样本中快速分离出SARS冠状病毒的RNA,然后
微RNA( 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通过对靶信使RNA降解或抑制翻译过程起负性调节作用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迄今,上万种miRNA已经得到成功鉴定。 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
血管生长抑素(angiostatin,AS)是一种新血管生成的抑制蛋白,它可以有效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态的产生,是肿瘤转移的有效抑制剂.肿瘤转移和胚胎植入具有惊人的相
目的:研究缺氧及复氧对hepG2细胞STC-1和STC-2的mRNA表达影响。方法:用化学缺氧剂氯化钴模拟缺氧环境,用RT-PCR法分别检测在hepG2细胞缺氧和复氧条件下STC-1、STC-2的mRNA表
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主要是由一类含有 SET结构域的甲基转移酶来完成的,在包括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NSD甲基转移酶家族各成员的功能,重点讨
以瓢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低剂量吡虫啉对瓢虫控害效能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吡虫啉(0.01、0.1、0.2、1 mg·kg-1)能显著提高瓢虫的捕食量及相对活力,从而增强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是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库,可为小麦抗寒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以抗寒性较好的三芒山羊草、冰草和强冬性小麦品种M808为试材,以春小麦材料中国春为
对芸薹属芸薹种不同亚种间大白菜福田50双单倍体纯系FT50和小白菜双单倍体纯系HG01杂交的F1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其对胚状体诱导和植
选用野生型番茄克梅留斯基(Solanum chmielewskii)和普通栽培型番茄Micro-Tom(Solanum lycopersicum)为试验材料,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番茄花后不同生长阶段叶片中碳水化合物代谢
通过对汶川地震驱动的通口河流域同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野外实地考察和遥感影像分析,获得通口河流域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对通口河流域构造、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因素(汶川地震)是导致通口河流域同震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2)地貌因素为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3)以降雨为主的气候因素是导致震后通口河流域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