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一起带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是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人的特性,并借其有趣的情节与爱憎分明的情感倾向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文学体裁。作为一种儿童文学,童话在学生想象力、理解力、情感态度的培养方面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资源并不十分便捷的农村,学校与家长更要联合起来,给予学生进行童话阅读的条件与引导,让学生借童话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促进身心共同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童话阅读;家校合作;想象;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66-02
  虽然教育领域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大城市,农村的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学习确实有所欠缺,这不仅是因为农村缺少丰富的知识资源,还在于一些家长只知将孩子交给学校,让他们在学校及教师监督下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当与家长共同合作,让童话成为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第一步。
  一、想象之翼——有书可读
  倘若我们将童话阅读看作是放飞学生想象力、发散学生思维的一双翅膀,那让学生有书可读就是为学生插上这双翅膀的第一步。
  (一)重视童话阅读
  对小学低段的语文学习而言,童话故事本身对学生来说不算太过陌生,因为《动物王国开大会》《小马过河》《小猴子下山》这些学生需要学习的课文很受他们喜欢,但是,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当这些童话故事以课文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影响之下,大半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阅读这篇课文需要学习的字词以及得出类似于“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我们知道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想得到答案需要亲自实践”这样的结论之上,而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分辨善恶这些特性反而无法体现。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更需要重视童话作品本身,让学生不再带着“学生字”“懂道理”的压力而以完全放松的心态去阅读童话。这种重视与教师、家长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习惯了对学生学习的重视并不相同,它不需要刻意去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也不需要一遍一遍地在学生耳边强调阅读有多重要,只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好沟通,希望家长也能对学生单纯的童话阅读给予重视,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了解童话并为学生讲故事。这样,学生的课上课下就都有机会以玩乐的态度了解奇幻的童话世界,久而久之,不需要给予学生什么压力,童话中所传达出的一些精神也会在无形中被他们所吸收。
  (二)资源综合利用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笔者自然也接触过不同个性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但在童话阅读这一点上,大多数学生与家长都有相似的心理。不管是乖巧还是调皮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为人父母的家长也大多是在心理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但却因为工作的忙碌与觉得自身并不懂学习等,很少主动去陪学生做什么或者为他们提供切实需要的学习资源。
  家长对学生童话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局限在课本内容中。也许有的家长会在学校的推荐下为孩子提供《安徒生童话》这样的课外读物,但只有口头上的推荐不能保证每一位家长都会愿意抽出时间陪着学生去选书籍以及阅读。因此,学生需要进行童话阅读的资源,但这个资源的整合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来完成。在阅读内容的挑选上,教师会更专业,而在学生个性与阅读的习惯上,也许家长了解会更透彻,这样一来,双方多加沟通,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从各种童话著作中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作品,甚至可以涉及动画影视、语音听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以确保学生获得更丰富恰当的阅读资源。
  二、凭借之风——多元呈现
  雄鹰展翅,需御风翱翔,作为学生成长引导者的教师与家长只为学生提供可供阅读的童话作品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多元形式给予学生爱上童话、理解童话的契机。
  (一)利用影视资源
  在上一个部分笔者就已经提到了影视资源正是学生了解童话故事中的一种方式,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学生来说,画面呈现的故事比文字或者语音呈现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当然,这种吸引力也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只记得娱乐而忘记了其他,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完全“剥夺”学生看电视上网的权利,而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借助影视资源更为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通过提问、谈话甚至“引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愿意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内容。
  这样的引导方式其实是同样适用于教室与家庭两种环境的,但处理方式却有所不同。就拿笔者曾在课堂中播放过的《白雪公主》片段为例,在课堂中,留给动画播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并不适用于引导学生发表见解,但可以用简短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去阅读,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借并不完整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则可以在时间宽松的条件下让学生观看完整的童话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样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态度上的引导,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分角色表演
  学生不但可以是童话故事读者、听众或者观众,还可以在表演欲与模仿欲的驱使下成为童话的呈现者。
  以学生极为熟悉与喜欢的《白雪公主》为例,如果这个故事用文字或者语音的形式传递给学生,那通过意识思维的转化,学生接收到信息则会幻化为他们脑海中的“小人”在为他们表演,这种存在于学生脑海中的场景会在无形中调动他们的表演欲。这个时候倘若再借助《白雪公主》的动画片来使得学生脑海中的“白雪公主”“皇后”等“小人”形象更为具体,在激发学生表演欲的基础上,还会激发学生的模仿力,两相结合,学生对分角色表演的活动必会充满兴趣,也会为了去做好表演这件事而对“白雪公主”“小矮人”“皇后”的形象有更清晰的认识。不同学生的表演呈现也是有差别的,因为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无意识下对自身的想象力、理解力與表现力的综合运用,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给予学生表演的引导与机会,那学生也必然会回馈给我们成长的惊喜。   三、振翅飞翔——表达训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言:“教是为了不教。”也正如所有教师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学以致用”一样,引导学生阅读童话不过是为了在合适的年龄段给予他们恰当的读物,最终都希望学生可以借此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语言的运用与表达。
  (一)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可以说是人与人交流最为依赖的一种方式,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对年龄偏小的学生而言,童话就是促使他们进行口语表达十分恰当的一种“工具”,在前文中笔者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疑问、见解还有切身表演这些内容,这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口语表达的部分,但却未重点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与童话学习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口语表达也未必需要刻意去训练,但却需要在之前所提及的教学内容中对涉及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部分多加留意,并进行合理规划。如教材中一篇童话《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师在学生分角色朗读与分角色表演时,需要重视学生的发音、语气等“台词表现”,要鼓励学生主动谈自己对“狗熊”办事不周全的看法,说出自己从中得到的启发。而当学生回到家中,童话故事所具备的逻辑简单、善恶分明、情节有趣等特性就可以作为学生向自己的家人转述这个故事的前提。在对故事進行转述这一环节,一开始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同时让家长配合监督。习惯的养成虽然不简单但却也不是多困难,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习惯讲故事与听故事的模式。这样一来,之后即使不用作业强制或者在转述童话之外这一项“任务”,学生也能跟家长交流,这对他们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书面呈现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他们现在就能通过阅读一篇童话故事写出一篇感想来,是不切实际的。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但在不合适的年龄不要求学生去写作,却不代表不能引导他们去学习写作。童话对低年龄段学生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几乎所有教师都心知肚明,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与家长一起促进学生对童话的阅读与理解的一系列措施也正是希望在合适的时期给予学生最合适的教育方式。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连为一个整体,从阅读与理解到肢体表演与语言表达,口语表达之外的书面呈现也一样重要,比如绘画,再比如造句。要知道童话世界是简单的,也正是这种简单能将其幻化为学生脑海中极有特色的典型形象,比如带着红帽子的“小红帽”,比如一身黑长得凶神恶煞的“巫婆”,比如能变成青蛙的“王子”,再比如小巧可爱的“拇指姑娘”。这些具有典型特点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拿起画笔去展现自己心中的童话形象,同样也能让他们学习连词造句时写出“……就像巫婆一样可怕”这样的句子,并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为他们将来的绘画、写作能力提升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虽然童话故事本身就对小学生充满着吸引力,但也需要引导者来给予学生接触童话、爱上童话的契机。在学生学会自觉去吸收外界的信息获得成长之前,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是极有必要的,就像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说过的那样“童话虽然不真,可是含义却深”。“不真”与“含义深”的童话是低年龄段学生的绝佳读物,我们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以及空间,他们也必然会还我们更活泼、更开心的笑颜。
  参考文献:
  [1]杨天正.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J].中华少年,2017(30):300-301.
  [2]杨丽琼.小学班本童话课程的开发[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8):1-3.
  [3]卢俊勇,陶 青.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本质、意义与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统一[J].现代教育管理,2018(6):12-16.
其他文献
排队  我们在生活中都熟悉了排队:先到者排在前面,自己不插队,也不夹带人。没有这一要求,也就没有了排队。但能不能提出比这更高的要求呢?比方说,要求每个排队者都先人后己,礼让别人。这样,每个排队者就都既要主动让比自己后到的人,也要反过来让比自己先到的人,排队者很快就要乱成一团。情景就像一部古代小说所写的那样,许多客人进屋来,互相拱手作揖,许久却谁都不能落座,这样无形中也就取消了排队。排队是一种秩序
如何保密,也是古代快递业非常重视的问题。为了预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伪造,古代采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  以秦代为例,当时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行书律》中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以辄相报也。书有亡者,亟告官。”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即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  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都是写在竹简上,所以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后,与叶挺、邓发等一起乘坐美式运输飞机返回延安。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方向,于下午2时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机上17人全部遇难。本文披露这起空难鲜为人知的几则内幕。  运灵过程中沿途干部群众纷纷祭奠并争相抬运烈士灵柩  空难发生后,中央决定将烈士遗体从黑茶山运往岚县机场,再转运延安。  遵照中央这一
我喜欢收藏签名本。书房内外我的五只书柜所陈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签名本,这些均是文坛前贤师友赠物,我珍为拱璧。由于我的工作性质关系,近水楼台,得之较易。其最大的特色是每本藏书都有温度,有态度,有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出版社当编辑,那时只知道忙工作,没有集藏签名本意识,坐失不少良机。直至90年代初我主持“双叶丛书”编辑出版工作时,始有所悟。记得第一本 《旅人的绿洲》(1995年,江苏文艺出版社)
古代的车主要分人力车和畜力车两大类,其中畜力车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南唐后主李煜在《望江南·多少恨》 词中曾描述过当年江南金陵城内人们乘车骑马的盛况:“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乘车出行先秦时已很普遍,楚国诗人屈原 《离骚》中就有“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的诗句。但最早的车多是官用,即所谓“公车”或“官车”。到戰国时,民间用车才多了起来,如南方的楚国、北方的齐国,官民用车均多。
1840年鸦片战争,英帝国主义的炮舰轰碎了腐朽清政权的迷梦,从此古老中华的大门一次又一次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光复大好河山,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战胜国之一,到北印度支那受降和接收。但法国急于恢复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威胁要用武力将中国军队赶出北印度支那,于1946年3月6日,派遣舰队闯入越北的海防港。中国守军奋起
摘 要:英语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一门功课,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很有限的,因此教师选择一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模式是很必要的。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一、课前准备,调动兴趣,奠定基础  英语课堂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关键是看课前准备是
鉴别文物以鉴定字画为最难,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古代名书画家多若繁星,他们青、中、晚年时期的作品有所不同,而且历代临摹名家书画甚多,仿制作伪者不少,鱼龙混杂难以分辨;还有不少是后落款,假面题、跋、序之作,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就是有鉴别字画基本功,一眼也是分辨不清!谁要是说他一眼能鉴别出古字画之真伪,不是无知便是吹牛。  笔者对鉴别古字画甚感困惑,于1988年中秋佳节去看望有六十多年鉴赏古字画经验的邱震生,
1980 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百家争鸣实际上是“两家争鸣”吗?》,引起了一些反响,都是一片赞扬和鼓励之声。但事隔三年多之后,却又遭到质疑,并且激起了一阵小小的风波。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风波也不严重,但通过这一事件,却折射出当时尚存的一种老旧的社会心态,一种过时的思维定势仍在社会上暗暗涌动。几十年后的今天,社会以飞跃步伐前行,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人们的思想开放多了,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联合发出 《波茨坦公告》,该公告除了促使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外,也明确提出:“我们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犯,包括虐待我们俘虏的人在内,将处以严厉之法律裁判。”表明了盟国坚持严惩日本战犯的决心,也是日后东京大审判的重要依据。但在日本陷入末日疯狂的这段时期内,很多本该站在审判台上的战犯已经提前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从盟国发出 《波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