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7例,将其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27例患者抢救成功119例,抢救成功率为93.7%;抢救失败8例,死亡率为6.3%。11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快速、准确的急救护理,能够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良好基础,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早期控制原发伤,并保护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利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护理措施 急救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28-01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创伤也逐渐成为社会隐患之一,创伤产生的体液损失、强烈疼痛刺激、机体酸碱失衡、血容量偏低等均会引起休克症状,若处置不当,病情将会不可逆,甚至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本文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7例,将其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7例,其中:男82例,女45例;年龄在9—72岁,平均年龄为42.7±11.6岁。创伤类型分为:复合伤17例;四肢辗挫伤57例;胸部损伤29例;脑挫伤12例;肝挫伤7例;脾破裂3例;胸腰椎骨折2例。休克程度分为:轻度39例;中度72例;重度16例。
  1.2 方法
  1.2.1 评估伤情:患者到达医院后,护士要向家属、目击者或肇事者了解致伤相关情况,确定致伤因素和受伤部位,对患者的创伤程度给予准确评估。
  1.2.2 体位护理:当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预示患者处于休克状态,此时要减少搬运与刺激[2],在休克原因没有察明前,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头部与躯干抬高至30度,同时给予保暖。1.2.3 改善低氧:检查患者气道是否畅通,若口腔内存有异物,应立即取出,将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吸出,同时给予吸氧,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微弱,要立即行气管插管或做人工呼吸,保证其充足氧气供给;对呼吸障碍患者,要及时清除其口、鼻中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块等,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预防误吸。
  1.2.4 纠正休克:护士接诊后,立即给予患者行颈静脉穿刺并置管,利于快速补充其体内的血容量。当患者的收缩压≤60mmHg时,30分钟内需补充液体2000ml;若60 mmHg<患者的收缩压≤90mmHg时,30分钟内需补充液体1500ml,晶胶体的比是3:1。
  1.2.5 术前准备:对有急诊手术指证的患者,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配血、备皮、试验等术前准备工作,及时通知手术室,争取短时间内开展手术治疗。
  1.2.6 病情监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变化情况间隔15分钟监测并记录一次;对体温的变化情况,间隔3小时监测并记录一次。若患者出现高温症状时,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处理;若患者出现低温时,要加强保暖。
  1.2.7 心理护理:患者在遭遇突如其来的创伤后,均会存在恐惧、悲观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安慰,并以熟练的抢救技术、镇定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感与信任感,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结 果
  127例患者抢救成功119例,抢救成功率为93.7%;抢救失败8例,死亡率为6.3%。11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
  3 讨 论
  创伤性休克在急诊科临床是常见危重症,患者多伴有合并伤。有资料报道[3]:半数以上创伤患者死于现场;30%的患者死于创伤的早期;20%的患者死于后期并发症。在我国院前急救体系还不完善,急诊科的有效救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急诊科的护士对患者创伤程度给予准确评定,并积极采取抢救措施,对降低患者的伤残率与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4]。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早期的抢救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其原发性损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护各脏器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127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3.7%;死亡率为6.3%,11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并发症,这一结果说明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快速、准确的急救护理,能够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良好基础,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早期控制原发伤,并保护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利于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周迎春.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186—187.
  [2]周颖.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21—23.
  [3]王淑霞.256例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19.
  [4]陈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7(11):204—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讨论研究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治疗的效果,比较三联给药法与传统二联给药法对于治疗消化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50人和试验组6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二联给药治疗方法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以及阿莫西林治疗;试验组采用克拉霉素、甲硝唑以及雷贝拉唑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试验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得以控制,治疗组血压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组具有可比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患者8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疗法;对照组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康复时
期刊
【摘 要】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白细胞介素8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白细胞介素8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31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并配合鼓膜穿刺抽脓、鼓膜切开术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患儿病情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5%。结论 我科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病人痛苦较小,费用低,疗效肯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健脾补肾活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超短波TDP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50例治愈、7例好转、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40例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随机抽取急诊护理人员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1例。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暴力风险因素,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其中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暴力风险知识和预防措施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进行观察探讨。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根据其意愿分别分为观察组(手法张力美容切口治疗)及参考组(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术后通过综合手段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乳房外观、术后复发等进行评价。结果:B超显示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人数明显多于参考组(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根据乳腺肿瘤位置对切口进行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方法:针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14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其中术中并发症包括:后囊破裂12例,比率为0.82%,核掉入玻璃体腔内1例,后弹力层剥脱1例,
期刊
【摘 要】 大面积脑梗塞是因脑动脉主干阻塞,通常由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所致,死亡率极高,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从大面积脑梗的成因来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20-01  1 大面积脑梗的成因  大面积脑梗塞是因脑动脉主干阻塞,通常由颈内动脉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