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患者Treg细胞的变化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ka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变化,探讨其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CD3和侧向角设门,采用直接免疫三标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初治MDS患者(RA 1 7例、RAS 1例、RAEB 14例、RAEB-t 6例)及1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3+CD4+细胞上CTLA-4、PD-1、CD25数量和比例变化,并探讨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MDS组CTLA-4、PD-L1、CD25在CD3+CD4+表达率分别为2.14%±1.25%(RA 1.51%±0.80%、RAEB/RAEB-t2.65%±1.33%),1.44%±0.88%(RA 0.93%±0.63%,RAEB/RAEB-t 2.02%±0.76%),3.18%±2.11%(RA 2.80%±1.38%、RAEB/RAEB-t 3.41%±2.4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1%±0.12%,0.09%±0.14%,1.65%±1.14%(P<0.01).随着疾病进展,负性调控因素CTLA-4、PD-L1、CD25在RAEB/RAEB-t组亦较RA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与正常人免疫系统比较,MDS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升高,免疫负调控增强,并在免疫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疾病进展,MDS患者免疫负调控亦相应增强,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从而有助于恶性克隆扩张、逃逸.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T管是一种引流感染的胆汁,减轻胆道压力,防止胆汁渗漏和胆管狭窄,也利于取净胆管内残余结石的常用方法.但T管拔除后胆汁性腹膜炎时有发生,国外发病率为0.8%,国内发病率为0.97%~5.6%[1],若治疗不当,可致患者死亡.2000年6月-201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并就其原因与管控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我院新生儿科自1998年以来,应用酚妥拉明联合大黄治疗新生儿腹胀22例,并设对照组12例进行治疗比较,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 1一般资料本组为1998年3月~2000年
胆管及胰腺的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或黏液腺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属于胆胰肿瘤的少见类型[1].以分泌大量黏液、引起胆管或者胰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可以并发阻塞性黄疸、急慢性胰腺炎.发生于胆管内者,也有临床学者称之为黏胆症.由于以往对本病认识不多,报道甚少[2-5].随着诊疗手段的提高,此类病例报道逐年增加.现报道1例同时合并胆管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患者16岁男孩,10天前诊断为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近来黄疸和木纳进行性加重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9 g/L,总白细胞计数34×109,血小板计数296×109/L.外周血片显示成白红细胞增多、明显的中性白细胞噬红细胞现象(见图1).在C3d/C3b存在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在IgG存在时为阴性.血清与患者自身红细胞呈全凝集反应,37C凝集素效价为32,4 C不发生反应,血清与5 mmol
本文采用路泰(硫酸吗啡缓释片)应用与中孕引产的妇女,对引产所致疼痛进行镇痛.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10mg,B组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C组给于口服安慰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分析波罗的海三国1992年到2004年间卫生政策的演变过程和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总体目标是相似的,在初级卫生保健、医疗行业改革和医疗资金筹措方面的政策内容是互相参照的。在
胆道出血是由于损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肝内、外胆管与毗邻血管之间形成病理性内瘘、血液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所致,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和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本文就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老年反复胆道出血患者,病因疑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病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