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剂治疗98例双相抑郁症引发转相的研究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引发转相的情况,总结其临床治疗体会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98例双相抑郁症的患者,皆给予抗抑郁剂治疗,其中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有31例,使用双作用抗抑郁剂(DAA)治疗有32例,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有35例,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引发转相率,并观察对比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与不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引发转相率的差异。结果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组的患者转相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SSRI治疗组和单纯使用DAA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引发转相率显著对比不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治疗的患者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以联合用药引发转相率最明显,临床建议可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能够有助于预防引发转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抗抑郁剂;双相抑郁症;心境稳定剂;转相
  使用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时,有可能会引起躁狂发作,双相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有学者认为,不同的抗忧郁剂引起转相的概率也不尽相同,相较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和四环类抗抑郁剂更容易引起抑郁症患者转相。本次研究选择了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双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双作用抗抑郁剂(DAA)、SSRI联合DAA治疗,以研究不同抗抑郁剂对转相的引发情况,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双相抑郁症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52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2.4岁,病程0.2-34年,平均病程14.5年,已婚41例,未婚57例,家族亲属中患有抑郁症、双向心境障碍、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外)者34例,无家族史者6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中对双向障碍且目前无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使用抗抑郁剂治疗的时间均≥8周,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将98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双作用抗抑郁剂(DAA)、SSRI联合DAA治疗,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型均无明显差异,临床資料均完整,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转相前的抑郁时间,家族史、个性特征,所使用的抗抑郁剂的剂量、名称,是否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比较。
  1.3转相标准由抗抑郁剂引起的转相症状包括轻躁狂、躁狂发作、快速循环等。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以x2进行检验,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9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29例因抗抑郁剂引发转相,转相率为29.5%(29/98),29例转相患者中,应用心境稳定剂者6例,其中丙戊酸钠3例,碳酸锂3例,联合率为20.6%(6/29),69例未转相患者中,使用心境稳定剂者35例,丙戊酸钠11例,碳酸锂24例,联合率为50.7%(35/69),转相患者和未转相患者心境稳定剂的联合率具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
  35例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的患者中,转相15例,转向率为42.8%(15/35),32例单纯使用DAA治疗的患者中,转相9例,转相率为28.1%(9/32),31例单纯使用SSRI治疗的患者中,转相5例,转相率为16.1%(5/31),三组间的对比较为明显,使用SSRI联合DAA治疗组的转相率明显高于使用单一药物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症时,容易出现转相,转相率约为24%-40%,即该部分患者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时,发生躁狂情况。本次研究者发现,部分患者即使使用心境稳定剂,也仍会出现转相。不同抗抑郁药物对患者转相的引发也不相同,有研究认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具有更高的躁狂导致性,在本次研究中,TCA引发的转相率为28.1%。SSRI是常用的抗抑郁剂,有研究发现,SSRI引起的转相率约为3.5%,TCA引发的转相率为13.2%,SSRI与安慰剂引起的转相率相似,而TCA引起的转相率可达SSRI类的三倍以上,着说明TCA是较易导致躁狂的抗抑郁剂,而SSRI则较为安全,本次研究中,SSRI引起的躁狂率为16.1%,显著低于TCA引起的躁狂率。米氮平与文拉法辛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新型抗抑郁剂,虽然有学者认为米氮平对躁狂发作的引发具有剂量依赖性,但由于病例数量较少,尚未证实该问题。基于作用机制的相似性,本次研究将TCA与文拉法辛均作为DAA,显示其对双相抑郁症的转相较为明显。
  还有研究发现,抗抑郁剂引发躁狂的概率可达安慰剂的2倍甚至以上,而两种或多种抗抑郁剂的联合应用将导致这种概率大幅增加,本次研究表明,联合使用DAA与SSRI会极大的诱发双相抑郁症患者的躁狂转相,其概率为42.8%,远超过单纯使用DAA或SSRI,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SSRI类药能够促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TCA血液浓度,提高幅度可达2-3倍,该结果意味着SSRI极易引起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严重的5-HT综合症,因此,在治疗双相抑郁症患者时,要尽量避免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
  此外,没有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也是造成转相的重要因素,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能够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防止躁狂发生,在本次研究中,转相患者联合应用心境稳定剂的概率明显低于未转相患者,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本次研究表明不同的抗抑郁剂应用在双相抑郁症治疗后以联合用药引发转相率最明显,临床建议可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心境稳定剂,能够有助于预防引发转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Ronald C.Kessler,郭万军,曾卓谦,胡赤怡,刘肇瑞,黄悦勤,何燕玲,张明园,沈渔邨,李诚.世界精神卫生调查行动及其对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的提示[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07):385-388.
  [2]宋梓祥,徐乐平,金卫东,王鹤秋,陈炯,马永春,陈正昕,童振华,邢葆平.不同类型抗抑郁剂在双相抑郁治疗中导致转相的回顾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01):9-11.
  [3]张晨,陈俊,吴志国,苑成梅,洪武,易正辉,胡莺燕,曹岚,李则挚,黄佳,方贻儒.新型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04):220-221.
  [4]金卫东,马永春,邱德胜,王高华,王筱平,范学胜,高存友,甘景梨,徐乐平.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物的转躁率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09):565-566.
  [5]郭文斌,赵靖平,孙学礼,张红星,吴仁容,徐西嘉,喻妍,孙华.治疗不敏感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04):252-25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痊愈49例,痊愈率为81.7%,基本恢复10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1.7%;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上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通过对拟定科室突发事件及护理风险预案、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护理风险识别,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术教育、择业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能够顺利适应工作、适应社
目的:探讨地位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20产钳助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将其与我院同期剖宫产的120例产妇的
资源税是旨在消除资源条件优劣对纳税人经营所得利益影响而征收的一种税。我国资源税存在资源税税率偏低、计征方式不科学、资源税对经济贡献率比重低三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古典儒家认为,学习从本质上而言,应是一种“为己之学”。“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之间存在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其实质是一种“为道之学”。“为己之学”在发展进程上主要表现为
凤鸟纹作为凤凰形象的来源自新石器后期便出现了。但最初的凤鸟纹与自然界中鸟的形象差别不大,不同地区的原始文化根据不同种类的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凤鸟纹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凤
目的讨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正常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
目的探讨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回顾临床资料,总结7例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腹腔引流,肠内外营养,控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