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上海人镜头里的“外交风云”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说自己是个普通人的摄影家许根顺,其实一点也不普通。因为,在他的镜头里,留下了安南、卡斯特罗、萨马兰奇、普京、老布什、克林顿、希拉里等800多位曾经访问上海的各国元首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及夫人的身影。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目睹并经历了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30多年的时间拍摄了800多张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第一夫人的照片,用镜头记录下他们在中国的故事,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作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许根顺表示,尽管自己是一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但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使得自己拍出了具有国际性视野的艺术作品,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可谓意义非凡。因为,一张张精彩的照片不仅定格了历史,记录下近百位各国政要在上海访问时的精彩瞬间,也见证了国宾在上海的点点滴滴。
  足不出“沪”,却能拍到如此多外国政要的照片,这要从许根顺的工作说起。1949年出生的他,在改革开放后抓住命运给予的机遇,从上海美术学校求学,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专业深造,直至赴江西大学研读新闻系,人生的命运被不断地改变、刷新。最终,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一名教师,在1988年底,他被举荐引进到刚建成并由中国人自我管理的上海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那时候应邀来访的各国元首及夫人中有不少住进了上海新锦江大酒店,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后,许根顺获得了用镜头记录他们的机会。几十年来,以外国政治家风采作为人像纪实摄影专题,逐渐成为许根顺清晰的追求目标。作为一位普通市民,能够如此近距离聚焦当下各国元首政要在上海的风云际会,只有在改革开放后国力强盛的今天,才能做到。“要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那么多外国首脑们都想来中国看一看,我也不会有机会拍下这些照片。”许根顺坦言,“他们对中国很友好,也愿意和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打打交道。”
菲德尔·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鲁斯于20 世纪50 年代领导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权,将古巴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卡斯特罗·鲁斯。

  “如果把每张照片比做一个窗户,那么通过这些窗户,你将‘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目睹中国发展的重要时刻。”这些精彩纷呈的摄影作品,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國对外交流的一个个生动的侧面。许根顺在参与外事接待却又不是专业摄影的几十年里,做了个有心人,拍摄了这期间来沪访问并入住酒店的所有各国元首和第一夫人的照片。他深知,重大国事活动,有新华社、上海市政府外办等方面专业的摄影师,各国元首、政要凝然端坐的神态,并不难被捕捉到,难的,是表现他们率性、与市民互动的瞬间,那往往是真情流露的片刻,也往往转瞬即逝,没有高度的预判力与执着的毅力,无法一一捕捉。因此,展览的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鲜活的故事。“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记录,中国故事讲出来才鲜活有趣。”
  孜孜不倦的追求加上日积月累的跟拍,迄今为止,许根顺的镜头里留下800张各国元首和第一夫人等珍贵照片,并出版了《国宾在上海》《第一夫人在上海》两本画册,这些经年累月积攒下的照片,可谓日益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潮流之先的见证。正如韩正同志为《国宾在上海》所作序言中说的那样:“《国宾在上海》记录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界要员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在上海访问期间的活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上海的重视,也形象地展现了这座开放的城市与世界交流、合作不断深化的进程。”
  普通市民的镜头,却记录下几十年来“外交风云”的点点滴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国宾文化的展示,可以让国人更好地了解世界,同时也是我给这个好时代的一份献礼”。

卡斯特罗与雪茄烟


  1995年12月,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访问上海。站在南浦大桥边,卡斯特罗特意把头伸出围栏,欣赏浦江两岸的壮观美景。“他在桥边站了很久,看看浦西,又看看浦东,还竖起了大拇指。”许根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我想,这位中国的老朋友对于这里的变化一定是感慨万千”。
  让许根顺没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他竟然和这位传奇式人物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当时,我预约请他在离开前为我们酒店题词。这位曾躲过六百次暗杀的老人,身边保安特别严格,一般不准陌生人靠近,没想到他竟然同意抽空当面为我题词签名,我当然很激动。”许根顺说。于是,那天下午,他早早守候在酒店的电梯旁,等待卡斯特罗结束外事活动返回。当穿着军装的卡斯特罗一走出电梯,看到站在旁边的许根顺,这位威严又慈祥的老人便主动伸出手与他相握。“他的手很温暖,让我一下子感觉和他拉近了距离。他像老朋友般握着我的手摇了摇,微笑着,非常友好。”   步入酒店房间,许根顺肃立一旁,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对卡翁的尊敬。有意思的是,当他对卡斯特罗抽雪茄的姿势竖起大拇指表示钦羡时,卡翁竟命随从人员从自己的雪茄盒中抽出一根递给许根顺,示意让他也尝尝古巴雪茄的滋味,让许根顺倍感亲切。

加拿大总理与自行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前总理克里蒂安首次访问上海,他看到满大街都是骑着自行车男女老少,快活地穿行于大街小巷,感到特别亲切、熟悉。曾经爱好山地车运动的总理一时技痒,向下榻的新锦江酒店的工作人员提出,找辆自行车骑骑。
  许根顺说:“当时我们傻了眼,一时半会,到哪里找一辆合适的自行车呢?情急之下,饭店有关接待人员从工程部找了把大铁钳,到酒店职工自行车棚里,找了一辆最新的自行车,将锁剪开,临时‘征用’。”当克里蒂安看到这辆崭新的凤凰牌28寸男式车,很是兴奋,骑上就蹿出了老远,直奔门外,引得保镖和随行人员在后面狂追,直到茂名南路才把他截下。”“严重违反”外事规定的总理先生,被追回来后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了他的调皮本色。而保镖们则气喘吁吁、面面相觑。

希拉克与法式拥抱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是个中国通,不但对中国的陶瓷、青铜器、历史等领域颇有研究,而且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也极有兴趣。在品尝上海烤鸭时,希拉克居然转身面向片烤鸭的厨师,边看边吃,要了一份又一份。当得知为他做菜的总厨是位女士时,立即提出要当面致谢。让女厨师猝不及防的是,希拉克给她一个热情的法式拥抱。这位传统的东方女性腼腆地红了脸,全场宾客看到这个有趣的中西差异,不禁微笑着鼓起掌来。

普京的微笑


  让许根顺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为很少面带微笑的俄罗斯总统普京留下了“永恒的微笑”。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携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及千金一同下榻新锦江大酒店。当普京刚一走进总统客厅便注意到了自己的大幅照片,原来,这是许根顺1994年5月份在上海五国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前身)时期所拍摄的。当普京走近书桌时,又被一方精致的用俄文篆刻着普京大名的朱红印章所吸引,他拿在手里,仔细地品味着个中的艺术内涵和礼品中的特殊含意。小小一方印章,独特的接待创意,给普京总统的中国之行倍添一份温情。正如普京大女儿在离店时的留言:“我爱中国——来自俄罗斯的朋友。”小女儿的留言则写道“China = Cool”,还特意在留言信中精心地摹仿着自己的小手,画出了一只伸出的大拇指。

突然下车的叶利钦

叶利欽和普京。(资料图)

  元首的外事活动有时也会突然变更,这就是考验应变能力。
  1996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上海。在一次出行活动中,总统车队浩浩荡荡离开新锦江酒店,得到消息的许根顺“混”在长乐路边的欢送人群里,准备抓拍总统车队出行的场面。突然,叶利钦总统乘坐的轿车戛然而止,而前面的开道车一时没有察觉,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行。“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面啊。”许根顺说,“当时我就预感总统要下车了。”
  果然,叶利钦走下轿车,与路边的市民亲切握手致意。“老练的游击队员”许根顺凭着早已抢先占领的最佳角度,立刻将这一幕摄入镜头。当其他摄影记者闻讯赶回来时,早已错过了最佳拍摄时机,叶利钦总统又上车啦。

瑞典首相用筷子


  元首们也有好奇的一面,尤其是那些比较活泼开放的元首,在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场合会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这是一张拍摄于餐桌上的照片,主角则是瑞典前首相卡尔松。酒店将中式筷子和西式刀叉摆在卡尔松面前。他出人意料地拿起筷子,先仔细端详一番,再一手抓住一双筷子,多次试图搛起盘中的菜肴,结果都失败了。训练有素的服务生急忙向前指导,首相先生终于学会了筷子的正确用法,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有趣的细节没有逃过许根顺的眼睛,他立马按下快门,抓拍到了卡尔松首相洋洋得意的神情。

中国眼镜OK


  风趣且幽默的巴拿马新当选第一副总统阿图罗·巴利亚里诺博士及夫人一行访华抵沪,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几天来,无论从浦东的证交所到东方明珠、从南浦大桥到宝山钢铁公司还是从上海博物馆到豫园城隍庙,所到之处,他都深深地感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给申城带来的勃勃生机。三天短暂的访沪行程转眼即去,就在他离沪之时,巴利亚里诺副总统利用片刻时机,“尽情”地光顾了一下与“国宾馆”毗临的小路----长乐路。当副总统来到瑞金路、长乐路口时,突然被一所眼镜店吸引,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的款款眼鏡价廉质优,副总统与夫人爱不释手,虽然购买了多款,但仍未有满足之意。许根顺跟随并拍摄了几张照片,本想留个资料,谁知副总统却笑着转过脸来,不知是想询问所选款式如何,还是有意让他多拍两张?瞄准角度许根顺“毫不手软”地抓住机会连续拍了几张,面对摄影师副总统还风趣地撅起了嘴,并用力地吹拂着吊挂在眼镜上的标牌,只见标牌在副总统的鼻前不停地打转,副总统孩童式的举动博得了店堂内所有人开怀大笑。
2010年10月,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和夫人及孙女在上海一大会址。
2010年加拿大工业部长在上海感悟中国文化和发展速度。
列支敦士登首相克劳斯·屈策尔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游览江南水乡。
1995年9月2日,冰岛总统维格迪丝·芬博阿多蒂尔尝试弹奏古筝。
其他文献
孩童依旧嬉戏,主妇依旧为全家準备晚饭,时代往往就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里更迭着。  1926年12月25日,饱受病痛折磨的大正天皇去世,裕仁登基为日本天皇,改年号为昭和。“昭和”,取自于《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当时的日本人或许绝不会预料到,日本就此步入波云诡谲的昭和时代。  裕仁不仅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最长寿的天皇,也是自平清盛和镰仓幕府以来权力最大的天皇,更是日本历史上最有争议的天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些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严重传染病疫情,从人们尘封的记忆中重新翻滚出来。  1988年上海的甲型肝炎疫情,共计29万人患病。更严重的疫情发生在1967年,全国性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发生,最后造成300多万人感染,16万人死亡。而且在历史上,大规模的流脑疫情还不止发生一次。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在中国,以5岁以下儿童,
比大雪先开始的,是朋友圈的刷屏:“杨浦下雪了”“静安下雪了”“浦东终于也下雪了”。我拿起了手机也想共襄盛举,可是10秒的小视频只拍到了一片雪花,发给北方的朋友看,果不其然收到的都是一片嘲笑声。所以去气象局进行采访之前确实有些“无米之炊”式的词穷。  气象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科技感十足,大厅里的环状蓝色大屏幕和科幻片中的想象如出一辙,工作人员正在实时监测着这些数据,随时准备好应对可能到来的气候变化。当
阿玉(化名)最近回了一次湖南老家,准备和她最初的工作单位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1997年,阿玉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某央企。单位派她到距离长沙一百多公里的攸县皇土岭工作。在皇土岭呆了一年多,20岁的阿玉停薪留职,到父亲在长沙开的公司帮忙。2001年,阿玉结婚,她父亲的公司生意也做到了深圳——深圳离香港近,生意比长沙多。一晃小二十年过去,阿玉这才想起,自己的人事档案还在皇土岭。“这一次彻底和单位拗断以后
中国修宪备受关注机构改革力度空前  1月18日至19日,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修改宪法部分内容建议,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有关中国国家主席制度规定以及设立国家监察委等修宪建议备受关注。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全国人大通过。这是自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以来的第五次修改。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外公布,改革力度可谓空前。外媒细数
4月16日,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北汽新能源A0级跨界纯电SUV EX3正式上市,新车续航501-630km,本次共推出5个版本,補贴后售价为12.39万元-16.39万元。   作为基于北汽新能源整车人工智能系统——达尔文系统打造的第三款车型,EX3是北汽新能源产品向上的最新成果,将达尔文系统所具备的智思-智能电控、智观-智能飞屏、智言-智能语音、智行-智能驾驶、智融-智能网联五大特点有机融为一身
一个繁荣的中国,必然是留学生向往的国度;一个璀璨的年代,必然是留学生憧憬的岁月。历史上中国只有两个时间段出现了留学生来华高潮,一个是盛唐时代的长安城。另一个,就是当今新时代的中国,留学生的集聚地遍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和西安、南京、成都等传统古都。留学生事业,既是国与国人文交流的主要舞台,也是奠定未来友好往来与伙伴关系的主旋律。  上海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亚洲经济中心城市和最为开放的中国留学教
最近上海大剧院上演了民族舞剧《朱鹮》,福建大剧院演绎上海芭蕾舞团的全新版芭蕾舞剧《茶花女》。海上花,舞蹁跹。回想2014年10月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在东京首演成功,中国大使及25国大使观看演出。朱鹮是一种濒临绝种的珍禽,1981年在秦岭上中国科学家和当地的农民发现了7只野生的朱鹮,然后经过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所有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孵化、饲养,攻克重重阻碍不仅养殖繁衍到4000多只且成功做到野生放
在中国文化史上,能与苏东坡齐名且具备超越千年影响力的人物,恐怕不多。因此,当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以一场“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的“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拉开紫禁城建城六百周年活动的大幕时,真可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看似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命题,却因为苏轼跨越近千年的文化影响力与人格魅力,而成就其展览的特殊性、群体性与巨大的传播力。宋人《赤壁图页》  苏轼(1037年
2019年8月7日,美国得州埃尔帕索,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访问了发生大规模枪击案的两座城市,慰问伤者,但特朗普在访问时遭到了诸多控枪支持者的抗议。抗议者与特朗普支持者在街头发生激烈争吵。  进入8月之夏的美国,又遭遇了血色時分。24小时之内连续发生的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导致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当地时间8月3日,一名21岁白人男子走进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一家沃尔玛,手持AK47步枪对着人群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