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锁

来源 :中国作家·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rn清明节放假第一天,汝生决定再去一趟鹰嘴崖.rn汝生买了卤菜、花生米,还有两瓶宣酒.他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就当是最后一次了.无论怎样,还是要试试,资产阶级腐蚀我们用的是糖衣炮弹,我们团结无产阶级,用的是老酒花生.rn车子开到村部,汝生找村主任借了辆电动车——去鹰嘴崖的路,只能走两个轮子的车.主任正站在人字梯上摘香椿头,说:“车子电不多了,你到老钟家充一会儿,不然骑不回来!”汝生一边推出电动车一边打趣道:“主任你真抠门,昨晚上我就发微信给你说今天去鹰嘴崖,你是故意不充电的吧?”主任说:“这才一年多,我这辆车都被你骑报废了,也不晓得丑!”rn汝生骑上电动车一溜烟跑了,听见主任远远地喊道:“快去快回,香椿芽拌水豆腐,你的最爱!”rn骑了一段,汝生的手机响了,是小挽打的.小挽说:“爸爸,都放假了,你怎么还不回来?”汝生说:“爸爸有事呢.”小挽说:“那你忙完事情就回来,我新学了一支曲子,吹给你听.”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也要求逐渐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区块链属于比特币应用方式之一,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为了有效保证档案的原始性与真实性,当前已经开发了非对称加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等技术,运用中能够显著提升档案利用率,保证档案信息安全,与此同时,要求关注档案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对此建立相应的应对处理机制.
期刊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周边市州震感强烈.面对地震灾害,泸县档案人牢记初心和使命,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岗位、认真履职、无私奉献,充分发挥着每一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履行着每一位档案人的职责.
期刊
记录好、留存好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巴中市各级档案部门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按照“立标杆、树样板、以点带面”的思路,以健全脱贫攻坚档案工作机制为基础,以强化脱贫攻坚档案安全为保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档案工作.
期刊
1930年夏,李立三提出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的首先胜利,进而在全国推翻国民党政权.8月初,中共荣昌县委与共青团荣昌县委、县工会合并组成“中共荣昌县行动委员会”.县行动委员会的成立,把全县的革命斗争推向又一个高潮.rn县委认真研究和分析了形势,认为荣昌首先是新党员多,党员住地分散,工人、农民、教师都没有军事知识;其次,县委没有掌握一定的武装,完全是赤手空拳的群众,暴动后很快就会被武装起来的敌人镇压,“暴动”会成为“暴露”,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失.最后经过县委和四川临时省委书记程子健的反复讨论,确认荣昌暴
期刊
犍为县档案馆珍藏的一张“赠给误入歧途的朋友们”的“安全来归证”,是川南区剿匪委员会1950年4月1日印发的.它详细记录了当时剿匪斗争的宗旨和开展斗争的群众性、广泛性,见证了一段艰苦的剿匪岁月.rn这张“安全来归证”正面为川南区剿匪委员会命令,即“凡属土匪、不论匪首匪众或自愿胁从、如能悬崖勒马、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自动向我各级人民政府及人民解放军部队投诚来归者、均须按照安全证上之规定切实执行为要!”正面页缝写明“持此证来归者,即受招待”.页底还有一行小字“群众拾得应广为传播”.
期刊
我1983年考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档案学专业(1985年9月,成立档案学系)学习,1987年被分配到四川省档案馆工作,算起来,我的“档龄”已有38年了.三十多年来,我与《四川档案》杂志结下了不浅的情缘,它,让我有遇到知音的感觉,给了我做人做事的信心和力量,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挚友.是它,伴我学习,助我成长!
期刊
8月初,到阿坝接受了一次红色洗礼!rn景仰长征纪念碑园rn我们率先参观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园.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万里长征举世无双,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远征艰险,受命于危难之际,转战于生死之间,遵义会议转危为安.凌历万里,逶迤千城,前赴后继,披肝沥胆,任雪山莽莽,任草地茫茫,跨万水千山,伴月冷星寒,汗飞三江水,血染九重山,纵横神州十一省,长驱两万五千里,胜利会师,铁流三万,悲壮历程天惊地撼.中华威,民族魂,创一代天骄,垂万代风范.”读着碑志,我心潮澎湃,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憾.
期刊
在重庆市武隆区档案馆,珍藏着唐仲书烈士青年时的照片、使用过的手提包和牺牲后革命烈士证明书等档案.这组档案再现了一位有志青年为谋求革命胜利,不畏牺牲、矢志不渝的青春历程.让我们通过档案走进唐仲平烈士短暂而精彩的人生.rn思想启蒙向革命懵懂少年成斗士rn唐仲书,出生于1907年,武隆县谭坪村人.幼年家境尚宽,5岁入学读私塾,性格开朗,好打抱不平,乐主持公道.
期刊
“你到产籍科报到吧”.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到成都市房屋产权监理处上班,没有被安排去人人羡慕的业务科室,也没有到靠技术吃饭的测绘科,领导指示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了解每一份档案,你可以学习到全中心的业务”.rn十五年过去了,在与档案为伴的这一路,我与它渐渐产生了一种化解不了的情愫.初见:一个从大学刚刚毕业的女生,怀揣着对未来无限梦想,对任何工作都充着好奇、新鲜.当第一次走进3700平方米的专业档案库房时,我被它现代化、庞大的阵容惊呆了,翻阅着从清朝康熙年间、民国、建国以后至今的档案,历史房契的变迁,仿佛从一
期刊
一盆海rn记得童年时代去伙伴家,他家的院子临街,那条街通向海边,地势一路走低,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走不多时,就能望见海面和渔船了.院子靠近海滩,他站在院子里,抬头就能望见渔船的桅杆和旗帜,从墙头冒出来,那是一片移动的丛林,冷硬的枝条,在墙头上的天空忽聚忽散,他坐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半天.铁壳船一阵牛吼,携带那些枝条去外海,并将它们长久暴露在海风与烈日之下.rn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头脑中总有些古怪的想法.码头上船来船往,将海外来客搬运到眼前,还有来自海水深处的动物,展露着鳞片和獠牙.外部世界如此辽阔,我们所在的岛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