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建档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赣榆县档案局以农村农户家庭建档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2010年至2014年。全县l2个乡镇和1个社区共8042户村民家庭建档,有效地提升了农民家庭文化品位,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建立了文明家庭,大力倡导建立家庭档案对于促进农村新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为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先进文化;家庭档案;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因素,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和谐、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有重要意义。
  赣榆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政府各工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赣榆县档案局立即行动,制定并上报了《赣榆县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方案》。县档案局为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关方针政策。二是深入部分乡镇农村进行调研,认真分析和了解农村档案工作现状,掌握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中产生档案资料的具体情况。三是查阅相关资料.掌握新农村建设中档案部门应做哪些工作,借鉴外地经验,搞好本职工作。通过学习、调研,赣榆县档案局进行认真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要达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两项具体目标,具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内容。农村档案工作就是物质方面的具体操作,新农村建起了档案,文明与管理就有了载体,就会看得见摸得着。赣榆县档案局决定以农村农户家庭建档为切入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档案工作服务。2012年,赣榆县档案局组织档案业务人员到柘汪镇马站村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工作试点。试点工作得到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认真地指导农户整理档案,填写目录。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经过15天的辛勤劳动,农户家庭建档试点工作在马站村圆满结束,500户村民全部建立起家庭档案,开创了龙陵农户家庭建档的先河。2013年赣榆县委、政府把每个乡镇开展一个村委会农户家庭建档试点工作列为县委、政府年度考核乡镇的目标任务。县档案局及时组织业务指导科的业务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全县18个乡镇共有17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的9042户村民建立了家庭档案。2013年3月,赣榆县县城所在地的青口镇把家庭建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乡推广实施。在四个社区和一个村委会推行家庭建档工作,县档案局及时抽调业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镇、村社区)分别抽出人员积极开展工作,最后四个社区和一个行政村的3862户农户中除五保户、户在人不在的家庭外,2551户村民建立了家庭档案,农户建档率93.3%。引导农民重视家庭痕迹管理,丰富农户家庭文化生活。赣榆县农户家庭建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成为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个亮点和有益尝试。实践证明,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对提升农民家庭文化品位,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家庭,构建和谐新村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件深受农民欢迎,利在千秋的好事。
  一部家庭档案就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小小缩影。家庭档案就是一部家庭历史,青史如鉴,启迪后人,是一笔无尽的精神财富。家庭档案对于文明家庭的建立与家庭文化的传承以及农村新文化的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家庭建档能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对提升家庭美德和新文化内涵的促进作用。“平民记忆值得收藏,家庭档案如此精彩”、“一部相册就是一部家庭发展史,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改变;一部相册就是一本档案,它凝固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影像记忆。”
  (2)家庭档案的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引导农村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主要就是农民的风土人情,习俗等,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
  (3)家庭档案对加强和深化农村教育文化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水平非常低下,教育投资的不足是使得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非常缓慢,特别是不少地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尚处于空白阶段,而家庭档案得建立,使得不少儿童从自己的家谱、家史、日记、自传等历史资料,可以教育家庭成员不忘家族的艰难创业发展历程,牢记祖训和家庭传统美德,更多地感悟“修身齐家”的中华古训。
  (4)家庭档案对家人身体健康和培育新型生育文化的促进作用。健康是家庭和睦、家庭文明建设和家庭娱乐等活动的基础,在广大农村,人们往往只注重经济,而忽视了人身健康,小病不重视,大病看不起,这是农村普遍的现象,而家庭档案能把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状况都记录在案,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社会主义生育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内容,它将在生育观念上进行破旧立新,树立先进、科学、文明的生育观,家庭档案对于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及“优生优育”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5)家庭档案对农村生态文化管理的帮助作用。我国经济近些年来是高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的重视,家庭档案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强化科学管理,加强法制观念,积极推广高新农业技术,依靠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才能在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同时,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6)家庭档案能更好地构建和传扬农村邻里文化,“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样的家庭档案故事,对于构建和传扬农村邻里文化影响着数代人的谦让情节;同时家庭档案能为落实政策、处理纠纷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档案进家庭活动,对于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科学文化知识,陶冶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大有裨益。當然,在新形势下,应制定相应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总体规划,以规范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家庭档案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复兴文化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述教育时曾说过:“闻之我也野,视之我也饶,行之我也明。”意思是说,“对于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我想这是强调作业重要性的最好精要。而作为美术教师看过一些优秀公开课案例,对于那些精彩的作业形式十分迷恋,但是似乎精彩背后并不真实,甚至让很多美术老师对此都仅是观赏,在真实的课堂中这样的精彩课例中的作业似乎不是非常适合常规美术教
期刊
全面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培育树立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是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如何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育要“以人为本”,如何通过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品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政治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中突出强
期刊
摘 要::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缺失现状,而且深入剖析原因,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和措施。从而真正发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优势,建设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校园
期刊
摘 要: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肌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同时,体育也是一门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特色体育课程的开设越来越收到广大几层学校的重视。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成为当前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对特色体育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特色;体育课程;构成要素  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承前启后,融会贯通”,将传统经典知识和核心的普及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融入新课程的知识和精神核心,将旧课程和新课程的知识相融合,将知识以一种更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改;教学;优势互补;完善提高  新课标下,新版本的高中思想政治火热出炉,将近几年我国的发展经验和最新政策融入教材,使我们耳目一新。然而老版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闽台等地积极实施了三方合作办学模式,该模式的有效实施,能夠促使综合合作在职业教育当中得以实现,这样一来,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当地院校能够进行更好的教学模式创新,同时对先进教学理念进行应用。本文以武夷学院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为例,从三方合作办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入手,对现阶段闽台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有针对性的对加强闽台三方合作办学模式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的现状调研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凝聚社会共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園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
期刊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孩子有了
期刊
摘 要:如今,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本文就对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延伸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络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延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国家意志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受多
期刊
摘 要:职高语文学科在职高所有学科中担负着传承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重任,在提高职高学生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深化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加强职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来渗透国学经典教学,帮助职高学生摈弃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国学经典;行为习惯  职高语文学科担负着传承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重任,在提高职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