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文化的复兴历程——以云南石林月湖村撒尼文化变迁为例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是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受到现代化冲击最为迅猛的时期,民族村寨文化在这一时期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复兴与重构。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是族群内部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文化复兴,90年代至今仍在继续的则是“他者”介入后自上而下的引导性文化建构。从本质上看,这两次村寨文化复兴都是民族文化持有者对现代性语境下的族群身份、文化归属、自我认同等所进行的努力与追求。
其他文献
<正> 在云南二十二个少数民族及苦聪人中,至少有十六个民族及苦聪人流传着完整的、别具特色的洪水神话。云南各少数民族洪水神话的内容,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苗、彝(大
<正> 一《小雅·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其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为人们所赞赏,推为千古名句。然而,两千年来,人们对它的理解竟是颇不相同的
目的:探讨放射科检查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正> 当威廉·汤姆斯于1846年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术语的时候,他用以指“民众的知识”。这是一个语义有很大伸缩性的词。如果它被理解成文化积累,其范围可以宽广到对
<正> 黑非洲与云南远隔重洋相距万里,历史上双方几乎不曾有过任何直接的文化联系与相互影响,把这相去甚远互不关联的两者放在一起议论,似有生拉硬扯之嫌。不过,正如中国文化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52例确诊为IIIb-IV期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鲁迅曾经指出:“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郭沫若是“五四”以来从事散文创作的名家之一。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出他对生活的
<正> 一 古往今来的中外美学家构想出多种多样的审视美学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石建立了林林总总的美学理论大厦。有些美学家立足于“物性论”的方位,认为“美”是事物的属性
医用无菌骨蜡采用蜂蜡、液体石蜡、羊毛脂为主要原料,并对蜂蜡进行提纯精制而成。该制剂中各成分比例适当,且融合效果好,具有适宜的细度、韧性、任意涂嵌性,是一种常用的堵塞性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