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初中生暴力行为浅析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9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是我国一直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近期频率增多、强度加重,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上暴力文化的影响、缺失和错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到位和学生自我辨别能力差。因此,学校要针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处理好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切实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暴力行为;相应措施
  中学生暴力行为,是指中学生违反纪律道德规范或国家法令所实施的各种类型的暴力行为,可分为一般暴力行为和暴力犯罪行为。最近几年,媒体报道中学生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禁自问:当今的中学生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崇尚暴力?如何恢复我们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简单分析初中生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的暴力倾向是受到了社会暴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暴力文化越来越冲刺着当下人们的浮躁的心,尤其以初中生为主要群体的青少年更是暴力文化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影视、音像制品、电子游戏里暴力情节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价值观形成期的初中生来说,暴力文化很有可能一步一步地扭曲了初中生的价值观,因此,可以说暴力文化是校园暴力的催化剂。
  缺失和错误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暴力性格的形成。家庭治疗师海灵格说过:“孩子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父母”。 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可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固执暴躁的性格无形中滋生了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性格倾向;有的家长经常忙于事业,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出现不良思想不能及早发现并加以控制;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直接根源,喜欢用暴力惩罚子女的家长,他们的孩子最易产生攻击行为。家长管教方法过于严厉或家庭气氛紧张等家庭状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如此一来,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通过暴力行为来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学校道德教育的不到位是校园暴力的主要根源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校园暴力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面镜子。然而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老师一味追求考试成绩,在应试教育面前,道德教育只能为升学、分数让路,无形中就被被冷落或忽略掉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暴力倾向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甚至会愈演愈烈,由此校园暴力事件就很难避免了。另外,学校对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往往采用不当的处理方式来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如打骂、惩罚、特别是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都会滋生初中生的暴力倾向。
  学生自我辨别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也是导致初中生暴力行为的原因之一。一些初中生分不清善恶丑、黑与白,他们中有的认为同学友谊就是哥儿们义气;有的认为学雷锋、助人为乐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认为勇敢就是斗殴、干危险的事等等。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常会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面对频发的初中生校园暴力事件,社会各界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学校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学校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与辅导室,聘请心理专业教师,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应制定校园暴力发生的应急预案;设立正规严格的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安装摄像头等。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以身作则。作为一个教师,言行举止是最容易被学生效仿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真正做到进德修业,为人师表。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做好某件事时,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当孩子做错某件事时,不应采取打骂的错误教育方法,应耐心地教导,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自信地成长,快乐地成长。另外,家长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学习的重要,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
  作为初中生个体,首先应该提高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远离暴力文化,远离暴力行为。其次培养个人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积极参加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正能量传递正能量。
  总之,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都能够对这些初中生多一些关注、关心和关爱,多一些爱心、细心和耐心,多一些理解、同情和包容,帮助他们最终走出校园暴力的“困境”,还学校一个净土。
其他文献
摘要:羽毛球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容易陷入传统教学的误区,如何对当前的羽毛球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健商理念的概念入手,在分析高校羽毛球教学以健商理念为指导的必要性基础上,重点就基于健商理念的高校羽毛球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健商理念;高校体育;羽毛球教学;教育导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本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对高
期刊
摘要:政治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开发学生智能与潜能、培养学生情感、性格、能力、意志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决定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具体体现。该文主要从加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性、生动性、开放性入手,探讨优化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直观性;生动性;开放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接触的信息
期刊
语文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典型引路,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创新的事例俯拾即是,令学生钦佩。同样,生活中的小小发明,也能点燃学生心灵创新之火,使学生大开眼界,跃跃欲试。(2)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改中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那么,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
期刊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语文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我们教师队伍改革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主课之一,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集班主任
期刊
摘要:通过学习南洋理工学院“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双师型教师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教学工厂、“无界化”及“经验积累与分享”等理念,充分理解南洋理工学院办学内涵,对比研究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工厂;无界化;校企合作  引言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办学经验都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学习
期刊
摘要:谜语是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谜语也叫谜歌,是一种简短、特殊的诗歌形式,用比喻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事物的形态、动作、声音、性质和功能等为谜面供人猜测。谜语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猜谜语是一种启发想象,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民间娱乐活动。幼儿园开展系谜语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更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谜语;幼儿;多元化发展  幼儿园的谜语教学,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改革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由于不参加高考,所以很多地区对它都不够重视,很少有能够开足课程的。本文通过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尝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利用较少的课时完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创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如何加速培养青年教师,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了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就说明了名师在培养新教师过程中的指导与带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本校优秀教师资源,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学科青年教师的指导活动。而较全面的指导就是坚持集体备课。学科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  我们数学老师经常感到教学不能如意,虽然我们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