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指导临床防治. 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前后3个不同阶段(2006年2月1日至2007年1月31日为第一阶段,2008年8月1日至2009年7月31日为第二阶段,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为第三阶段)使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并在NICU住院≥5d的患儿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对发生VAP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用琼脂扩散敏感试验法测定病原菌耐药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阶段共纳入491例患儿,其中发生VAP共92例,VAP发生率为27.3/1000个呼吸机使用日.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后新生儿VAP发生率逐渐下降,3个阶段VAP发生例数分别为38、22、32例,VAP发生率分别为48.8/1000个呼吸机使用日、25.7/1000个呼吸机使用日和18.5/1000个呼吸机使用日(x2=26.19,P=0.000).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95.5% (63/66).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VAP最主要的致病菌,占65.2%(43/6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占15.2%(10/66);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占6.1%(4/66).3个阶段相比,第一阶段致VAP鲍曼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全部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为57.9%,有8株多重耐药菌株;第二阶段分离到的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上升至75.0%(x2 =16.39,P=0.000),且无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与第二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病原菌对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下降至5.0%(x2 =11.76,P=0.001)和20.0%(x2=6.72,P=0.01),出现10株多重耐药菌株. 结论 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采取综合感染防治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但VAP病原菌种类逐年变迁.定期监测和分析NICU患儿VAP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控制VAP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展,现在普外科的绝大部分手术均能通过腹腔镜技术完成,但是胰腺微创外科的发展相对滞后.腹腔镜在胰腺外科中最初仅应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分期,然而,伴
目的 探讨阿主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特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利培酮治疗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单药和长春瑞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差别.方法 选我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全部患者均为初治且连续使用4个周期同样方案的化
目的 探讨舒张期频谱室间隔组织多普勒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5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同期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完成超声心
目的 探讨阿伦膦酸盐联合131Ⅰ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131 Ⅰ进行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骨科闭合骨折无菌手术切口愈合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本科行无菌手术治疗的382例外伤致闭合骨折患者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患儿静脉采血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78例静脉采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血操作进行,干预组在静脉采血前后给予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短节段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36例,并对所有患者术
目的 评价以培养滤液MPT64抗原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生长指示实验(简称“MPT64检测法”)的检测效能,为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培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增加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促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升高。糖尿病所致癌症发病风险升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有关。胰岛素使用是否与癌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