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管理中对柔性管理的运用策略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传统的中职院校管理以刚性的管理方式为主,这种管理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发挥,同时在情感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抑制了中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本文尝试将“柔性管理”方式应用于中职班主任管理中,以期有效地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提升中职学生管理水平。
  一、柔性管理的基本概况
  (一)柔性管理的含义
  柔性管理是指依据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行为习惯,采用柔和的方式,以一种潜在的理念去说服和感化人们,进而将组织意志通过这一方式演变成自觉行动。这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相反,不以制度化管理为中心,也不是依据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去约束学生,而是以人为本,以沟通、交流、说服的形式,通过内心去感化学生,使之主动参与学习,提升自律能力。
  (二)柔性管理的主要特点
  柔性管理主要具有四个特点。一是情感化。课程教学是教育者与学生沟通的特殊过程,班主任应当明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道理,以情感来感化学生。二是人本性,人作为活动的主体,管理必须对“人”予以重视。三是权变性,刚性的管理方式只能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而柔性管理与之相反,极具灵活性,在教育学生时,班主任可以以交流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的学生,管理措施有所不同。四是创新性。柔性管理注重“巧”,需要在管理中融入活力,而不是一种固化的模式。
  二、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中职院校学生现实发展特点
  中职学生大多是因为中考失败才入学的,有的则是在家长的逼迫下才选择进入中职院校进行学习。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大多对学习失去兴趣,更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甚至缺乏纪律观念,频频违纪,这加大了中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难度。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比较保守,认为入中职的学生成绩大多较差,班级管理中批评较多。这就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一蹶不振,还有的将班主任视为死敌,处处对立。
  (二)中职院校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
  从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来看,学生大多处于青少年这一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强,自控能力较弱,具有叛逆性,渴望实现个性发展。学生非常厌烦单纯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方法,抵抗强制性的管理,渴望在发展中得到认同。其间,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矛盾。此外,许多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自律性较差,自身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发展中容易扭曲。如若此时采用传统的刚性管理,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中职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影响学生
  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因而,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主动遵守纪律、热爱学习。这样可以为中职教学活动增添趣味性,缓解原本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增强自律,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采用柔性管理方法,以引导为主,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解决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后期的管理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律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从身心发展上逐渐走向成熟。随着自律性和自觉性的不断提升,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时,中职院校可以通过自主管理方式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平等,增强相互交流
  在传统的刚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紧张。通常,班主任下达命令和要求后,学生就要实施,有质疑或者不满时也只能埋藏在心里。一旦学生犯错,班主任就依据相关制度进行惩罚,以至于不少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而在柔性管理中,班主任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真正做到“亦师亦友”。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班主任要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与需求,主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的教学环境。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如若有人违反规定,应当采用柔性方式进行批评,不能运用粗暴方式,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真正愿意改正。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王娜(1993-),女,山西忻州人,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动画。
其他文献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这部作品中所展示的人性对立面相当鲜明,以文明民主为主张的拉尔夫与以热衷野蛮暴力的杰克构成了荒岛上两股不同的势力,但在无法度的社会中文明的外衣终被剥落,荒蛮暴力控制了全局。整个故事寓意深刻且表现手法独特,它所展现出的人性善与恶成为人们品评的关键。  一、《蝇王》的文学内涵与创作思路  《蝇王》没有过分复杂的故事情节,却拥有着极为深邃的寓意,它的表现手法独特,文学角度新颖。例如,
期刊
莫言于198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1985年在《中国作家》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并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篇小说在创作心理、主题意蕴、风格营造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使得许多研究者从作品的语言风格、怀乡主题方面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本文试从精神分析角度剖析小说主人公“黑孩”的精神世界及莫言创作心理,试图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更进一步发掘小说的深刻内涵。  一、莫言的“童年
期刊
自东晋建立后的一百年间,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阶级矛盾激化。陶渊明正是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繁芜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曾祖父陶侃以及祖父都曾在朝为官,算得上出生在官宦之家。陶渊明自己也曾担任过多种官职,他对仕途也曾满腔热血,辞彭泽令为陶渊明人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自此以后,他归隐南山脚下,过起了躬耕田居的生活,于心间修篱种菊。陶渊明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躬耕自得的隐士内心那种宁静淡泊的田园情怀。他的洒
期刊
当前,高校要深入研究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突出区域和产业的发展优势,优化服装专业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服装设计层次和创新能力,为服装产品注入人文内涵。同时,服装专业学生要增强本土文化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初步具备设计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  一、服装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它是指运用新思维、新结构、新观念带动生产力,是创造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以形象思维占主导,且受年龄特点影响,小学生多数具有活潑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要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将舞蹈律动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素养等。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师在编创舞蹈律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究了舞蹈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编创舞蹈律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期刊
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国民素质。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素质应当包含健康的体质,高度的理性,丰富的情感,欣赏、创造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和社会美等诸方面的能力。本文立足于音乐教育教学现状,结合专业教学的主要特点,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开展及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音乐我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承担着艺术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因此,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适应地方社会、文化及艺术教育发
期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逐渐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课下翻阅资料,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既了解了知识点,也可以锻炼留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因此,本文研究了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进行的目的及意义  当前,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
期刊
对于直接教学的定义,学者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类认为直接教学是一套包括课程设计、教学和评价的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课程,给学生提供强化和积极反馈,学生分步骤地独立学习;一类认为直接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直接呈现材料,并给予强化和积极反馈,学生分步骤地学习,它只是教学方法,不包括课程设计。  笔者认为,直接教学是一种模式,因为直接教学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它不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但选择将其子女留在农村,产生了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在他们的成长中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关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社会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介入影响进行分析。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智力发育起关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对设计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以往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发展潮流,对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主要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创新高校服装专业教学的对策。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伴随着人们对服装要求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与演化。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