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绳工艺考释

来源 :丝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绳”应是古代先民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也是最初的动力来源。多孔制绳器及绳车是古代主要的制绳工具,其使用范围遍及全国。文章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以新疆地区现存的传统绳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考古出土的“绳”及文献中的“绳车”使用记载,对制绳工具的起源、发展及使用方式进行剖析,并探讨制绳工艺与纱线合股的工艺源流。从民族学田野考察来看,部分考古出土的多孔器其实用属性应为原始制绳工具。后续绳车制绳是最初的机械能动设计思维的转化,综合运用了人机工程学及力学的设计思维,是古代纺织器具中重要的机械设计典范。
  关键词: 绳车;多孔器;制绳;合股;马镳;民族学;工艺
  中图分类号: TS952.25;K876.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07009905
  引用页码: 071204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07.016(篇序)
  Textual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rope-making technology
  GE Mengjia1, SUN Xiao2, JIANG Yuqiu3, SINAWAR Sulitang1
  (1.School of Textile and Fashion,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10, China; 3.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 "rope" should be one of the earliest tools used by ancient ancestors and the original source of power. The multi-hole rope maker and rope cart were the main rope making tools in ancient times, and their use range wa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rough field study, the authors took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rope carts in Xinjia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ed the "rope" unearthed in archaeology and the records of the use of "rope carts" in the literature to analyze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use of rope tools. And the origin of the rope making process and yarn plying proces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field study of ethnology, some of the multi-hole device unearthed in archaeology should be primitive rope-making tools. The subsequent rope cart and rope making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itial mechanical dynamic design thinking, which combines ergonomics and mechanics design thinking, and is an important mechanical design model in ancient textile appliances.
  Key words: rope cart; multi-hole device; rope making; plying; horse training tools; ethnology; craft
  收稿日期: 20201217;
  修回日期: 20210617
  基金項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9XKG007)
  作者简介: 葛梦嘉(1993),女,讲师,主要从事新疆传统织造及纺织品考古相关的研究。通信作者:蒋玉秋,副教授,sokoo929@sina.com。
  “绳”的发明及使用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机械化工具尚未发明的远古时代,“绳”是人类最初转化动力、机械传输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原始的“投石索击猎”时石球上所缠绕的绳索,搬运大型物品时常用绳索捆绑作为牵引力的来源,绳是强大的工具之一,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工具。如果不是考证纤维和绳索的物质存在,而是考证其实际应用,则关于绳索重要性的证据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关于制绳工具的文献仅见于元代王祯《农书》与明代《三才图会》中的记载:“绳车,绞合紧作绳也。”元代以前的诸多文献中仅有“绳”“索”及结绳工具的记载,无制绳工具的记载。目前很多学者忽略了对古代制绳工艺的研究,仅有李强等[1]从古代纺纱和制绳的工艺关系探索了制绳的工艺及其关系源流。
  传统绳车的制绳方式,同时能满足天然植物纤维及动物纤维两种不同的制绳材料,所以绳车的使用范围遍及全国,中原地区以麻绳为主,西北地区以毛绳为主。在新疆南山南北的牧区当中至今仍保留着使用绳车制绳的传统,绳车造型材质根据年代的远近有木制、铁制之分,但使用原理及结构形制基本一致。本文以新疆游牧民族所使用的绳车为例,结合考古出土的制绳工具,借以阐明传统制绳工具。   1 绳的史实与痕迹
  1.1 古文献中记载的“绳”
  绳是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易·系辞传》记载:“作结绳而为网罟。”《尔雅》记载:“绳之谓之束之。”《文子·精诚篇》记载:“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由古文献记载及现有考古发现可推断,至迟在旧石器时期中国就已有绳索的出现。甲骨文中虽然没有“绳”字,但有“索”字,根据“索”的字源分析,《说文》曰:“索,艸(草)木有茎叶,可作绳索。”明确指出:“索”是草绳。根据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来看,“索”字原本像以两手持丝,以作绳索形。《小尔雅》曰:“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诗·豳风·七月》曰:“昼尔于茅,宵而索绹。”《楚辞·屈原(惜誓)》记载“并纫茅丝以为索”,王逸注“合为索”。证之于古文字形构,“索”字本义或为作绳、搓绳。
  在古文献记载中没有关于制绳工具的称谓,但有“解绳”工具的记载。《礼记·内则》曰“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郑玄注“小觿,解小结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觿”在古代也是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用作佩饰。先秦《诗经·卫风·芄兰》中记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觿。”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佩角,锐端可以解结。”
  中国古代神话中,生活于大地湾文化时期(距今6 584~6 374年)的弇兹氏发明了用树皮搓绳技术,据记载她发明的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绳”应是人类最早掌握并使用的工具之一,编绳的最初应始于对植物的根茎、枝条、树皮等的弯曲、交叠操作,徒手完成,是人类最早并合功能的软工具制作方法之一[2]。
  1.2 考古出土的“绳”
  山西大同距今约10万年前的许家窑遗址出土了千余个打制的石球,考古学家认为是投石索狩猎而用。根据近代民族学考察得知,投石索击猎的方法基本是用植物纤维或皮条编结的绳索和网兜用于抛掷石球,以捕杀猎物。许家窑出土的石球除了打结固定外,还有缠绕于绞编固定,因此至少将编绳出现的历史推至旧石器中期[2]。
  根据考古出土实物可证,至迟在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已有双股及三股绳出土。在第二次发掘中发现有两种绳索的出土,其一长4.2 cm、直径0.3 cm,双股组成;其二,长13.5 cm、直径0.25 cm,三股组成,其制作方式可能是用手掌在腿上先向前搓两个单股再后退合股而成。另有残留在陶罐提耳孔内的绳索实物出土[3]。在距今2.7万~3.4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骨针及穿孔系借的装饰品,与此同时必然会出现线绳[4]。
  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公元前4900年)发现有苎麻织成的平纹细麻布,以及用两股或三股苎麻拧成的绳索,说明中国人民在7 000年前已开始把苎麻纤维当作衣着和绳索的原料了[5]。河南荥阳市青台村仰韶文化墓葬中,自1981—1987年进行过七次发掘。在H163中期墓葬中的坑底发现一段长6 cm、直径约1 cm的深黑色已炭化的麻绳残存,绳子原料采用植物纤维,三股组成[6]。
  国外出土最早绳的实物来源于距今4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绳碎片(图1),这是考古记录中古人类使用纤维技术的最早证据。绳子的碎片长约6.2 mm、宽0.5 mm,由三股纱线拧合而成,连在一个60 mm长的旧石器上。根据光谱及显微镜分析,表明制作绳子的纤维可能源于某种常青树[7]。
  考古学家认为根据间接证据,如穿孔的骨针等,与第一批粗石工具相吻合。据此推测绳索和结的使用可追溯至25万~250万年,时间上甚至可能早于火的使用[8]。从史前时代开始,绳索就被用于狩猎、攀爬、拉动等重要工作。
  在法国拉斯科洞穴中,发现了双股绳化石碎片(图2),化石残长约10 cm、宽约4 cm,绳索直径7 mm,可追溯至公元前15 000年[7]。
  原始绳的原料应该是植物类草茎、藤条和动物的筋、肠等,起绑扎固定作用的无捻条状物,称之为旧纺器[9]。通过“结”接长的草茎或草束(结接绳);通过编来叠接增长和加条增强的条带(编绳);或通过两束草茎的同向加捻(纺)与合并退捻二成的更长、更细、更柔韧的绳(捻绳)[9]。搓捻法是将两股或两股以上纤维束以同向搓捻的方式,合并退捻形成的粗细均匀、长度可无限的绳[10]。
  2 早期制绳工具的起源与应用
  2.1 纱线合股与制绳的技术相似性
  纺纱与编绳存在纺织技术上的共同性,绳索最初是利用整根的植物茎、藤,后来发现了劈绩技术,用多缕搓合扭转加捻而形成。为了提高绳索的强力,又使用几股捻合。单股的植物纤维的强度弱于合股而成的“绳”。
  绳的制作技术应是产生于纱线合股之前,史前人类在移动狩猎过程中,绳索是作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质上说纺纱工序是密度更精细的制绳索工序,纱、线、绳、索四者是有联系的:两根及以上的纱经过绞结和加捻,即成为线;两根及以上的线再经过绞结和加捻,即成為绳;两根及以上的绳再经过绞结和加捻就是索[11]。
  原始的制绳方法为搓合法,手工搓合技术主要用于搓绳,将纤维紧压于两掌之间,利用搓转时产生的力偶,使纤维扭转,互相抱合,形成单纱。如将两股单纱并合到一处,朝相反方向搓动,使之重合,形成股线,并合多股,便成为绳。此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在捻绳过程中,由于手掌和纤维的长时间摩擦,常导致手掌破皮等。同时,由单人手工操作,不借助工具,只能搓捻较细的绳,且生产力低下。手工搓绳时如太用力,则绳如麻花状,扭转不直;如用力不够,则绳如辫状,松垮无形。
  2.2 文献记载中的制绳工具
  元朝时期在中国农学史上留下的农学著作王祯《农书》(图3)与明代《三才图会》中均记载了绳车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绳车,绞合紧作绳也。其车之制,先立簨虡一座,植木止之。簨上加置横板一片,长可五尺,阔可四寸。横板中间,排凿八窍或六窍,各窍内置掉枝,或铁或木,皆弯如牛角。又作横木一茎,列窍穿其掉枝。复别作一车,亦如上法。两车相对,约量远近,将所成紧。各结于两车掉枝之足。车首各一人,将掉枝所穿横木,俱各搅转,侯股匀紧,却将三股或四股撮而为一,各结于掉枝一足,计成二绳。然后将另制瓜木,置于所合紧之首,复搅其掉枝,使紧成绳,瓜木自行,绳尽乃止。”   绳车的图文信息在王祯《农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它源于捻丝用的打线车(最早出现在宋代),但又在结构和功能上对打线车进行了改进[11]。此“绳车”已是初步具有机械动能的工具,人类在使用原始制绳的搓合法之后,在使用绳车制绳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如何制绳的,制绳的工具又是什么,查阅文献并没有记载。
  2.3 国外考古出土的制绳工具
  原始制绳工具在国内外有大量考古实物出土,德国考古学家在德国西南部的斯瓦比亚朱拉(Swabian Jura)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距今约4万年前,用猛犸象象牙制作的制绳工具(图4)[12]。实物呈扁平状,长约20.4 cm,开设四孔,四孔直径7~9 mm,孔距基本等距。根据痕迹观察显示,每个孔旁都留有绳线类纤维长期使用磨损的印痕。过去此类物品的发现常被认为是装饰品,甚至是乐器。在制绳时,一人双手握住多孔器,另一人将动植物纤维依次从孔洞中穿过,此时连续旋转多孔器使纤维加捻(图5)。使用多孔器制绳时,制绳效率相对于双手手搓加捻制绳大幅提高,也相应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的Catal Huyuk古遗址,考古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用于编织的骨具。有二孔及三孔的用于制绳的工具,同时还有类似于勺子形状的六孔编织用骨具[13](图6)。
  对于古代帝国来说绳子的制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主要的动力来源,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需要用绳索来制作捕鱼装置和陷阱。早期原始农业生产中,绳也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配套工具,在车套、犁杖套等原始农业工具上,均需配合多股绳的使用来借助畜力。
  2.4 国内考古出土的多孔器
  在查阅国内考古出土报告发现,因制绳的工具形制与马镳形制基本相同,大量考古报告均记载此物为“马镳”,根据材质的不同,亦有“角镳”“骨镳”的定名(图7)。新疆出土的“镳”早期绝大多数属于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集中在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的山前、河谷与绿洲交界地带[14]。在牧区的田野考察中也寻找到了大量的骨制孔器,材质多为牛角。样本长约11 cm、宽约3.5 cm、厚度约1 cm、开孔大小约1.5 cm、孔距约0.5 cm(8图)。据牧民口述,此工具是用于制绳的器具,有2孔至4孔多种孔型。至于国内出土的众多以“马镳”来命名的工具,与制绳工具多孔器之间的具体用途考辨,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3 田野考察中所见的绳车
  绳具的使用通常伴随着农业及畜牧业的生产,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中原地区,传统绳车的形制及制绳原理一致,绳车的运用是一种普遍的生产方式。根据田野調查发现,新疆地区遗存的原始绳编工具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南的巴音布鲁克、阿尔泰山脉西南麓的布尔津等地。以上地区均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地,哈萨克族及蒙古族游牧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手工业技艺得以存留。
  3.1 制绳的流程
  目前所见的绳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图9),两块横板长约30 cm、宽约5 cm。因制绳时需一人手握横版快速转动将股线绞合加捻,故横板通常不长于半臂,便于施力且符合人机关系。
  因绳常为三股线捻合而成,故横板中间通常为三孔,各孔里均安设一个木制或铁制吊拐,呈弯曲的牛角状。另一横木也开三孔,将吊拐套入。在平坦的地上立两根木桩,将横板架于木桩之上,在相距15~20 m处又做一车架,两车架之间的距离为绳长,放置一横板中间镶嵌一吊拐。
  绳索合股时,将三股绳依次穿入孔内,并将三孔的合股小木板同时穿入。与吊拐相连接,车架一侧一人转动横板同时带动吊拐转动,车架另一侧一人摇转横杆(图10),待到绳股转动得紧实匀称时,绳索中间的小木板随着绳的绞紧自然向前推移,此处的小木板呈梭子状,两端窄小中间宽阔。王祯《农书》中称此物体为“瓜木”,起到约束绳缕、控制距离使得加捻的绳更加紧密,小木板借助于绞紧作用向前推移。
  3.2 绳车制绳的使用分析
  以新疆的羊毛绳为例,捻绳作为一种绳索,是由毛纤维经过选毛、开毛、洗毛等初加工工序后再进入毛纺后加工工序。单股的纱缕强度较弱,加捻将纱缕合成股线使之获得一定的结构形态,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及外观结构。
  一根绳子通常由纤维构成纱线(图11),由纱线构成股线,多股线捻合而成绳。新疆畜牧业发达,动物毛纤维种类较多,编绳多选用绵羊毛纤维,绵羊毛纤维弹性好、吸湿性优良、不易沾污且强度高,是制作绳子的首选材料。
  绳子是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属于易耗品,新疆山区的牧民几乎家家都备有绳车,制绳一般选择在5、6月份。经过寒冬的修养,羊毛纤维长而纤细,是制绳的首选。天气逐渐转热之后,夏季羊换毛之后,会由纤细的冬毛换为粗短的夏毛,此时的羊毛已不适合制绳。
  绳车制绳时,根据搭设的绳车高度,来决定操作者是站立制绳或是坐立制绳。以三股绳最为常见,因此所见绳车均为三孔制,亦有4~6孔。使用时三个吊拐与两块木板相连接,当操作者手握木板转动时,木板借助吊拐作为力的传动装置,转动时所产生的力偶,将股线合股而成绳。
  绳车整体的设计均由不同的零部件构成,使用时以组装的形式装置为一体,收起后灵活便于携带。任何一个零部件受损后均可以替换单个部件的形式进行修复。此种设计方式也是现代设计中“模块化设计”的体现。
  4 结 语
  绳具的使用在古代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绳方式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演变而来。早期原始制绳与纱线合股之间属于源流关系,古代制绳工艺中存在着纺纱技艺的根源。从田野考察中所见角制多孔器的编绳用途,来考证考古出土的多孔器“马镳”的实际用途及结合考古出土的绳,分析其制绳工具的具体形制及使用方式,对进一步探讨及辨析考古出土多孔器的实用属性及其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中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现代化制绳机的普及使得古老的绳车及天然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的绳索日渐消失。对绳车的研究是体现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具体表现,也是传统工具史研究中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李强, 李建强, 李斌. 中国古代纺纱和制绳的工艺关系初探[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8(1): 11-16.
  LI Qiang, LI Jianqiang, LI Bin.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rope-making and spinning[J].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2, 18(1): 11-16.
  [2]于伟东, 周小珍. 编的起源及其出现的独立性[J]. 纺织学报, 2017, 38(12): 69-76.
  YU Weidong, ZHOU Xiaozhen. Origin and occurrence independence of braiding[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7, 38(12): 69-76.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姆渡: 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下册)[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3.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Hemudu: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Report of Neolithic Sites(Volume Ⅱ)[M]. 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ublishing House, 2003.
  [4]陳明远, 金岷彬. 结绳记事·木石复合工具的绳索和穿孔技术[J]. 社会科学论坛, 2014(6): 4-25.
  CHEN Mingyuan, JIN Minbin. Notes on rope knotting: rope and perforation technology of wood and stone composite tools[J].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2014(6): 4-25.
  [5]丁品. 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J]. 文物, 2010(7): 4-26.
  DING Pin. The third excavation of Qianshanyang site in Huzhou, Zhejiang[J]. Cultural Relics, 2010(7): 4-26.
  [6]赵会军, 丁清贤, 邓昌宏, 等. 渑池仰韶遗址1980—1981年发掘报告[J]. 史前研究, 1985(3): 38-58.
  ZHAO Huijun, DING Qingxian, DENG Changhong, et al. Excavation report of the Yangshao site in Mianchi from 1980 to 1981[J]. Prehistory, 1985(3): 38-58.
  [7]HARDY B L, MONCEL M H, KERFANT C, et al. Direct evidence of Neanderthal fibre technology and it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implications[J].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10(1): 8167.
  [8]NADEL D, DANIN A, WERKER E, et al. 19 000-year-old twisted fibers from Ohalo II[J]. Current Anthropology, 1994, 35(4): 451-458.
  [9]陶园. 基于痕迹考古方法的纺织材料起源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5.
  TAO Yuan. Study on the Origin of Textil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race-Archaeology[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15.
  [10]郭乙姝, 于伟东, 王欢, 等. 论结、绳、编的并列出现及演化[J]. 丝绸, 2017, 54(7): 90-96.
  GUO Yishu, YU Weidong, WANG Huan, et al. On parallel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knot, rope and braid[J]. Journal of Silk, 2017, 54(7): 90-96.
  [11]李强, 李斌. 图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
  LI Qiang, LI Bi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extile Technology[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ress, 2018.
  [12]SMITH H. The marlinspike sailor[J]. Intl Marine Pub Co, 1994(12): 26-31.
  [13]查尔斯·辛格, E·J·霍姆亚德, A·R·霍尔. 技术史[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4.
  SINGER C, HOMEYARD E J, HALL A R. History of Technology[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Press, 2004.
  [14]艾克拜尔·尼牙孜. 新疆出土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马镳的研究[J]. 吐鲁番学研究, 2014(1): 108-124.
  NIYAZ Akber. Research on bridle bits in the period of bronze age to early iron age which were unearthed in Xinjiang[J]. Turfanological Research, 2014(1): 108-124.
其他文献
5月20日,一组纯电版2022款福特F-150 Lighting的官图被外媒曝光.“Lighting”作为福特皮卡家族高性能的专属名称,在几十年间也仅出现过两次.经过纯电动化改造后,福特的F-150
期刊
针对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对设备集群(device-to-device cluster,D2DC)的多播通信干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实用高效的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可以在保证蜂窝通信一定服务质量水平的前提下,有效的为D2DC分配信道以及传输功率,并且能够使系统有效吞吐量的总和最大化。本文首先利用部分设备位置信息设计了一种信道分配方案,旨在推导出D2DC通信近似形式的中断概率和有效吞吐量;随后将通信过程中整个通信系统的系统开销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数值结果表明,在D2DC接收机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本文所提方案能获得接近最
摘要: 上海和天津是近代中國南北两大服装产销基地,且作为通商口岸城市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两地的国货西服业发端较早、规模较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原因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但目前少有研究系统地将两地的国货西服业进行比较。文章基于上海市档案馆和天津市档案馆馆藏的近代档案、近代地方志等史料,结合比较史学、统计学、数值分析的相关理论,比较两地的国货西服业在起步时间、规模大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异同,探究近代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分析湖南隆回非遗文化花瑶挑花的起源、技艺和其中蕴涵的人文信息,探讨了花瑶挑花的工艺和文化价值。结合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原则,对花瑶挑花元素采取直接引用、简化提取、解构重组等方式将其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文创产品中,从而对花瑶挑花的现代应用进行探索性设计。为实现对花瑶挑花的创新运用和活态传承提供理论依据支撑和实践参考途径。  关
作为现代集团旗下的全新纯电动子品牌艾尼氪(IONIQ)的首款量产车型,基于现代全球电动模块化平台——E-GMP打造,在现代集团未来战略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前,IONIQ 5在美国
期刊
对喜欢骑行的人来说,6月有一个节日不容错过——世界自行车日.每逢这一天,全球各地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骑行活动,鼓励大家使用自行车这种简单、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rn提到自
期刊
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2021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2021 WorldIntelligent Driving Challenge,简称“2021WIDC”)于5月23日在天津东丽湖圆满落幕。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东丽区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
期刊
摘要: 针对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中的墩头蓝纺织技艺,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结合传承人访谈和留存实物资料分析,从技艺特点、织染原料、图案、色彩四个方面对墩头蓝纺织技艺艺术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根据其特征进行了产品开发路径探析。研究表明:墩头蓝织染具有技艺高效严谨、就地取材织染原料、图案简约大方、色彩自然清新的特点,基于非遗活态传承语境下,工艺创新需守中求变,拓宽产品应用范围,塑造墩头蓝品牌形象是其产品开发的主
6月6日,广汽丰田旗下全新TNGA跃级座驾凌尚重磅上市,新车共推出两个等级配置,售价分别为14.88万元、15.88万元.rn有别于过往新车线上发布会,凌尚携手年轻粉丝、在奥运外围赛
期刊
宾利添越S是2015年添越问世以来推出的首款S版车型,致力于满足客户对性能和操控的至高期待.该车基于宾利“S”版本打造,标配“动态驾驶主动防侧倾控制系统”(Bentley Dynami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