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当今规模化大型养猪场的三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猪群受到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本文对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染性胸膜肺炎;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引起猪急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或慢性坏死性肺炎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慢性型患猪的临床特征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急性、亚急性患猪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者病死率高,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此,应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
  一、发病情况
  某养猪场于201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主要饲养肉猪,存栏3~4月龄猪共170头。2015年11月3日下午,有1个猪栏3头猪开始出现咳嗽、喘气,猪场没有采取任何防控措施,第3d气温骤降,发病猪增加至5个猪栏21头,猪场采用抗生素治疗2天,疗效不明显。第6d前来求诊,经调查发现,该场已免疫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其他疫苗无免疫。至接诊时,已死亡10头,还有27头处于发病状态,疫情有进一步发展的风险。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没有蔓延。疫情共持续9天,共有37头猪发病,总共死亡14头,治愈23头,发病率达13.5%,病死率达37.8%。
  二、 临床症状
  病猪被毛粗乱,体形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42℃,有的病猪不能站立,有的行走困难,不愿走动。病猪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呼吸,有的张口呼吸伴有喘鸣音,有的间断性咳嗽,有的呈犬坐姿势,鼻腔有泡沫状分泌液流出。发病前期部分猪出现腹泻与呕吐症状,有的病猪粪便呈黄色稀烂状。临床症状出现后2~3d后,病猪出现心脏功能衰弱,进而出现鼻端、眼眶、胸前、耳背、四肢末端及后躯皮肤发绀或发红,继而体温下降,窒息死亡。
  三、剖检病变
  对5头病死猪进行剖检,主要病变为:心包与胸腔积液较多(3/5),胸腔内壁、肺表面和心包附有纤维素样物,有淡血色液体(2/5)。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黏液性分泌物(4/5)。两侧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出现紫红色坏死灶,质地较硬,切面似肝,与正常组织界限分明,肺泡间质水肿,手挤压有淡黄色液体渗出(3/5)。肺表面常有黄色纤维素性物质附着,出现肺与胸膜、心包粘连(4/5)。肺门淋巴结、肩前淋巴结、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切面出血(4/5)。心脏肿大,心肌变薄,心室和心房有凝血块(2/5)。
  四、 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
  无菌取病死猪的肺脏组织、肺门淋巴结及鼻液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在1000倍的显微镜下可见到球杆状、长杆状的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2.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心脏、淋巴结组织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37℃恒温培养24h观察菌落形态,发现长出圆形、中间突起、边缘整齐、露珠状、灰色针尖大小菌落。挑起单个菌落涂片后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红色短杆菌。把分离菌接种到麦康凯、伊红美蓝培养基上,放到37℃的温箱培养24h后不见细菌生长。
  3.药敏试验
  选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分别对分离纯化的菌株按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链霉素、土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表1)。
  抑菌圈直径(φ)<15mm,不敏感;15mm≤φ<20mm,中度敏感;φ≥20mm,高度敏感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可认定所患的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五、防治措施
  1.隔离发病猪,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内外环境彻底清洁消毒,每天1次,连续5d。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人为应激因素,做好防寒保暖通风工作,青绿饲料自由采食,供给易消化的全价料。
  2.对发病猪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氟苯尼考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5mL剂量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5d。地塞米松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1mg剂量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d。对体温达到40℃以上的病猪,可酌情选用10%复方氨基比林或安痛定,每50kg体重肌注10mL。
  3.对假定健康猪群在饲料中添加下列药物:每吨饲料加10%氟苯尼考2000g、5%阿莫西林2000g拌匀自由采食,连喂7d。
  采取以上措施3d以后再没有出现新的病猪,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结语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生急性败血症、发热、咳嗽、高度呼吸困难,剖检病变以双侧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为特征。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在50%以上,本次疫情中,发病率仅为13.5%,病死率为37.8%。表明,发生疫情时早期诊断、早治疗是减少猪场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环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主要感染4~5月龄猪,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多发、以呼吸障碍、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诊断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特征性的病变、流行病学特点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作出确诊,同时要与猪肺疫、猪气喘病鉴别诊断。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肺部感染病变多在前下部。猪气喘病体温不高,肺部对称性病变。
  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盲目滥用,细菌耐药性现象越来越复杂,基层兽医工作者临床诊治细菌性传染病时,要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药物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本病例中,根据本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及结合猪场的具体情况对病猪使用氟苯尼考等药物予以治疗,用药后就不再出现新病例,说明氟苯尼考能在猪体内有效抑制病原菌。
  3.APP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在外界环境时抵抗力不强,但在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时猪场容易暴发流行该病,另外,随着病原菌的变异及污染面扩大、饲养密度增大,该病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从而加大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因此,养殖环节中应注意春秋季节对该病的防控,同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工作。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较为有效的方法,生产上要定期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苗,仔猪35~40日龄首免,4周后加强免疫l次。但猪传染性APP的血清型较多,各血清型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应选用与本场血清型一致的菌株制成疫苗进行免疫。
  参考文献:
  [1]高华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8).
  [2]海会娥.影响规模化养猪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0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陈旧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与现在的社会相适应.如果档案的管理效果与现实的工作需要不能相适应,将会对我国档案管理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现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建档案数量与类型也日益增多,能够如实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情况,具备极高的保存价值.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建设技术成果与历史依据,近年来城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和高速化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图书馆的发展在这个时代尤为突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符合时代要求,为了迎接时代发展带来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是大部分企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而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每个单位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他更要与时俱进步入信息化时代,但对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要开展档案管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肉牛及其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养牛是农业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探索农村致富门路的举措之一,对进一步调整畜禽结构,发展牧
二航局二公司千厮门大桥项目值班室的铁皮柜上,摆放着一顶“不一般”的安全帽.rn记得一次工地例行检查,由于把安全帽遗忘在办公室里,我便将这顶安全帽取下来.突然,门口出现一
以格栅为实例,借助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对其浇口位置、充模时间、注射压力、气穴和熔接痕等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模具设计方案,从而可以提高制品质量,缩
在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创新中,文化博物馆可谓是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社会,人文,经济等的发展之
一、普通堆肥。在整平的地面上,铺10~15厘米厚的炉灰、草木灰或河泥,以吸收下渗肥液;其上铺杂草、树叶、瓜蔓、麦秸、麦壳等,厚30厘米,踩实,洒适量石灰水;上盖一层人畜粪便,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