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
【机 构】
:
三峡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
【基金项目】
: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72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胎盘部位过度反应(exaggerated placental site,EP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
Folkman在1971年首次提出了肿瘤依赖血管生成理论,该理论明确提出肿瘤微血管的高通透性以及丰富的肿瘤血管,为肿瘤生长以及远处转移打下了良好基础[1]。所以对肿瘤血管生成情
颈椎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骨科以及脊柱外科疾病,导致疾病发生原因多由于颈椎间盘以及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或者继发椎间关节性退行改变刺激压迫脊髓,神经,血管损害,导致患者
在临床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女性内分泌疾病[1]。该病症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一般为排卵功能紊乱以及高雄激素血症,病发后患者多会出现月经不规律、肥胖,甚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Wn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DLBCL组织标本和同期淋巴结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腺苷酸激酶4(adenylate kinase 4,AK4)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探讨AK4和HIF-1α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病理组织学亚型及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ARMS检测96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分析其与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腹膜恶性肿瘤,预后差。MPM在诊断病理学上面临一些挑战,诊断MPM时需搜集详细的临床信息,MPM的一些
目的探讨伴上皮性囊肿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with epithelial cysts,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AM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