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学科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知识的一种方法,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关键。如何提高机械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具有创造性的任务,本文就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课后作业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提高机械专业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意见。
  关键词:机械学科;课后作业;有效性
  课后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课上知识的一种方法,更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关键。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内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够得到巩固和完善。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跨越的环节。尤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课后作业不仅要能够复习所学知识,而且要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做作业,不排斥作业。
  一、 中职学校机械学科课后作业现状
  作业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但是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发现,目前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课后作业的形式都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习题册和作业本上,机械的抄记笔记,作业脱离生产实际,围绕着书本上的知识点做文章,降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课后作业对于基础课都早已不适用,更别说机械学科的专业课了。对于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稍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传统的课后作业根本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1. 中职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看法
  通过与学校内各个年级机械专业的学生进行座谈发现中职学生对于传统的课后作业十分厌倦,普遍认为课后作业不重要,做作业的同学大多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有的学生甚至都置之不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两方面:一是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布置作业时过于强调成绩。
  2. 中职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看法
  基于同学们的现状我与我校机械学科多名骨干教师进行了沟通交流,大家都觉得目前的作业形式确实过于单一,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无法达到课后作业的预期效果。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发现学生们的作业千篇一律,部分老师还表示作业题一旦稍微有点难度,同学们就无法完成,因此大部分情况下作業都是“照葫芦画瓢”,流于形式。
  二、 提高机械学科课后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1. 作业形式要新颖
  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创新作业形式。随着“互联网 教育”大环境的发展,作业形式可以不拘泥于作业本和习题册,机械学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会用到网络教育平台,CAD/CAE/CAM等数控加工课程直接是用软件教学,因此这类课程的课后作业可以直接用电脑完成。同时,为了防止学生抄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号下发不同的作业,例如画图作业,就可以让学生们画出尺寸不同的零件。这样,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兴趣。除此之外可以将作业按照小组来布置,例如数控铣床加工这类课程,一个零件的加工大致可以分为测量、图画、编程、加工、检测五个步骤,小组内同学分工完成,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这样既增强了团队意识,也增加了作业的实效性。
  2. 作业要因人而异
  传统的课后作业没有分层布置,人人一样,没有针对性,无法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要因人而异,分层布置。对于成绩稍差的同学,作业要注重强调基础知识,中等生的作业难度要适当提高,优等生的作业要倾向于探究性的题目,使所学知识点得到升华。例如《齿轮传动传动比的计算》这一教学内容,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计算不同类型的齿轮系,齿轮对数的多少、是否有内啮合齿轮和惰轮等情况。但是分层布置不能过于绝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意愿,这样各取所需,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参考学生的反馈意见,师生对于作业的难易程度,量多与少的认识是有差距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意见,及时合理的调整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3. 作业要有相关性
  对于机械学科的专业课来说想要创新作业形式不难,因为大多数是实操课,可以利用电脑和机床来配合,但是对于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这类专业基础课想要创新作业形式就有一些困难了,因为这类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还是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那么如何来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体现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近几年经过课程改革,专业课多采用项目教学法或者任务驱动法,如果专业基础课的课后作业能将知识点延伸到专业课的项目或者任务中,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大大提高同学们做作业的热情,而且会让同学们体会到作业的重要性。例如《公差与配合》这一科目,就可以将数控加工课程将要用到的零件图作为作业,让同学们掌握公差符号的含义。
  4. 作业批改很重要
  想要提高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不仅要创新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自身的态度也很重要。有的教师批改作业不认真、不及时、不订正、不表扬、不批评,这种做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使他们觉得做不做无所谓,对与错不重要。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课上要重点强调,要求同学们改正错误,好的同学要表扬,不好的同学要批评,奖罚有度。教师评语也很重要,不光可以评价作业完成得如何,还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以及今后的目标等等,通过评语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鞭策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教师检查教学情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对待作业。要保证作业的质量,布置作业要用心,完成作业要专心,按时独立完成,杜绝抄袭现象,这样教师在批阅作业时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做作业的关键在于“做”的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这样才是课后作业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许从容.学生课后作业布置有效性探索[J].教师,2015.
  [2]孙云标.浅析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大众,2012.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理论难度大、实践性强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植入以自主参与、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知识创新及实践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教学理念;创新  一、 引言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利用计算机来显示、生成
目的探讨胃肠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特点。方法对3例确诊的胃肠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
摘要:目前,微课成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将学习时间碎片化的在线学习资源。本文就《图像处理》微课资源为例,探讨了微课的特点和可行性,并详细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和制作。  关键词:微课;图像处理;课程资源  一、 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
摘要:程序设计教学一直存在“难教”和“难学”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程序设计本身抽象、枯燥,逻辑思维性强,如何找到一条比较实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编程语言的知识、又能灵活运用程序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一直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颇感兴趣的课题。  关键词: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编程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接受知识的渠道往往是通过课堂教学,似乎没有教师,没有家长就不知
对于ZnO/CIS薄膜太阳电池结构,需要在它们之间夹一层很薄的CdS或CdZnS薄膜(50nm左右)作为过渡层.采用化学水浴法制备CdS或CdZnS薄膜,经过XRD、扫描电镜和红外吸收谱对透过率
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持续农业国际研讨会召开此会是由中、加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于1995年9月11~15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与会代表100余人,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