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运输有绝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cheng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兴建故宫时(如图1),曾制造人造冰道,并以水为润滑剂.拖运了重达300t的巨石.
  古老的故宫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于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于大火进行两次大规模重建.据称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是几代人劳动的结晶,故宫巧妙的修建技术也吸引着后来无数中外研究者为其倾尽心血.故宫里使用的巨石多达数万块,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摆放在保和殿后面的雕有九条游龙的大石雕f如图2),重约300 t.《两宫鼎建记》曾简要记载:长石雕是隆冬时节在人工冰道上被拖运来的.
  明代时,人们在运输巨石中就已经认识到,在低速重载的情况下,滑动摩擦方式比滚动摩擦方式更为安全可靠.故宫巨石运输就是采用冰面润滑的方式.通过在冰面泼水形成水膜作为润滑剂,来实现减轻阻力的目的的.通过比较发现,这种运输方式比用传统的木橇、滚子及普通的冰面润滑更加省力,且更适合北京当时的环境状况,
  这种便利方法与北京的气候环境有关.与长期处于热带的埃及相比,北京拥有使用冰的天然优势——寒冷的冬天.古籍记载:运送巨石的时间是在冬至前后,在15、16世纪时,北京1月的平均气温是在-3.7℃左右,虽然没有天然的河流为运输提供冰道,但人们在运输过程中每500m就会凿坑取水以保证冰道的用水,
  由于在日间-3.7℃的情况下,水在2min内不可能完全冻结,因此水膜是可以维持并保证运输的.当然,古人也可能使用热水来延缓水结冻.所以.研究者可以得出在故宫九龙壁拖运时,不仅采用了制造冰道的方式减小摩擦,还在长途运输时向冰道泼水作为润滑剂.
  著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李约瑟曾指出.占代的中国并没有建立起西方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是一种经验体系,难以称之为科学.然而,当我们伫立凝望故宫,当学者们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审视故宫的兴建技术时,不禁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所折服,明代的巨石运输方式说明,当时人们对低速重载的润滑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紫禁城的兴建与郑和七下西洋都发生在15世纪前期,巨石运输的例子说明当时的陆地运输技术并不比航海技术逊色.
其他文献
日本人饭桌上是少不了菠菜的,他们甚至把一种企业组织原则称为“菠菜原则”。这个原则由三个基本点组成,即“报告”“联络”“沟通”。“菠菜原则”是日本企业的基本原则,任
甲骨文不断探索云中迁移的解决方案,如何更加快速和透明,只需要写一次应用就可以完成迁移,为此甲骨文不断提升自身在内存技术、多租户、集成系统等方面的能力。作为全球最大
在18世纪,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却受到了嘲笑。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
成长的路就像那登山之路,两边的风景美好,但却暗潮涌动;路途有人相伴,但不能永久跟随;愈高人愈少,愈远就愈想放弃。昨天我去拜佛。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那座金光闪闪的寺
第四章开明兽和夔的大战“胡昧报告,有人在跟踪他们!”尚义转过身:“告诉张散沐,别笨手笨脚的再被夏谷风他们发现了。”“是!”尚义的手下问,“老板,你派张散沐他们跟踪,没有
谁能想到一档带小朋友进入一年级生活的真人秀节目,让陈学冬这个原本只属于电影《小时代》的新面孔展现出了另外的光彩。与高傲冷酷,又无所不能的都教授相比,他时而卖萌、偶
白粉墙,青黛瓦,我又一次来到了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江南小镇。古街深弄、波光船影、烟雨长廊,一切都是记忆中的模样,朦朦胧胧似水墨丹青。那个如白茶花一般淡雅的女人,你还在
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蛙类,草莓箭毒蛙就是其中之一。草莓箭毒蛙身长只有2厘米左右,一片树叶就能托住它们。虽然是小不点儿,但它们通身颜色鲜艳,就像万花丛
1.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放一装有水的大矿泉水瓶,水面上有一气泡,如图1所示.当车开动时,气泡向___(填“前”或“后”)运动;当列车刹车时,气泡向___(填“前”或“后”)运动,原因是____.  2.小明到科技馆参观,在风洞实验室里,看到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2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0N,当吹向飞机的风速达到25 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6N,他判定飞机
提起笔,不知道如何下笔,下了笔,又是挤牙膏似的拼凑,自然难出好文章。许多学生面对作文,常常因没有头绪、素材或因作文难上档次而导致心情抑郁,自信心不足,长期也就形成了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应付心理。结合我自己工作、教学和写作的经历,我觉得凡事只要用心,定能取得好的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随时随地触摸身边的可用之处,成文自然不难。但是,用心突破,贵在坚持。如何实现,我个人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