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问乌克兰的盘算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乌克兰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首次访问基辅,也是乌克兰危机后东方国家领导人的首次造访。众所周知,日本与俄罗斯有严重的领土争端,乌克兰危机后又作为G7成员国参与了对俄的联合制裁,因此安倍利用此次访问对俄施压的意味明显。不过,观察日本在乌克兰危机后的整体应对,在俄乌之间选边站并非是安倍的初衷,其此次访问也自有盘算。
  力挺乌克兰
  安倍在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会晤中,首先表明了日本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决支持。这赢得了波罗申科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乌克兰和日本现在都和俄罗斯有争议领土问题,完全可以相互支持,联手对俄施压,安倍此访也因此具有了“历史性的巨大象征意义”。在会晤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时,安倍承诺将尽全部力量援助乌克兰,希望乌政府在亚采纽克的领导下加快改革进程。安倍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8.4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亚采纽克对日本的援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称这是乌克兰危机以来对乌最大的一笔国家性援助。此前,日本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近20亿欧元的紧急预算援助。
  访问期间,两国还签署了一揽子政府间协定。主要内容有:启动基辅博尔特尼切斯科(Бортнической)充气站的现代化改造项目,日本将为此提供11亿美元的优惠贷款;根据两国在《京都议定书》中的义务,签署在煤炭能源清洁技术等绿色环保领域的投资合作协定;日本向乌克兰护法机构提供1500辆生态能源发动机汽车。访问期间,乌克兰专门为日本在二战中遭受核轰炸举行了悼念仪式,双方决定继续加强在预防和消除核电事故上的合作。安倍抵达基辅的前一天,乌克兰议会批准了“乌日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双方还决定加快两国签证便利化举措的实施。波罗申科表示,年内可能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
  力挺乌克兰的同时,日本也走在了斡旋乌克兰危机的前列。安倍在基辅宣称:“日本将继续通过对话和经济压力呼吁克里姆林宫扮演更加建设性的角色。”日本外务省也在安倍访乌期间放出消息,称此前日本已多次就包括顿巴斯在内的乌克兰局势问题与俄罗斯举行谈判,积极劝说俄罗斯和平解决危机。日本相信,“利用国际法、外交和智慧推动妥协达成”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途径,“希望普京能听进我们的建议”。之后在德国举行的G7峰会上安倍再次表示,明年日本将轮值G7主席国并主办G7峰会,日本将在G7框架内积极推进乌克兰危机的外交化解和局势的稳定。危机的所有冲突方,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都应该诚实地遵守“新明斯克协议”。如果能够成功化解危机,G7则可以恢复为G8。
  制裁俄罗斯与北方四岛问题
  乌克兰危机后,日本加入了西方对俄罗斯的集体制裁。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呈现敌对后,又主动选边站在了乌克兰一边。日本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在未来解决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问题上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但G7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法国和德国赞同安倍就此与普京举行直接会谈,而美国则明确建议,只要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日本就不应与莫斯科建立任何紧密联系。在对俄制裁问题上,G7内部也有很大分歧,美国和加拿大坚持继续通过制裁对俄施压,而欧洲和日本则愿意尝试在制裁的基础上与俄展开对话,讨论减轻甚至取消制裁。
在俄乌之间选边站并非是安倍的初衷,他此次访问乌克兰也自有盘算。

  北方四岛渔业和矿产资源丰富。二战前四岛居住着1.7万名日本人,苏军占领四岛后将其全部迁出,现在居住着1.4万名俄罗斯人。1956年签署的“苏日共同宣言”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并建立外交关系,苏联同意在缔结和约后把北方四岛中的两个较小的岛即齿舞和色丹交还日本。两国间首次就签署和平条约问题的谈判由此开启。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上世纪80年代担任日本外相期间,积极促成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冷战结束后,为拯救陷入空前灾难的俄罗斯经济,叶利钦提出以日本对俄投资换取北方四岛的解决,双方就此达成君子协定,并于2001年开始第二次签署和平条约的谈判。但谈判中日本突然变卦,坚持俄归还全部四岛才能与之缔结和约,谈判就此破裂。2000年普京出任总统后一度放出风来,承认1956年“苏日共同宣言”的法律效力,但日本态度消极,坚持收回北方四岛是向俄罗斯投资的前提,在未明确岛屿归还问题之前,俄方提出的任何建议日方都不能接受。安倍2012年重新执政后,明确宣布,一定要解决北方四岛问题并与俄罗斯签署和约,使两国关系恢复正常。2013年5月安倍对俄罗斯的访问,是2003年以来日本首相首次访俄。两国领导人同意双方外交部门立即着手开启和平条约的谈判工作。普京也接受了2013年访日的邀请。普京和安倍开启的是俄日关系史上的第三次和约谈判。与前两次一样,核心都是希望用和约谈判的方式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死结——北方四岛问题。但安倍并未继承其父安倍晋太郎的政治遗产,即同意先收回较小岛屿继而解决所有领土问题,而是退回到俄罗斯必须归还全部四岛再与其签署和约的强硬立场,这也使得日俄关系再次陷入持久僵局。此次安倍访乌后不久,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宣布,俄将加快在南千岛群岛的民用和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这被认为是俄罗斯对安倍访乌的回应。
  日本的盘算
  G7峰会期间,安倍向奥巴马表示,日本已经为缔结“日俄和约”开始准备工作,愿意推动普京访日并参加明年在日本举行的G7峰会。奥巴马对此不置可否。之后安倍又对俄罗斯“隔空喊话”,称日本仍然希望普京能在年内或其他“合适的时候”访问日本,就北方四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没有俄罗斯的G7已经召开过两次峰会,如果西方不能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做出让步,普京很难赴日参加峰会。即便普京同意与安倍会晤,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也不会做出重大让步。日本国内认为,在俄罗斯不断加强对远东开发的重视后,即便现在日本满足俄方提出的签署和约、对俄投资等所有条件,普京也只会同意归还对俄来说没有太多经济价值的外围两个更小的岛屿,而这只占北方四岛全部领土的7%。
  正因如此,安倍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从一开始就未能获得国内的普遍支持。2014年3月11日克里米亚公投前夕,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率团访问克里米亚,会见了后来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统驻克里米亚联邦区全权代表的奥列格·别拉温采夫。如果说这还只是日本政界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一次摸底,那么2014年8月7日,主要由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者组成的一个半官方代表团对塞瓦斯托波尔港的访问,则明确反映出日本国内在此问题上的重要立场。代表团的参加者都是在野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人士,他们的基本政治立场是奉行独立于美国和西方的外交政策。代表团领导人木村光宏在会见别拉温采夫和克里米亚州州长米涅伊诺时表示,“坚决支持克里米亚回归伟大的俄罗斯”。代表团此行的任务就是要打破“西方的信息封锁”,了解真实情况,以便回国后向日本政府提交撤销制裁的提案。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还透露,日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参加制裁的,日本国内许多人认为这是错误的决定,不利于俄日关系的发展和北方四岛问题的解决。安倍没有在对俄制裁的文件上签字就表明了他的一种立场。
  木村光宏代表团是乌克兰危机后第一个访问克里米亚的政治代表团,克里米亚方面高度评价了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访问,认为双方在住宅公共事业、净化设备、垃圾处理、运输和物流等项目上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克里米亚不仅愿意购买日本的技术,也准备与日本共同实施大规模的投资合作项目。木村光宏承诺回国后将积极向国内推介在克里米亚的投资和商务合作机会,并建议在此开设新的日本领事馆。克里米亚领导人对此表示了积极支持。
  作为一个地缘政治上的小国,日本一直始终无法改变被强邻环绕的命运,日本外交也一向都是“跟着强者走”。强者之间一旦出现对立,就会对日本自身的选择和定位造成困惑。乌克兰危机后日本政界在相关问题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这种心态下日本的社会撕裂。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乌克兰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6月3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国会发表言论,反对TPA和TPP。  6月11日晚间,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出人意料地出现在阿纳卡斯蒂亚河畔的国家公园体育馆,为一年一度的国会棒球赛助威打气。当奥巴马步入赛场时,在场的所有民主党人可谓群情激愤,高喊着他们总统的名字。而耐人寻味的是,旁边的共和党人群中却传出了不同的口号:TPA(贸易促进授权)。很显然,后者才是这位如今身心俱疲的总统
近年来,作为域外国家的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动作频频,不断制造麻烦。据日媒报道,今年9~12月,预计共有15个国家的首脑级人物访日。而去年同一时期是10个国家,前年同一时期是6个国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利用“地主”身份对来访的各国领导人游说,利诱经援上有求于日本的相关南海周边国家,变相“胁迫”其与日本一道发声,破坏本地区大多数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不断搅局,日本在南海问题上“拉倒车”  2016
哥伦比亚10月2日就是否支持日前哥政府与“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签署的和平协议举行全民公投,对99.9%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支持票占49.77%,反对票占50.22%,反对票数超过支持票数,协议“爆冷”未获通过。这一公投结果将使哥伦比亚的政治前景陷入不确定。  据有关分析,此番公投未获通过的原因有二。其一,这次全民公投被视为支持和谈的桑托斯政府与前总统乌里韦领导的反对党之间的一次政
普京访问意大利期间参加米兰世博会俄罗斯馆日活动。  2015年6月10日,普京以一种旋风般的姿态突访意大利,并受到了意大利朝野各方热烈的欢迎。由于此次访问距离G7会议不到两天,因此各方普遍将普京此次出访视为对G7扬言继续对俄强硬制裁的反击。然而坦率地说,普京此次突访形式远大于内容,与其说是一次破冰之旅,不如说是一次挑衅的走秀,除了会加剧西方对其的敌意之外,本身难以起到其他的正面效果。在战术上,这次
政治稳定有望  5月16日,埃及开罗刑事法院判处穆斯林兄弟会出身的前总统穆尔西死刑,将清算前穆兄会政权骨干的行动推向了高潮。不少人担忧此举可能加剧埃及社会分裂,招致穆兄会势力反击和社会动荡。此项判决宣布后两三个小时,穆兄会残余势力在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伏击杀害了三名法官。但从总体来看,穆兄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翻身,埃及有望步入较长时间的政治稳定期。  首先,自2013年军方政变推翻穆尔西政府以来,穆
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行,两岸执政党高层通过国共平台对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了新的愿景。“习吴会”紧随“习奥会”而来,这一安排本身充分说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两岸执政当局政策议程中的优先性和重要性。  首次提出“一个中国架构”  从形式上看,“习吴会”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会见获得马英九当
在我理解中,这次周边外交座谈会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是研判形势。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周边环境以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确实是近代以来周边总体形势最好的时候,同时现在处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跨境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等,非常庞大也非常便利,中国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各方不同的反应,一些主要大国如美国“重返亚太”,把重点向亚太地区转移。周边国家给我们造成了
编者的话: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倡议。  “卡拉万”是“商队”的意思,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人们用它命名自己的餐厅和宾馆,手工艺作坊也以它为主题创作着皮画、木雕、铜器等特色
随着洪博培的加入,目前已有八位共和党人正式加入党内候选人提名201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激战,这位前任驻华大使是否有足够实力在这场激战中胜出?    2011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236个独立日,全美各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巡游。当天上午,新罕布什尔州南部重镇阿姆赫斯特的独立日巡游吸引了全美媒体的目光,因为这里集中了角逐2012年的两位共和党候选人,他们有一个关键的共性:摩门教徒。米特·罗姆尼和洪博
10月10日—11日,由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全球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俄罗斯、埃及、巴基斯坦、美国、马来西亚、土耳其、新加坡、印度等22个国家的31位外国专家和39位国内专家就“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一带一路”建设与多领域合作、推进“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展开了研讨。开幕式上,中国社科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