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四川省病残儿先天性疾病顺位及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标准化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自动归类流程,对四川省2004年-2015年地市级医学鉴定的18 897例先天性病残儿21 059个鉴定诊断进行疾病编码,应用SAS 9.2、R 3.3.3统计软件对鉴定资料进行基本人口学特征,总体、地区和年度的疾病顺位及趋势分析。结果:四川省2004年—2015年先天性病残儿平均鉴定审批率为83.3%,鉴定时患儿平均年龄7.7岁,男性占59.2%,农村占77.5%。先天性病残儿鉴定诊断共有131种,心脏的其他先天性畸形,心间隔先天性畸形,脑的其他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的其他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头、面、脊柱和胸的先天性肌肉骨骼变形,上肢短小缺陷,髋先天性变形,腭裂伴有唇裂为高发的前10位先天性疾病。地区顺位显示除泸州市首位高发先天性疾病为脑先天性畸形外,其余市(州)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年度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呈上升趋势,而肌肉骨骼的先天性变形、脑先天性畸形和睾丸未降呈下降趋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脑先天性畸形,睾丸未降,肌肉骨骼先天性变形,唐氏综合征等是四川省先天性病残儿的高发病种,需要针对唐氏综合征、心间隔先天性畸形和地中海贫血等呈上升趋势的先天性疾病制定切实有效的重点防治策略,降低儿童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其他文献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培养课程设置改革进行研究,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认为,高校的建设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持,
目的:研究芙蓉膏外敷对兔急性软组织感染炎症反应和TGF-β1的影响。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百多邦组、芙蓉膏低、芙蓉膏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0.5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食品生产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在食品加工中增加一些添加剂,而部分添加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于消费者
文章中利用K+.Na+//NO-3.SO2-4--H2O 30℃水盐体系相图,对硝酸钾与芒硝两段转制取硫酸钾的工艺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