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信念、政治信念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即一个国家的理想信念是由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社会熏陶和自我学习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学校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对于当代大学生,大学阶段是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教师队伍的素质及构成和大学生自身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因素
  
  学校管理者方面:近年来高校领导都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时代、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进展不够迅速,具体方法措施也不尽如人意。在长期重智轻德人才观和功利化教育的影响下,人们过分重视人才培养中的智力教育及其成果,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是虚幻的、空洞的,检测其优劣的标准也远不如智力成果那样直接、明确,在嘴上说说、做做形式还行,没有具体建设的必要。表现在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支持不够、投入不足。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办学经费普遍紧张。为了削减开支,有些高校不按规定开设思想政治课程,任意削减课时;有的用过多的社会实践课时代替理论教学课时,而社会实践课却没有真正地落实;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容量太大,动辄上百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无疑影响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形成。
  教师方面:高校教师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但部分教师却未能担此重任。原因在于:一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些教师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思想政治问题,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上,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和制度问题上,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问题上,还存在某些片面、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有的教师出现淡政治化倾向,往往过分强调其课程教学的“知识功能”,而忽视其“政治功能”;有时教师一味地迎合部分大学生务实、低位、急功近利等心理倾向,人为地、随意地降低思想政治课的深度和理想信念的境界标准。二是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专兼职教师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基本由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担任。尽管他们有丰富的学生工作实践经验,但由于行政事务繁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查询资料、精心备课、认真教学和课后答疑,不能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以至于对一些教学或理论问题稀里糊涂,分不清重难点,甚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莫衷一是。而个别兼职教师纯粹是为了获取额外收入,对上课更是敷衍了事。思想不稳、用心不专、流动性大、临时观念强,是兼职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都能记诵有关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点,但很少能理解并深化这些思想,更难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将它们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小学到大学的灌输教育授课模式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学。他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远离现实的高调和挣得学分、获得文凭、谋取功利的一种手段。大学生并没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应地,也就不能牢固地确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同时,大学生正处在急剧变化、思想观念急剧冲突的社会转型期。大学校园内出现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潮,诸如享乐主义、保守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校园周边环境也存在着较大问题。加之对校园周围的网吧、录像厅、茶牌房等娱乐休闲场所和大学生在外租住房等情况管理不力,使得不健康的、有害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庸俗文化,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
  
  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学校管理者提高认识,树立思想政治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在领导,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没有领导的观念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切中时弊的措施,就不可能有实行措施的可靠保证。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石是理想信念。学校管理者要有远见卓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本着为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负责的精神,充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抓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一是认真抓好学校党校、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理想信念教育的骨干作用,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功能,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活跃课余生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要十分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扩大理想信念教育的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及时消除网络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建设。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道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以清晰的思维“显出”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以渊博的知识“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丰富性,以自身的示范“凸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指导性。所以,任课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让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讲理想信念,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和关心。一是要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通过不同渠道让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进修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二是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在提升授课教师的学历层次的同时,限制学科专业,以改变不同层次、任何专业的教师都能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可以从教师的授课效果、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教学反馈等环节严格专兼职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考聘制度。
  3.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青年期是追求理想信念最强烈的时期,是成才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心理构造是由有关理想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等要素按一定方式有机组合而成的。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构成了信念。因此,理想信念的形成应为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并以理想信念心理结构为目标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发自主体内心的行为,任何外在的强制都是无效的。任何教育活动,如果没有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理想信念教育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方法。大学生要不断加强对自身世界的改造,不断超越自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自身向前发展。有意识地不断扩大知识视野,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和目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地感受、体验和认识社会,从而激发自觉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拉近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距离,使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由他律逐渐化为自律。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中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OP)的行为、知识、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水平情况;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和普通健康教育模式,检验自我效能理论教
商标是企业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流通正不断走向全球化,商标翻译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汉英商标的异同,并着重介绍了五种中文商标
人生通常面临三大抉择:求学,求职,求偶。职业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大学生就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成了众多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
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道德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作弊、学术假证、枪手、借贷不还等)不仅影响高校的声誉和质量,更危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许多诉讼也屡见不鲜。因此道德诚信的教育与研究在各国得到了重视。道德诚信作为伦理学的范畴,往往通过主体觉悟的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舆论监督等来维持和提升[1]。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道德诚信的实然状况,并采
高校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就是为了促使他们成为高校专门人才与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精神动力,促使他们才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借此推动整个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部分,是未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坚,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要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发掘、整理、倡导和传播优秀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