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修鞋我修球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447150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的机缘,湖南一位“修理地球”的农民苏志杰发现了修补篮球等球类的市场空白,于是灵机一动,转行当起了修球匠。短短一年,他从零起步,如今月收入达到了7000余元。
  
  惊喜发现:篮球破损了没人修补
  
  今年41岁的苏志杰是湖南省东安县南桥镇人,一直以种田为生。
  2006年春节,苏志杰的儿子崭新的篮球被扎漏了。第二天,苏志杰一早便带上那个划破了的篮球来到了镇上想找个修鞋师傅替他补好。出乎意料的是,接连找了五六个修鞋匠,都被拒绝了,原来这些修鞋匠从来没修补过篮球,也很少有人找他们修补篮球。
  回家的路上,苏志杰想:一个篮球好歹也值几十元,如果不小心扎破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就扔掉,那也未免太浪费了。既然没人从事修补篮球这一行,那我来试试如何呢?兴许比自己辛辛苦苦种田还强也说不定!这么一想,苏志杰早把无法修篮球的不愉快抛到了脑后。
  
  另辟蹊径:别人修鞋我修球
  
  很快,苏志杰购置了胶水、剪刀、橡皮锤、围裙、打气筒等修理工具,同时又用家里的旧木板自制了一个小工具箱。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苏志杰便提着工具箱来到了镇上,同时写了块牌子放在自己的摊位前:“修补篮球,每个4元。”见有人专门修补篮球,苏志杰的摊位前立即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可是却没有一个客人送篮球来修补。看到这种情形,苏志杰也不禁有些泄气了。
  正在苏志杰打算收摊之时,几个学生捧着篮球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不到10分钟,苏志杰就将篮球修好了。接过修好如初的篮球,一个学生说:“师傅,你怎么不到镇中学去修篮球呢?”“去学校?”苏志杰一愣,“是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苏志杰马上提着工具箱找到了镇中学。听说有人专门上门修补破损的篮球,校长说:“这是好事呀,可以为学校节约一大笔费用嘛!” 立即让管体育器材的李老师带着苏志杰到存放体育器材的库房。
  经过清理,竹筐里一共有38个破损的篮球,都是被铁钉、玻璃等尖锐物扎破的,其中既有崭新的,也有七八成新的,更多的是半新不旧的,只有少数几个是属于正常耗损可以淘汰报废的。
  经过讨价还价,最后以每个3元的价格谈妥了。当下,苏志杰就在库房里摆开了摊儿。当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黑色的橡胶皮时,李老师说:“你用黑色的橡胶皮来补,那像什么呀,不伦不类!”
  当即,苏志杰眼睛的余光突然瞟到了那几个报废的篮球,不由眼前一亮:报废的篮球剪开来,截取其中的好皮,这样不就能解决粘贴材料的问题了吗?
  忙碌了一个下午,除了4个报废篮球,苏志杰终于将剩下的34个破损的篮球全部修补好了,如愿拿到了102元钱。听说丈夫一个下午就赚到了100多元钱,苏志杰的妻子高兴坏了,打趣说:“没想到修补篮球还真能赚到钱,这可比‘修理地球’强多了!”
  
  赚钱秘诀:大中小学校被我通吃了
  
  初尝甜头后,苏志杰又找到了镇中心小学。这一次,虽说只修补了11个破损篮球,得了33元钱,但苏志杰仍然很高兴。因为修补篮球几乎是无本生意,最大的消耗就是购买一点胶水,而修补用的橡胶皮则可利用报废的篮球就地取材,而且人家大都愿意免费奉送。
  2006年2月底的一天,是苏志杰的儿子开学的日子。在送儿子去镇上搭车去县城时,苏志杰突然想到:县城的学校比镇里多了十几倍,除了有十几所小学和中学,还有技校、党校和各类民办私立学校,如果去县城补篮球,收入一定会比在镇里翻几番!想到这里,苏志杰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
  2006年3月初,苏志杰来到县城后,很快找到了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表弟。吃住有了着落,苏志杰的底气也足了。
  县城虽说不大,可要一所所学校去挨个打听所在的具体位置,对于很少到县城且人生地不熟的苏志杰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左思右想,苏志杰突然一愣:学校不是归教育局主管吗?如果去教育局打听,所有学校的信息不就能很容易知道了吗?
  苏志杰马上找到了县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听说苏志杰是专程为学校修补破损篮球的,这位领导很感兴趣。不到半个小时,苏志杰就拿到了全县120余所学校的通讯地址等资料。
  苏志杰最先来到了儿子就读的县一中。由于苏志杰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到学校修补篮球的人,师生们都觉得很稀奇,课间休息时把他围了个严严实实,并不时对他的手艺评头品足起来。这一天,从早忙到晚,苏志杰足足修补了67个篮球。除此之外,他还意外地修补了12个排球和足球。
  旗开得胜后,苏志杰信心更足了。每天一早,他就早早地出发,一直要忙到晚上6点多钟才能回到表弟那里歇息。短短20多天,他在县城里大大小小的学校来回穿梭,竟然赚了3000多元!
  看来修补篮球还真是条好门路啊!于是,他马上从表弟那里搬了出来,在外租了房,准备长住县城以此谋生。随后,苏志杰发现县城里有好多机关单位和公司也建有篮球场,有篮球场肯定就有人打篮球,于是他又把眼光盯上了这些单位和公司。
  可到2006年4月底,苏志杰却碰到了客源短缺的问题。因为篮球修补好后,如果不是因为砸到钉子等尖锐物,一般都可以像新买的篮球一样,完全能正常使用到报废的年限。把县城所有的学校和有篮球的单位都跑遍后,苏志杰一下闲了下来,每天只能接些零星的修补活,最少的一天只有10多元了。
  没办法,苏志杰只有转战其他地方。2006年5月底,苏志杰来到了永州市区。到市区一转,苏志杰发现这里的学校比县城还要多出好几倍。除了小学、中学和各类民办私立学校、技工学校,还有规模宏大的湖南科技学院等几所大学。足足忙碌了4个多月,苏志杰才把所有的学校和拥有篮球场的单位走了一遭。
  2006年10月,在市区忙完了,苏志杰便把目光移到了永州市内其它的县城。一个县城忙完了,他便立即转到下一个县城。到目前,因为动作越来越快,手法越来越娴熟,苏志杰每天修补的篮球等球类达到了80多个,月收入稳稳地超过了7000元。
其他文献
现代人想随意找出一些适合幼儿宝宝制作鞋面的布头、搽洗用的青蒿、驱蚊用的草药、自制的逗乐玩具、草编的婴儿枕甚是困难,配齐一些健脾开胃的幼儿粥更是不易。据民意测试有许多人都愿意请50-60岁的老人帮忙照顾小孩。这种雇请优质保姆采用传统抚育特别吃香的情况说明,目前正是投资者利用传统,经营此类商品,推出的新颖、绿色、安全、别致,以体现传统浓郁家庭主妇文化为主,开家绿色妈妈传统店的绝好时机。    经营理念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成功的人,我们固然可以借鉴他成功的经验,然而失败的例子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2004年7月25日,正是重庆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由张亮和另一个好友共同组建的广告公司在大坪马家堡附近开业了。装修、购置、雇人……新公司以4人的团队开始进入了运营期,因为之前各方面略有准备,开业即有了第一笔单子,公司迎来开门红。  开业后陆陆续续也接了几笔业务,然而这仅有的几笔单子都是以前在设计院时认识的熟人
居家过日子,离不了锅碗瓢盆杯盏壶罐。器皿易碎,稍不留心,弄断把手或打个口子是常有的事,看着不顺眼,用着不好用,扔了又可惜,如果能花些小钱补上该多好。  罗立辉就开了一家“划得来”器皿修补店,生意果然红红火火,成了远近闻名的“修补王”。他把业务从补器皿扩大到补花瓶、雕塑、奇石等名贵藏品,创业一年多,就开了三家连锁店,资产达数十万元。    打工受屈,辞职创业    2000年,罗立辉从工艺美术学院毕
在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的拣石行业中,男人占了垄断地位。但一个娇小的女儿身,却在不到两年中,靠着卖石头,开起了自己的奇石店。在她的奇石店内,那些价格高达数十万元的奇石,让许多喜欢收藏奇石的人羡慕不已,而这些石头都是凭着她的这双慧眼从荒漠戈壁上捡来的。这难道不是个奇迹吗?    发现商机,毅然辞职捡奇石    2004年,还是克拉玛依市一家企业员工的她,一次和同事出去游玩,在茫茫的戈壁滩上,看见了各式各
酒吧入口处的外观设计成野战军营的帐篷,桌子造型是一颗竖起的小型原子弹的横剖面,椅子、酒杯是艺术变形后的轻兵器、手榴弹、手雷、地雷等,小吃的名字取成“诺曼底登陆”、
从1992年10月始,她架起铁锅掌起铁勺,十四年如一日专研“炒”术,如今她不仅将瓜子、玉米、芝麻、花生等土货变成了全国名牌,远销俄罗斯、黎巴嫩等国家,还将自己“炒”成了富婆。她就是湖南安化水井巷炒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谌雪花。    “偷”学技术,为创业大基础    1992年3月,谌雪花的人生可以说是达到了低谷。在家高高兴兴过完40岁生日,一只脚刚迈进公司库房门时,就被经理召集到会议室,第一批宣布
国家商务部日前发布消息:土耳其对进口摩托车采取的保障措施开始实施。中国摩托车出口土耳其将每辆额外增收200美元~300美元的特别税。据悉,2005年后,土耳其是中国摩托出口的
陈少林,四川南充人。2004年,陈少林所在的桃花村被政府列为“农家乐示范村”,公路也修到了村口。陈少林家的房子就坐落在进村公路的 Shaolin Chen, Sichuan Nanchong. In 20
公司制定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决策,通过参加广交会,我们的产品也确实赢得了国外一些客商的青睐,于是有一家美国公司有意与我们合作。这可是我公司打入美国市场的极好机会。美国公司将派一员大将前来我公司实地考察,并有望签定合约。  为了搞定这位代表,公司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确定了由总经理亲自挂帅的接待班子,拨出专款保障接待,还由公司最有气质、最有外交能力的翻译全程陪同。  客商来的那天偏偏下起了雨。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