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rn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农业经营、农村治理与农民发展等领域进行了系列探索,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下的城乡分治、家庭承包经营后的政策放活以及十八大后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取得“三农”成就的同时,也推进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不断发展,从参照马列经典,到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中国百年“三农”发展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城乡统筹、保障农民利益、坚持所有制基础、结合中国实际以及不断创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三农”的基础性与全局性地位,“三农”思想也将进一步体现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
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协同强度,采用多种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十年以来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均稳中有升,西部地区同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较为明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作为农业经济韧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间介质.因此,要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鼓励现代科技发力方面推动中国形成农业高质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坚定了党和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逻辑,回顾了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为上”“创新驱动”“全面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提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坚持“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以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使小农户同质性降低,形成农户分化.明确分化后的小农户类型并探索其与农业发展模式间的作用机制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中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326份小农户调研数据,在借鉴农业收入占比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农业资源配置相关指标作为分化依据,将小农户分为三类.研究表明,小农户分化与农业发展模式间存在耦合机制,基于新生产要素理论提出自我提升模式、服务规模化模式和生产规模化模式三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实现模式.基于此,应通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和全球疫情爆发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再度备受关注.在建立基本理论框架分析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和渠道效应的基础上,采用TVP—FAVAR模型分析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冲击的时变特征.研究表明,2002~2020年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冲击呈现渐弱趋稳、大幅波动和冲击加深三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对大豆价格主要是正向冲击,对玉米、小麦和大米价格主要是负向冲击.基于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应广泛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灵活运用期现货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离不开农户对绿色生产要素的应用.绿肥作为一种传统的绿色农业要素,研究农户种植意愿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基于南方稻区121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探究农户绿肥种植意愿对政府介入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政府介入方式对农户意愿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良好的政府形象、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均会正向影响农户绿肥种植意愿,而政府过度监管不利于农户产生绿肥种植意愿.此外,受教育程度更高、身体更健康、担任村干部的农民更愿意种植绿肥,而兼业经营的农
基于189家农民合作社,构建扩展的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支持与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参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合作社成员规模与可追溯参与行为呈倒U型特点,成员的组织认同感、产品排他性和产品交易制度显著正向影响可追溯参与行为,入社退社制度显著负向影响可追溯参与行为;在外部支持上,政府的扶持和超市的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合作社的可追溯参与行为.为促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在农民合作社中的普及和推广,提出提升规模化合作社的组织程度、发挥合作社规模效应的推动作用、建立选择性的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我国30省份1976~2018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以此作为农业技术进步变量,通过建立面板IV和CMP模型检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三权分置”改革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提升,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显著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但目前处于初期阶段的“三权分置”改革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财政支农、农民人均纯收入、劳均土地播种面积等控制变量对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的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rn生机勃勃的虎年之春,我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效率、决心和活力,也彰显出我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实力、被反复证明的制度优势和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阳春三月,全国两会如约而至.在这场春天盛会里,汇聚民智民意,群策群力,共商国是,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发展的磅礴力量.
期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业投资约束,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是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农民生计普遍存在非农化转型趋势,在理论分析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的基础上,将CHFS两期农户数据相匹配,运用K-medians聚类分析法,建立生计转型矩阵,采取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和调节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及产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计转型可以提升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产权安全会强化这一正向作用.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