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泥塑艺术融入美术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中,对于美术教学来说,要传播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美术艺术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且乐于参与到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来,美术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展开教学活动。本文以泥塑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泥塑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实践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泥塑;美术教学;重要性;实践
  我国常见的优秀民间艺术之一就是泥塑艺术,外观小巧别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将泥塑文化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不仅是对美术教学的探索创新,同时还是优秀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发扬。小学的学生具有好动且爱玩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且对新鲜事物有极高的兴趣,那么通过美术泥塑教学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动手能力,还能够提高它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并拓展思维。
  1 泥塑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1.1提高审美能力
  现阶段教学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美术教学更关注的是学生对艺术以及美的认知与感受,还有对艺术的兴趣,最终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民间泥塑作品,如《凤翔彩绘》这一泥塑作品,教师可向学生讲述与此有关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再深入探讨该作品泥塑技巧的运用,使学生脑海中能够营造出相应的情况,有助于对泥塑艺术的加深理解,进而能够取其精髓呈现出各式各样具有特色的泥塑作品。
  1.2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和发展是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观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教授学生基础技能以及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能力,另外更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能动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对美术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并更愿意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泥塑作为立体的造型艺术之一,表现空间上十分自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使之学习积极性大幅提升。
  2 泥塑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1制定教学目标
  美术教学实践的重要参考就是课堂目标的规划,同时还是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泥塑艺术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来设计:其一,基于民间泥塑课程,逐渐引导学生体会泥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围绕作品展开其制作的民间艺术以及故事背景的探寻。其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民进艺术的文化渊源以及魅力所在,进而加深对地域文化的感知度以及喜爱之情。其三,教师向学生讲解关于泥塑艺术作品的制作形式,加强学生对人文社会的理解能力,同时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们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
  基于上述目标,教师还可不断细化调整泥塑课程的目标,比如在展开作品欣赏或是评述课程时,与作品的传说和故事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不少作品中体现出民族图腾标识,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加上老师对图腾知识的讲述,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并加强对泥塑艺术的审美教育。泥塑艺术具有功能上的美感,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将这种美感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并作为教学目标。比如泥咕咕,民间也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咕咕唧唧”,在举行庙会时,能够代表人们内心的愿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2.2选择教学内容
  泥塑艺术美术教学内容的制定上,教师可按照下面几点来开展:其一,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民族文化并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效果,融合欣赏与劳动。分析美术教材里有关泥塑艺术的制作内容,作品制作方面通常过多展现的是生活当中的人或者事物,而忽略艺术作品自身富有的文化性特征。那么,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讲解泥塑作品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其中技法以及特点,同时还应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带来更具民族特色的泥塑作品。其二,将作品典型特征凸显出来,探讨深层次的内容。人们通过劳动经验塑造了民间泥塑艺术,带来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分类这些艺术作品,基于作品的趣味性以及文化性,体会到各类作品独具的审美价值。比如淮阳地区泥泥狗塑像里,人祖猴的身形具有神秘的特点,能够体现出人民对生殖文化崇拜之情,通过观察泥塑里母子猴的神态特征,流露出憨态可掬的特点,饶有趣味。教师可以结合当地民间泥塑制作形式以及特征,与教材内容相联系,采用合适的制作方式,确定的教学主题可以是手捏成型的形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通过边捏泥土,边听老师讲述相关知识,一堂课之后完成的作品通过老师点评,加深学生对泥塑文化的认识,并更深刻地认识到泥塑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2.3选择教学方式
  教师可通过知识讲解的教学形式,向学生讲解相关泥塑艺术,比如在以欣赏形式开展的美术课程当中,教师可向学生讲授“泥咕咕”与“泥泥狗”的历史故事,在开始之前,可给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吸引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关注度,通过故事的形式,教师生动地讲解其中的内容缘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利于提升美术课堂中泥塑艺术的融入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的形式,借助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教师可利用有关图片以及资料向学生介绍,且根据泥塑制作的步骤展示,亲自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创新泥塑艺术作品,使之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中,更具视觉冲击效果。在制作过程中,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泥塑作品的捏、揉、压、切等一系列技巧,通过细致观察,给学生之后的动手实操带来良好的参考依据。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激发创造力,而不单单只是临摹原有的作品,学生要通过自身的独立想象力创造出具有特色的泥塑作品。
  2.4教学案例分析
  在《小泥人》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造型游戏的形式,课堂活动开始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山东高密聂家庄泥塑福寿娃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入教学主题,教师提问这些小泥人的特点,发散学生思维并进行泥塑创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动手欲望,在学习实践中发现乐趣,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我的动物朋友》教学中,教师可先设置一个情景,教师扮演动物饲养员的角色,并按照学生的要求,捏出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比如小猫、小狗和小兔子等,此时学生的新奇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想尝试捏各种小动物,教师此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区别以及共同特點,指导学生要想捏出好看又形象的小动物要掌握的一系列要点,学生在教师鼓励下学会泥塑小动物的制作,此时学生的泥塑灵感也得到了提升。
  3 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融合泥塑艺术对学生创造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效果,作为美术教师要考虑到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突出泥塑教学的重难点并体现出丰富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泥塑艺术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力与想象力,给学生后续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钮悦珍.小学美术泥塑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具体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3).
  [2]陈洁.河南民间泥塑艺术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众多教育资源。“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理念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模式的革新。新高考背景下,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中心,选取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板块中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翻转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检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还论述了翻转课堂在具体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高考;翻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于资料文献法、观察法以及理论分析法,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游戏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体育游戏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与应用价值。以此来推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有序发展,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体育游戏;应用研究  引言  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并完善德、智、体,美教育的原则。强化小学生体育教育力度,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使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网络环境这一客观环境因素,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语文阅读面临的现状,网络环境为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创造的优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网络环境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当前小学生语文阅读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呈现出
期刊
摘要: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创新的氛围,加强实践操作,鼓励求异思维。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才能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挖掘创新潜能,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于我们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学数学;教学;培养能力。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只要结合教
期刊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诗词是一朵最为壮丽的浪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诗词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尤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利用诗词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三条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诗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  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核心素养” 的培养在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了关键。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期刊
摘要:当前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而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大内在驱动力,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授,更要注重对于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念的养成,培养学生以史为鉴的意识和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的使用,促进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有趣性和实用性,以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针
期刊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12册第40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和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经完全能融入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其重要形式,既能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实施策略  引言: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值得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教育教学不但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还要强调学生的身体锻炼。在中考时,不仅考核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考核体育项目。在中考的体育考核中主要包括:投掷实心球、立定跳远、男生1000米长跑、女生800米长跑。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每个项目的训练方法,在教学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中考体育考核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其涉及的化学知识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核心素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入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对化学知识加以梳理、归纳,这样可以让零散的化学知识有效整合在一起,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本文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实验复习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