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语言文字,培养良好语用能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语用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感。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展开理解性训练、巩固性训练、运用性训练等多种类型的语用训练,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一、理解性训练,体会情感
  学者叶圣陶认为教材就是一个例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好这个例子,促使学生以理解文章内容为起点,扎实地展开语用训练。我在教学中以课文作为训练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语言文字,思考作者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学生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还要了解作者为何如此写,怎样写,这样就能起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效果。
  在指导学生学习六下《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我便组织学生展开理解性语用训练。我选出文章中的一些词句,让学生展开分析,说说文章中的人物怀有怎样的情感,能否从中感受到文章中人物的心情变化。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唐僧的话:“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为何不直接说“打死两个人”,又或者省略地说“又打死一个人”呢?学生尝试探究这些词句,如有学生从句型的角度入手分析,提出:“这里用的是把字句,把字句的特点就是将宾语提前,起到了强调的效果。这里就表现了唐僧对孙悟空打死人的不满。”还有学生从重复的角度入手分析,认为:“作者反复说打死人,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说明唐僧十分愤怒,指责孙悟空的做法。”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我组织学生积极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指导其展开理解性训练,学生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阅读原则展开阅读。这样学生就能由浅入深地读懂课文,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巩固性训练,贯通思路
  学生要真正提高语用能力,就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指导学生积极展开巩固性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通畅。我尝试采用类题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展开再次训练,这样就能起到巩固的效果。最后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尝试提炼出其中的要点。
  在学习六下《三亚落日》时,不少学生对文章中的比喻句记忆犹新。我在教学中便指导学生围绕比喻句展开练习,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其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在此次练习中,我还设计了巩固性的训练,让学生分析其他的比喻句。如让学生分析:“那雪,如同白玉一般洒满了大地”“人潮卷来卷去,堤坝变成了露天舞台”等句子是否使用了比喻手法,其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展开巩固性训练的过程中,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尝试尝试自主出题。在出题的过程中,学生造出了不少的比喻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全面地训练了比喻句这个修辞手法。如有学生尝试出题:“‘春雨就好像是春姑娘手中纺织出的线一样’,这个句子将什么比喻成了什么,除了比喻以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自主答题中。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巩固性训练的兴趣,我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出题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围绕相关的知识点出相同类型的题目。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方面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运用性训练,转化实践
  运用性训练指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存储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我往往会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运用性训练的机会,如让学生进行仿写等活动,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展开语用实践活动。
  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有十分精彩的人物描写,如“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这一段就是作者用来形容扫路人的肖像描写。学生发现,作者笔墨虽然不多,但是寥寥数笔就写出了扫路人的精神面貌。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展开肖像描写,而后则组织学生展开运用性的训練,学生要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尝试描写班级中的一名学生,最后还要评比一番,看看谁写得更好。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写作中。如有学生尝试创作:“瓜子脸,粉白的面容,不施粉黛,但是却圆润得如同剥了壳的鸡蛋一样。一双眼睛尤其黑闪闪的,好像夜空中的明星一般。”这段描写十分传神,能很好地展现人物的面貌,这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展开肖像描写的方法。
  在组织学生展开语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设置符合学生学情的训练项目。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词句仿写运用的方法,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尝试篇章的仿写活动。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层层递进地得到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课的整体功能,组织学生展开语言文字的训练,促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如果能做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操作相互结合,则学生就能有条理地展开语用训练,进而产生更好的训练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这几年,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俨然成为中考的宠儿。即使是最新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本”的出现,也不能阻挡其发展迅猛的势头。可是,一线教师对于“非连”阅读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一些困惑与误区。因而,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浅谈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统编本”中的实践。  【关键词】  统编本 初中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追求高效化,也越来越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所以这就要求广大小学语文老师要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将微课灵活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并要及时对其进行不断的熟思,确保将微课教学的最大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笔者先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弊端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运用策略,期望能为一
当好甲方,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只有做好甲方管理团队的组织和建设,以合同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工程建设的规律,采用CDPA科学
语文是一门注重情感体验,倡导个性的学科,它面对的是鲜活生动的语言文字,感性与个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实践证明,感性与个性教学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此以初中语文
随着物价的上涨,物业公司成本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生效后,用工的规范、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加强,最低工资的提高,都使物业公司更加
近年,土建施工业发展如火如荼,与其相关的各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层出不穷。高支模施工技术近来成为高层建筑施工较为常见的一种应用型工艺工法,为整个建筑施工领域保证实体
【摘 要】  小学高年级对学生的作文能力、字词句积累量、语言表達能力等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升入初中顺利衔接学习。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出发,锻炼阅读思维和能力,进而全面有效提高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 语文阅读 高年级 兴趣 思维品质 习惯 写作  《新课标》指出
【摘 要】  高中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能够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需要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语文思维能力的特点入手,说明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去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传统的
论述了基准转换(旋转法)方法,在发动机凸轮升程误差评定中的应用.通过检测实例,简述了凸轮检测基准的转换过程和升程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考虑到已配备了计算机和尚未配备计算
超精密加工的轮廓精度控制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交叉耦合控制算法通过对两轴进行协调而影响轮廓控制精度。文章在分析超精密数控机床误差模型的基础上,将变增益交叉耦合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