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青霉临床分离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设计马尔尼菲青霉种特异性引物,探讨马尔尼菲青霉病更加确切的诊断方法.方法实验菌株为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的4株马尔尼菲青霉,来源于国内不同地区.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 PCR扩增马尔尼菲青霉rDNA ITS,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在基因库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依据序列对比、分析.结果4株临床分离的马尔尼菲青霉的rDNA ITS序列相同.与国外来源于美国、印度尼西亚、法国、澳大利亚的马尔尼菲青霉rDNA ITS序列基本一致.马尔尼菲青霉与荚膜组织胞浆菌、新生隐球菌、念珠菌的rDNA ITS序列差异较大,青霉和曲霉属间rDNA ITS的序列相似性较低,而青霉种间rDNA ITS序列的差异不大.结论不同来源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株间乃至不同青霉的种间的rDNA ITS序列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提示该区可能不适于作为靶基因来设计马尔尼菲青霉的种特异性引物或探针。

其他文献
用CBS预防和治疗无水乙醇、消炎痛诱发的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测定胃粘膜血流(GMBF)等多项指标,以较全面地研究其对胃粘膜保护的作用机制。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后,用CBS预防和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损伤指数(均为P<0.01),增加GMBF,升高胃粘膜电位(PD),增加胃粘膜氨基己糖、磷脂含量(均为P<0.01),增加疏水性。消炎痛致大鼠胃粘膜损伤后,用CBS治疗与其对照组比较GMBF无显著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