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基因对NIH3T3细胞和Rat-1细胞的转化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45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用HFRS野鼠型A16和家鼠型沟3病毒免疫BALB/C小白鼠的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11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4株14-4-23、15-3-32、16-3-49和No.10经ELISA、IFA和RPHI检查均可测得对HFRS野鼠型病毒高滴度的抗体;这些McAb在交互ELISA检测中对HFRS家鼠型病毒仅有低滴度的抗体,与野鼠型病毒抗原检测的抗体相比较,二者相差125
期刊
期刊
取经ADRV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20株能持续分泌抗AD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诱生小鼠腹水抗体。经ELISA阻断试验证实,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cAb为抗ADRV的特异性抗体,并通过检测粪便标本与兔抗ADRV免疫血清比较,总符合率为88.4%。
期刊
我们从1983年以来,对50例散发流行的急性胃肠炎的新生儿、48例暴发流行的急性胃肠炎的新生儿、88例非胃肠炎的住院新生儿以及212例正常新生儿粪便中的病毒因子作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暴发流行的患儿中发现了直径为26nm,表面结构清晰的小圆形样病毒颗粒(SRV),检出率达33.3%。并经免疫电镜和超薄切片证实,是本次流行性胃肠炎的病原。在轮状病毒(HRV)流行期间,因急性胃肠炎住院的新生儿HRV的检
本文对自来我国九个不同地区和单位有乙肝感染的肝组织,应用ABC法在连续切片中分别检测HDAg、HBsAg和HBcAg,同时对部分病例作了HBV DNA的原位杂交观察。在397例有乙肝感染的肝组织中HDAg的阳性率为5.54%。肝内HDAg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内HBV标记的比较无明显不同。HDAg阳性组肝内包含体型和周边型HBsAg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这可能和HDV在复制和病毒颗粒形成过程中利用和消耗
期刊
本文报道了在国内首次建立羊瘙痒病C57BL小鼠实验动物模型。用羊瘙痒因子139A毒株和ME7毒株脑内接种感染C57BL小鼠,小鼠分别于接种后123±2天和154±2天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松毛、在横杆上,行走困难,肢体踏空掉入横杆之间。晚期出现尿失禁、明显消瘦,最后衰竭死亡。脑组织病理改变为典型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病变。脑组织突触质膜组份提取物在电镜下观察到SAF,直径约11~14nm,由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