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受伤?轻描“女神”,浓写“知乎”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话题】感性与理性 情绪管理 社会诚信 善良
  一起在当今其实并不少见的“诈捐”案例,因为发生在“知乎”网络社区,因此引发了民众的嘲讽,个中情绪,可以由类似这样的表述看出来:“万万没想到,一个认真的问答社区,居然也被一个认真的骗子攻陷了。”
  其实,“知乎”群体被骗,并不那么“丢脸”。“知乎”的“沦陷”,并不是输在它所擅长的刁钻古怪的“问题”上,而恰恰在理性需要适当悬置的地方——情感。注册“知乎”社区的人数依然攀升到400万之众,其良莠不齐,本在情理之中。因此,骗子以“心灵鸡汤”攻陷“知乎”,无非说明人心的丰富、复杂乃或脆弱。
  问题倒在于,当爱心被骗,精心伪造的“浪漫”被剥开画皮,千夫所指,本该是行骗者“童瑶”。网络舆论所向,为何反倒是“知乎”?


  在“知乎”方面,它从一开始确立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精英姿态,已经将自身割裂于大众。因此,此次“名”“利”俱损,多少是在为自身的“高冷”还债。
  抛开偏见,“知乎”的沦陷,不应该令我们欢乐,正如邻居家失窃,不能成为我们高兴的理由。当被视为“精英”的、兼具知识或理性的“知乎”也在精心的骗局面前失足,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本该是沉重。因为我们本不应该时刻披着理性的铠甲生活,因为我们希望能像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地活着并没有罪过。
  事实上,这次真正沦陷、再受重创的,还是社会诚信、善良的人性,以及那些真正亟须救助的人群。“知乎”引以为豪的知识或理性,其实无所谓失败。因为骗局的揭穿,还是有赖于理性怀疑。问题是,作为科技推动力的怀疑和理性,一旦在道德情感领域大行其道,成功地成为肢解美好和浪漫的利刃,留给我们的,无非是幻灭的悲哀。“相信”其实无关理性,而是一种律令。因为离开了“相信”,我们的未来无法拥有光明,沒有人会成为赢家。这才是我们需要团结起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素材分析】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社交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圈子”化。大众将关注焦点投向“知乎”而非“童瑶”,既有对曾经“知乎”“高冷”表现的反击,也有隐蔽的类似仇富的仇“知”情绪。这种非常不理性的情绪,甚至让一些人无法再相信光明和美好。然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最需要的,恰恰是这些人性中的光明和美好。
其他文献
【话用话题】相互理解 真正的保护 溺爱  如果说,上课是学生最头痛枯燥的时光,那么课间的嬉戏玩耍,应该是这种枯燥时光中的一剂调和剂。记得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最喜欢上的课就是体育课,最受欢迎的时间除了放学,就是课间十分钟了。那时候,各种游戏都是在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休息时间来玩的。什么扔粉笔头,折纸飞机,赛跑追逐,当然还有抄作业等,这也算是学生时代一段最为美好的时光了。  可是,最近看了一则报道,称北京、
期刊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文化艺术中心的一次演讲。他给听众讲的那个“在脑子里想了好几年”的故事,后来成为1974年路易斯·阿尔科利萨执导的电影《预感》的剧本。  我本来没想过要当作家。学生时代,波哥大《观察家报》的文学副刊主编爱德华多·萨拉梅亚·博尔达在报上说,新生代对文学毫无贡献,写短篇小说的没有,写长篇小说的也没有。他只登老朽的文章,不登年轻人的。他说,不是他不登,是年轻人不写。 
期刊
【话用话题】责任 积极与消极 守护童真  打乒乓球、做游戏,曾是以前孩子们最美好的童年记忆。然而,这种记忆却开始与现在的孩子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学校对学生实行“课间圈养”。比如,厦门某学校就对课间“非常规冲跑”的学生,实行记名扣分处理。而这样的奇葩校规,只是“课间圈养”的冰山一角。  学校为何热衷于“课间圈养”?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应试教育的实施。为了让学生赢在起跑线,许多中小学校持续加大学生
期刊
【适用话题】信任 美好 感动 教训  知乎女神童瑶诈骗案发后,许多人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知乎用户不都是高智商、技术流吗,怎么会给“鸡汤”贩子骗了?  说实话,此事确实令知乎一贯向外界展示的理性、高冷形象难堪。不过,由一起诈骗便宣布“早就看穿知乎”的人,也未免有点猴急了。再高冷的社区也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先天心智结构决定了他不可能时刻都理性。人首先是由情感驱动的,故事永远比数据更能打动人心,骗子都深谙
期刊
【话用话题】玩中学 教育方法 尊重天性  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吃过午饭后,豆豆和大伙儿在校园里你追我赶地玩了一会儿,回到教室时,女老师问道:“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学习得很好,下午想做什么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开了:“散步去!”“好,那么就出发吧!”  老师说着站起身来。豆豆不知道在学校里也能出去散步,感到很惊讶。后来豆豆才明白,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时,就把当天所有课程的习题都写在黑板上
期刊
【适用话题】方法借鉴 有用与无用玩与学 健康体魄  在美国孩子早上八点半左右到学校,下午三点或三点半就放学了。放学后,各色课外活动就开始了,在众多活动中,排名最靠前,家长最重视的是体育。在美国普通家庭中,孩子们很小就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体育活动。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四五岁甚至再早些就开始参加足球、垒球、篮球等团体项目,以及游泳等其他个人项目。在美国家长的观念里,小学里的孩子们,参加体育运动远比文化学习
期刊
【适用话题】付出与收获 历练与成才 公平公正 人才选拔  每年的考试时节,众学子在备考之余,未免会叫几声苦。其实,相比100多年前晚清时期的考生,现在的考生不知有多幸福。  备考  明清时期,读书人的典型科考之路是:先考秀才,再考举人,再考进士。晚清番禺举人沈拜言回忆,考秀才,必须连过“县考”“府考”“道考”三道关口,“县考”和“府考”加起来有7场,“道考”也有两场,全程考完耗时两个月。备考过程也
期刊
【适用话题】尊重 理解 规则与惩罚 严与爱 师德  每次看到那些上课迟到的学生,信誓旦旦地在我面前说谎,我总是大度一笑,想起多年前的自己,也是这般将青春过得鸡飞狗跳、喧嚣一团的模样。  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一次跑去看一场日间的老电影,忘记了上课,等到想起来时,课已经快要结束。本来可以完全逃掉,因为那个总是一脸淡漠的老师,未必会对我有深刻的印象,但出于尊敬,还是快马加鞭地奔跑过去。从后门悄无声息地溜
期刊
【适用话题】交往的尺度 自我意识 勇于拒绝 善与恶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平时不见得与你有多亲近,仅仅只是点头之交,甚至是上一秒完全陌生的路人,却随时可以对你开启人生挚友模式。且与一般的自来熟不同,他们的自来熟通常都是发生在有所企图,甚至不怀好意的时候。这样的人,姑且称呼他们为自熟婊。  01  上次在车站排队取票,一大妈走到我跟前,说:“小伙子,待会儿我有点事,让我排你前面一下吧。”
期刊
【适用话题】真相 改变 科学之美 已知与未知  即便是被画到了画布上,向日葵也还是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无可奈何地凋谢——哪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向日葵。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最新科学发现。在画家文森特·凡·高的名作《向日葵》上,炽烈的黄颜色已经改变。  最近,一些荷兰科学家把保存在荷兰凡·高美术馆的《向日葵》送去照了个X光,得出一份详细的光谱研究报告,证实用来绘画的“铬黄”色颜料,正在不知不觉地变色。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