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jw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本研究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以此来探讨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纳入100例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梗阻性肺病患者进行护理时,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较高,该护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加快其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应用效果 综合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26-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此类疾病的发生率也急剧增加[1]。由于此类患者的病程较长,仅对其进行治疗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其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所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有 23  例女性,27  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52—79岁,平均(63.2±1.8)岁,患者的病程为1—13年,平均(7.2±2.1)年;对照组中有  24 例女性,  26 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54—82岁,平均(65.2±2.3)岁,患者的病程为1—12年,平均(6.7±2.4)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语言交流障碍,不能配合检查肝肾功能严重疾病等情况。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体液补充。由于患者存在饮食量减少以及呼吸频率加快等情况,因此患者的呼吸道水分丢失较为严重,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叮嘱其多喝水,如有必要还可以给予静脉补液滴注,以便于稀释痰液,使其顺利排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他房间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定期开窗通风,以便于保持室内空气的干净、清新。
  1.2.2 观察组
  (1)心理护理:由于绝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老年人,其病程较长,且患者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绝大部分患者会因此而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基于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并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适应慢性病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培养生活兴趣,如听轻音乐、下棋、做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孤独感,缓解焦虑、紧张的精神状态,以便于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能量消耗较大,其身体通常是处于负氮平衡的状态,因此,很容易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不能控制、呼吸肌易疲劳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基于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即对患者的日常膳食结构进行适当改善,以便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避免进食产气和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尽量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以瘦肉、鱼、蛋、蔬菜等营养丰富、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3)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并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方式,当患者不能将痰液咳出时,让其进行适当的深呼吸,以此来让痰液转移到咽部,然后再用力将痰液咳出。对于痰液粘稠,感染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每天必须对其进行2—3次的拍背处理,以便于松动痰液,使患者能够顺利将痰液咳出。叮嘱患者多喝水,如有必要还可以对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以此来让患者顺利将痰液排出。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提倡进行每天持续15小时以上的长期家庭氧疗。此外,在临床缓解期,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气、腹式呼吸、吸气阻力器等呼吸锻炼以加强胸膈呼吸机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4)健康教育:告知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情况,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让患者明白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对于存在吸烟史的患者一定要叮嘱其戒烟,对于需要家庭氧疗的患者,告知患者氧疗的目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并对其行统计学分析,用%来表示计数资料,并用卡方来对其结果进行检验,将P值大小作为判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均相对较高,该病已经成为了老年性疾病中的常见类型[2]。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3]-[4],我国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达到了8.2%,且呈现出逐渐递增的趋势,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障碍以及慢性咳嗽。目前,对于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式或药物,且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这就为此类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造成了障碍。
  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还存在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这就导致患者在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5]。基于此,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给予相应的护理,以便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各司其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对其护理内容以及流程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便于让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治疗以及护理工作。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改善其预后效果,本研究的结果与某些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综合性护理,让患者遵医嘱参与治疗,以便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念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综合护理及其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1):237-237,238.
  [2] 王艳.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4,(18):97-97.
  [3] 陈燕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诊治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1,24(5):843-846.
  [4] 陈凤贤.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35):151-152.
  [5] 刘亚辉.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体位排痰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353-353,35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所有护理人员集中起来,对其进行综合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护患沟通目的、护患沟通形式、护患沟通技巧等,同时创建护理三级质量监控制度,将护患沟通全面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并对培训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相较于护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那么差异就没有可
【摘 要】 目的:分析多发伤患者伤口疼痛的护理与敷料的选择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抗生素纱条和纱布敷料,实验组患者选择康惠尔溃疡贴、溃疡糊敷料。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伤口的各种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静止、移动、换药三种状态时的疼痛程度变化不明显。结论:选择合理的敷料对多发伤患者的伤口进行治疗,并加
计算机音乐是电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数字与音乐完美的结合,高等艺术院校设置计算机音乐专业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它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它不仅对根深
【摘 要】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0例肺动脉高压患儿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地尔硫卓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体循环收缩压、收缩压以及心率为(67±7)mmHg、(52±11)m
湘剧和京剧一样是大剧种,一般擅长抒写比较厚重的历史题材,呈现出大事件和大背景。湖南省湘剧院新近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李贞还乡》,则跳出了宏大的叙事诉求,在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