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创建特色书香校园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代先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根基。我们深刻领悟到引导学生从小诵读经典诗文的深远意义。在日常的诗文诵读中,教师已经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与情趣,感受到古诗的厚重与典雅,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神奇与不朽。为此,我校从2008年8月开始,提倡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意在把诵读经典诗文真正融入学校,充分发挥经典诗文在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中的巨大作用,逐步达到 “教育无痕”的理想境界,也是为了全面落实“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因此,我们提出了“诵读经典诗文,创建特色书香校园”这一课题。
  二、概念的界定
  1.“诵读”:《说文解字》释义为:“诵,讽也。从言,甬声。”“讽,诵也。从言,风声。”《三国志·吴志·阚泽传》释义为:“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所写既毕,诵读亦遍。”这里指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诵读活动,突出“诵读”的“诵”字,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强调积累与感悟。
  2.“经典诗文”:是指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诗文。
  3.“书香校园”:创设一个身心健康、氛围和谐、书声琅琅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诵读经典诗文是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课题的实施
  1.把诵读融入课堂,培养诵读习惯
  (1)与语文学科融合。为了让经典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营造健康和谐的书香校园氛围,教师可将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与语文教学同步进行。一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在经典诵读教学中遵循“朗读—吟诵—意会—导行”的总体思路,以诵读原文为主,兼顾理解含义,从而达到内化品行的目的。也可以“一带一”,由一首诗带出另一首诗,如学习了杜甫的《绝句》(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可引出《绝句》(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样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诵读,着眼“熏陶”,注重“感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与美术学科融合。为了再现经典诗文的美感,教师可以以诗文书法、诗文绘画的形式融入美术学科,生动展示经典古诗的内容。一是为画题诗。教师事先准备好优美的图画,让学生根据描绘的画面,从自己会背的古诗中选择符合图意的题写在图画上。这样可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学习,加深对诗文意境的体会。二是为诗配图。学生诵读诗文后,根据诗的意思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展开想象,给诗文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这样既再现了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理解程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三是开展“制作诗文书签”活动。教师在诵读诗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诗文创作,做成诗文书签。每班在教室墙壁上开辟“我的创作展示台”,每月展示一次学生的自创作品。让学生时刻沐浴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中,徜徉在诗文汇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3)与音乐学科融合。为了展现经典诗文的意蕴,教师可以以吟唱、舞蹈的形式灵动展示经典古诗。音乐老师编排了经典诗韵舞,如《送别》,有的学生诵读,有的学生歌舞。对音乐而言,古诗词丰富了音乐的内涵,给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古诗词而言,音乐的律动美有利于古诗词被更为优美地传诵。学生每天口诵之,体操之,心想之,行践之,耳濡目染,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融经典诵读与锻炼身体为一体,一举多得,可提升综合素质。
  (4)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诵读经典诗文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教师以“古诗伴我们快乐成长”为主题,精选了240首古诗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每首诗都配有优美的图画,共分为六册,每年级一册,每册40首,由浅入深,供学生吟诵。为了便于学生吟诵和运用,教师先按内容分为山水篇、爱国篇、励志篇、惜时篇、送别篇、边塞篇等,再让学生分门别类背诵,最后进行不同篇章的经典诵读大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典古诗词。
  2.把诵读引入家庭,拓展诵读领域
  为了让诵读真正浸润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通過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来推进。
  (1)师生共读。 诵读经典诗文,靠时间积累才能形成习惯。为此,我校一直坚持师生共读,每天坚持晨读10分钟和午读10分钟,十年如一日,这个习惯让学生在提升诵读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坚持。每班每月进行一次与“诵读经典”有关的竞赛活动,形式灵活,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班级实行月评活动,评选出“诵读标兵”,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诵读明星”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
  (2)亲子共读。教师通过家长会、建立微信诵读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多方位地认识到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意义。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诵读计划,举办“亲子共读”交流会,倡导家长将每天晚饭后半小时定为“诵读时间”,和孩子共同诵读,陪伴孩子共同提高诵读兴趣,提升人文素养。班级每月评选出“诵读明星家长”,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诵读明星家长”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颁发奖状。
  四、取得的成效
  自开展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校师生一起学习与收获。
  1.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方法
  (1)读诗词,知作者。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学生走近了诗人,了解了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进而感受到了诗人经历的情感。从李白的《秋浦歌》到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贾岛推敲”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都使学生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对学问、对人生的态度,丰富了诗文知识。
  (2)诵古诗,知成语。成语和古诗词有着深厚的渊源,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由古诗词提炼简化而来。例如“悲欢离合”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而来,“柳暗花明”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来,还有“春风得意”“心有灵犀”“乘风破浪”等。追寻成语来源,吟诵成语背后的古诗,让学生理解成语与背诵古诗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经典诗文,语言精练优美,意蕴深刻。学生一遍遍地诵读经典,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经典诵读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妙词佳句,并且在诵读中学到了表达方法。“腹有诗书气自华”,学风好,品行正,有孝心,懂谦让,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带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
  自开展经典诵读以来,学生的诵读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给了教师深深的启发: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因此教师把读书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诵读经典诗文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我校形成了争读经典、争读诗文的良好氛围,一大批教师通过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成为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研究型教师,还有的已成为县里、市内有影响的教师。
  4.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诵读经典诗文不仅拓展了学生思维、启迪了学生智慧,更丰富了校园文化。种种诵读活动在校园开展,篇篇经典诗文在校园传诵,使整个校园充满了书香,充分彰显了经典诗文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这就是经典的文学魅力。
  蜂采百花,故能酿成蜜,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人读百家书,故能成其才。今后我们将更加有效地开展好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诗文“香”满校园,使经典的文学魅力历久弥香。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市大城县城内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并倡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的运用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帮助教师有效地构建高效课堂。本文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运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教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才能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综合性的人
编者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按照“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目标,并给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幼儿园针对《指南》提出的“目标”,在幼儿绘本分类阅读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探索,向家长们提出了幼儿在各领域的分类阅读建议。本刊将在近几期把他们选出来的好书推介给爸爸妈妈们,让亲子阅读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有力助手。  《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在不断变化,高职教育不能一味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要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德育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将量化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实现质性和量化的结合,达到理想中的德育成效。本文探析了德育量化管理理念的实践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借鉴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職德育 量化管理理念  党的十八大指出
迪迪私家小菜园  先到哪个菜园?  1.春天到了,小兔子迪迪要去菜园里种胡萝卜。你能推断出迪迪是先到1号菜园还是先到2号菜园吗?  找路线  2.这个周末,安妮要去丹丹家玩。从安妮家到丹丹家,共有多少条不同的路呢?  砝碼的异动  3.请仔细观察下方的图,当拉动绳子时,每个数字砝码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呢?(提示:仔细分析一下齿轮传动的过程,你就能得到答案。)  井底之蛙  4.小青蛙闹闹一直生活在井里
本文以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津巴布韦钻石留学班为例,对“一带一路”引领下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实践进行总结,提出重点专业开拓、建立校际国际交流,以项目为出发点、加深校企合作,“四位一体”合作、开通职业人才输出渠道的职业技术学校发展设想。  一、研究背景  2015年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说,并且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珠江三角洲因经济实力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碎片化阅读逐渐增多,人们必须要明确一个阅读的方向,打造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方向主导自己的碎片化阅读,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如何用好碎片化阅读,旨在更好地提高阅读者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 方向  著名作家毕淑敏有一次去大学演讲,在演讲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很多的提问纸条上都在问毕淑敏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强度非初中可比,無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难度无疑都上了一个层级,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只能先顾好自己的教学计划,确保能够如期完成,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实在是很难兼顾,因此,学生还想像过去那样被动地等着教师来帮助解决学习问题,因此,学生必须学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进程当中,而文章将基于当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简单探讨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动参与;意识研究  随着近年来国家逐步推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背景下,要想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目标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期望为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 目标教学模式 实效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的场地不足,教学的内容单调乏味,教学的模式僵化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可持续学
IT系统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管理者如何掌握系统的运行状况?相信这是IT部门普遍面临的难题。为此,审计署正在探索解决之道——采用了锐捷网络的综合业务管理解决方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日,在国家审计署数据中心大楼5层大会议室,以“让IT管理更智能——审计专网总体监控系统应用观摩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各大部委信息中心的领导及专家一行近50人共同探讨如何实现IT精细化管理。  据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主任王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且优秀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说有较大帮助。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题海战术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但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忽视学习正确计算的方法。新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选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