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意与礼仪文化中孕育幸福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立校、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和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为核心,传承中华文明,构筑幸福校园,逐步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经典开启智慧,诵读润泽童心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芒,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一方面,我们围绕“幸福校园”的构想,进行了整体谋划和精心设计,旨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气息,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校醒目的《师德铭》时刻提醒教师“为师之道,首修德行”;“刻录足迹”记录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佳绩。传承的同时也在发展,置身其中,不仅能看到“怡园”、“趣园”那秀美如画的风景;品读草坪间的名言佳句,更能领略蕴含着人文底蕴的“幸福从这里开始”的主题彩绘墙、“诗人瞭望台”和“奥运长廊”。还有那设计精美的幸福文化系列长廊、班级名片、风采展示墙等,所有这些,无不蕴含着学校的文化与品位,诠释着学校的人文精神和教育思想,于潜移默化中起到育人的效果。流连其间,一种“身在此园幸福生”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帮助学生开启精神世界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多年来,我们通过以下方式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美文。
  三层目标明方向。为了有效实施经典诵读活动,我们确立了学生诵读“三层”目标:丰富知识,让学生对经典文化有初步认识;规范行为,让经典名句进人心灵;弘扬精神,让传统文化精神成为学生学会健康生活、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四项活动展成果。书、画诗文,彰显创新的才能;演、辩诗文,提高思辨的能力;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的爱好;据诗做菜,培养创造的才能。这使学生们的诗文素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了提升。
  五条途径巧引领。我们主要通过“听、看、读、抄、讲”五条途径引领学生博闻强记。听,即听学校“红领巾之声诗文小广播”;看,即看学校的“古诗城堡”、班报中的“古诗驿站”;读,即每天早晨课前10分钟的古诗诵读;抄,即做诗文书签、办诗文手抄报、书写古诗文书法作品;讲,即讲诗文的意境、情感和韵律。
  六种举措保实施。一是时间保障,即每天早晨课前10分钟古诗文诵读、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诗意特色”活动课;二是人员保障,即成立了以班主任为主要骨干的特色创建师资队伍,负责特色创建活动的组织落实;三是内容保障,即公布了《幸福街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推荐篇目》,开发了《诗教美论》《诗韵留香》等系列“诗意特色校本课程”;四是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五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和环境营造,如走廊设“古诗长廊”,教室设“古诗驿站”,以提高诵读活动的效果。
  评价激励促升华。我们建立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激励机制《古诗文诵读档案》,定期举行展评;推行“古诗文诵读考级”活动,使学生诵有目标;每学期评选“班级背诗大王”、“年级背诗大王”、“校级背诗大王”,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攀登新高峰;评选“经典诵读明星班”,表彰先进,鞭策暂时落后的学生。
  二、传承中华礼仪,培养幸福少年
  我校特色办学的另一个内涵是礼仪教育,即以“文明礼仪我践行,幸福少年我争当”为主题,引导学生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成为习惯。
  文明我知晓——学习礼仪。我们编写了《幸福街小学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利用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礼仪、家庭礼仪等礼仪,逐步让学生步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殿堂。
  文明我先行——实践礼仪。在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了丰富的情感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又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实践内化,促使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实践中,我们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四方面人手,经常举行“人人是形象,文明伴成长”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引导学生每天做几件文明事,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文明大聚焦——展示礼仪。我们通过每天的体育大课间和一年一度的“诗意校园,放飞梦想”展示节,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在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初步养成后,我们又及时组织评比进行表彰,以此激励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礼仪动机,进一步强化文明礼仪的养成。
  文明我主张——宣传礼仪。文明礼仪进家庭。我们除了在校内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活动外,还将其链接到家庭,即设立“孝心记录卡”,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小鬼当家”系列活动。活动一:温暖我家。通过开展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如帮父母洗一次衣服、盛一次饭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长辈在培育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更好地理解长辈对自己的爱,体验亲情,与家人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使家庭充满浓浓的爱意。活动二:健康我家。鼓励学生与父母一起参加锻炼活动,其活动内容包括体育锻炼、健身休闲、短途旅行等有意义的健身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活动三:书香我家。提倡全家共同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相互讨论学习心得,结合生活谈理想,直面人生,营造良好的书香家庭氛围。活动四:祝福我家。引导学生在节日期间给父母和长辈说一句祝福的话语,并将祝福的对象、祝福语等记录在孝心作业记录表中。
  文明礼仪进社区。首先,在学生中开展“城市文明,你我同行”社会调查活动,鼓励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选择自己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为调查对象,发现他们的文明礼仪行为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将调查报告反馈给有关部门,为创建文明城市献计献策。其次,开展“文明礼仪小课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进行各种探究性活动(小调查、小采访等),通过自己的真切体验,主动认识并深刻体会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的言行。最后,开展“朝霞情系夕阳红”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结合学校毗邻第二干休所的特点,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展示幸小学子的文明风采。
  总之,在诗韵芬芳与礼仪学习中传承美德,启迪智慧,点燃真情,孕育幸福,使我们看到了一树“文明”,一树“礼”花。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学校特色内涵,倾力、倾情、倾心办“幸福学校”,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心灵。
  (责任编辑 罗登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