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早期听觉诱发电位改变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不同放射技术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早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改变的影响.方法 97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中(36~40Gy)、结束及结束后3、6、12个月进行BEP的检测;其中56例采用常规固定源皮距照射方法治疗,41例采用改进的低熔点铅挡块等中心技术.分析BAEP改变与不同照射技术及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肿瘤T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后12个月BAEP异常率为61.9%.放疗中、结束及结束后3、6、12个月异常率分别14.4%、25.8%、27.8%、37.1%、61.9%.常规放疗12个月时BAEP异常率为71.4%,脑干听通路异常率为30.4%,显著高于改进治疗48.8%及12.2%的结果(x2=5.15,P<0.05;x2=4.45,P<0.05).另外,年龄>50岁、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冠心病及T分期中伴咽旁间隙受侵和(或)颅底侵犯T3、T4期患者,12个月时BAEP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年龄<50岁(x2=7.29,P<0.01)、无此类疾病(x2=4.24,P<0.05)及T1、T2期者(x2=5.16,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BAEP改变与患者年龄、伴随疾病以及临床分期有关,改进放疗技术能降低放疗后BAEP及脑干听通路异常率。

其他文献
以2,6-二乙酰基吡啶与3-氧杂戊烷-1,5-二胺缩合而成的廿四元环配体,合成了以咪唑为桥基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用EPR和pH滴定分别研究了在50%DMSO和水溶液中桥基稳定性。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