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小鼠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将成年C57Bl/6J小鼠36只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18只左眼视网膜下注射1.4%透明质酸钠造成视网膜脱离,对照组小鼠18只左眼仅作巩膜穿刺.分别于手术后1、3、7和28 d摘除眼球,视网膜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抗视锥和抗视杆细胞的抗体分别标记视锥和视杆细胞,dUTP缺口末段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细胞.通过计数存活和凋亡的视锥和视杆细胞来定量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和细胞丢失.结果凋亡细胞只存在于脱离部分视网膜的外核层,凋亡细胞在视网膜脱离后1 d即可检测得到,3d时达到高峰,7 d后陡然减少.视网膜脱离后视杆和视锥细胞的死亡呈现同样的时程.结论凋亡是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死亡的主要病理改变。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分析,认真探究其原因,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探究、
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