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中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的分离及抗菌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angh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考察中药材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5个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白桦脂酸(1),alphitolic acid(2),3β-O-trans-p-coumaroyl alphitolic acid(3),3β-O-trans-p-caffeoyl alphitolic acid(4)和zizyberanalic acid(5).5个化合物对试验菌表现出强弱不等的抑制活性.结论 中药材皂角刺中一系列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强弱不等的抗菌活性,应该和皂角刺的“搜风、拔毒”功效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出院患者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单穴的主治作用进行科学的验证,为单穴主治作用的确定提供临床依据.在52项研究中,有40项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1项研究显
目的 对表达HPV16L1抗原的重组腺病毒及1型重组AAV载体联合免疫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构建含密码子优化型HPVl6LI基因重组腺病毒rAd-mod.HPV16L1及1型重组从V载体rAAV1-mod-
目的 总结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围手术期若干问题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完成的218例重型肝炎肝移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报道应用结扎腓动脉穿支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小腿外侧设计结扎腓动脉穿支的以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为血管蒂的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
目的 分析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6-2006年中国狂犬病疫情资科,用Excel 2003和MapI
目的 总结诊治12例儿童舟骨骨折的经验,为早期、正确地治疗儿童舟骨骨折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治12例儿童舟骨骨折,男9例,女3例,年龄10~15岁,平均12.5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并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学证实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影像资料,12例均做cT检查,10例做MR检查
目的 评价血清1,3-β-D-葡聚糖(BG)浓度检测对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的意义并确定其界值.方法 按我国IFI的诊断标准,采用Glucatell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