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QTT服务的输电线路覆冰智能监测终端开发

来源 :电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基于MQTT服务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终端,终端模块化设计,外接传感器应用App与覆冰厚度计算模型App之间数据交互,并向后台上送,通过MQTT服务器实现发布与订阅。建立输电线路风偏平面内受力的覆冰厚度算法模型,终端依据计算出的覆冰厚度采取相应控制策略。经测试,终端数据传输效率高,结冰气象条件满足时能够准确计算覆冰厚度。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现有加盐装置操作不便等问题,设计一套阀冷系统自动加盐装置,自动实现工业盐袋运输、抓取、破袋、添加,并具有历史曲线查询、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根据800MPa级钢板打底焊道成型试验,确定了对口间隙、错边量、焊接热输入等影响抽水蓄能电站压力钢管单面焊的根部成型的重要参数范围。根据打底焊道成型试验结果完成了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表明,800MPa级钢板压力钢管采用单面焊从工艺上是可行的,但需严格控制装配工艺参数,目前制约压力钢管单面焊推广的因素主要是单面焊对钢管的圆度、坡口和对口质量等,需推进相关方面的提升。
随着新能源战略提出,传统的单一发电系统存在一定弊端,多系统联合发电成为发展方向。针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存在很大波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风电、光伏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联合互补发电系统优化策略,以联合互补发电系统的经济指标作为研究重点,以联合互补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性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建立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配置模型,并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联合互补发电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成果表明,联合互补发电系统解决了单一发电系统弊端,提升了发电效率。
针对电缆沟空间狭窄封闭、巡视死角多和存在有害气体等造成人工巡检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实用性强的电缆沟巡检机器人设计方案。该方案针对电缆沟环境进行了特殊行走机构设计,并采用高度现场灵活可调的升降式车身机构,基于多向多目视频采集单元同时实现多区域目标信息采集,可满足形式多样的电缆沟巡检要求,巡检效率高,可有效提升电缆沟巡检的实用化水平。
我国“十四五”开启了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我国风、光、水电力全产业链世界领先的优势,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及其在资源、电力、投资等方面的互补性,以水电开发为先导,通过风、光、水互补开发,将水电基地建设成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实现电力清洁化、能源电力化,是实现我国能源绿色高效发展和“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交流励磁电机正逐步应用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与和常规水电机组相比,抽水蓄能机组由于转速高且启停频繁,它的转子绕组振动更剧烈,也更容易发生磨损并导致内部故障,因而需要研究针对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的主保护方案。本文研究交流励磁电机的转子绕组内部故障时采用多回路理论,首先将多回路建模法应用于交流励磁电机并编写程序以进行暂态故障仿真;然后在特制的交流励磁样机上进行不同工况下,转子绕组内部不同短路类型的故障实验,验证仿真计算的正确性。为了制定针对性强的主保护方案,本文进一步分析交流励磁电机转子绕组内部故障
功率特性是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性能的重要体现,定速抽水蓄能机组和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功率特性不同.基于两种抽水蓄能机组的电气特征和水力特性,对各自的运行范围及限制条件进
阻性电流的计算需要同步测量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的电压和泄漏电流,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装置电源同步采集阻性电流的方案,该方案以装置电源为参考完成阻性电流计算,不需要增加同步时钟源和同步信号线,降低了系统的结构复杂度和施工难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精度高,可以满足阻性电流计算的要求。
针对目前水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单一阈值预警模式的局限性,探寻更完善的预警策略,以对机组特性的波动及变化进行监测和预警。通过对实际的监测数据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利用数学工具对其概率分布进行了严格的分布检验,结果表明,监测参数的样本均值序列服从正态分布。进而利用正态分布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基于3σ准则的水电机组监测参数波动预警策略。相对于常见的单一阈值的越限预警模式,波动预警模式可快速有效地监测机组偶发的小幅变化,做出及时预警,有助于运行人员及时发现机组正在发生的渐变的运行特性变化,提高监测和预警的有效
提出了表征钢岔管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特征参数,建议用残余应力峰值消除率Rp、残余应力平均消除率Ra、残余应力均化程度σh三个指标评价钢岔管水压试验消应效果,并给出了三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对消应效果评价指标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参考值进行了讨论。为了使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在工程上顺利开展应用,对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