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治愈重症磷化铝中毒1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磷化铝中毒并急性心力衰竭患儿1例,女,12岁,吸入磷化铝48 h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经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后痊愈,且未遗留后遗症。重症磷化铝中毒者常规治疗下病死率高,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成功用于治疗此类患者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头部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12例头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5~74岁,均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硬脑膜缺损。本组患者肿瘤切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 cm×10 cm~24 cm×21 cm,硬脑膜缺损面积为7 cm×6 cm~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修饰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取5只BALB/c小鼠(均为雌性,4~8周龄,性别、鼠龄下同),处死后取股骨、胫骨和肱骨,采用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取第3代细胞行形态学观察,该代细胞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第4代细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取第3~6代BMSC,经终质量浓度50 n
病史摘要患者咳嗽3 d发热1 d。白色泡沫痰,无咯血、盗汗、胸闷、气促、胸痛,体温最高39.8℃,伴全身肌痛、畏寒、纳差及乏力不适。有"2型糖尿病"病史5年,血糖控制不佳。与明确武汉旅居且有发热、咳嗽人员有接触史。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神清,精神欠佳,扁桃体不大,咽部无充血水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第7天患者无发热,咳嗽咳痰较
目的通过平行比对确诊患者咽拭子和粪便样本中SARS-CoV-2核酸检测的阳性率,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解放军总医院41例确诊住院患者的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样本的阳性率和一致性。结果41例患者中,咽拭子样本共检出9例阳性,占30%,粪便检出5例阳性,占12.2%,两种类型样本仅有2例为共同阳性。一致性分析表明,两种类型样本检测无一致
抗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最主要的方案为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目前在临床试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包括广谱抗病毒药(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达芦那韦考比司他)、核苷类似物(法匹拉韦和瑞德西韦)及抗疟药(氯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出现肝损,本文就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肝损伤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促进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合理安全有效使用。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UL16结合蛋白1(ULB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ULBP1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KG1a细胞,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不同浓度ATO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KG1a细胞ULBP1 mRNA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TO对KG1a细胞表面
目的探究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HMGB1)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FC)及日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首次FC发作并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359例患儿为FC组,100例发热无惊厥患儿为发热对照组,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对FC患儿持续随访18个月并记录其癫痫发作情况。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MGB1及炎症反应指标水平,分析HMGB1对FC的诊断价值,合并其他资
目的研究高危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高危因素与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OG)、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学组儿童横纹肌肉瘤协作组(CCCG-RMS)制定的危险度分组,筛选原发于头颈部的高危儿童横纹肌肉瘤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刺病理/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原发部位、年龄、病理分型、转移等因素与诊疗策略、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儿29例。其中男17例(58.6%),女1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时代TKI联合化疗治疗儿童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分子学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7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Ph+ALL患儿,选取自诱导化疗初期开始连续应用TKI联合化疗,后期未续贯移植治疗的30例患儿,分析患儿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生存预后。结果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8岁(2~16岁)
目的探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导航模板,实现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髋臼方向精准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单侧髋关节脱位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左侧5髋,右侧7髋;年龄1.5~5.0岁(平均2.3岁)。依据CT数据,使用Mimics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