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跨国公司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调研报告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调查单位:《WTO经济导刊》
  二 调查课题: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调查问卷
  三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
  四 调查目的:
  2007年,本刊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问题对近50家在华知名跨国公司进行了调研访谈,向读者系统呈现了当时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状况。4年后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已进入到向纵深发展的全新阶段,我们再次开展调查,以全面了解在华跨国公司中文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发展所取得的进展。
  本刊力求通过以真实、全面、深入的调查,展现在华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域的理念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经验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以此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
  五 调查过程
  在调查内容上,为体现延续性,本次调查以2007年调查问卷为基础,并根据近年来的发展形势新增了对报告本身的定位、发布周期、反馈意见以及进一步改进措施的调查。
  在调查方式上,本刊选取了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79家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调查,相比2007年增加了19家。其中,实际联系到57家,比2007年增加了9家;57家公司中有5家未在截止日期前回复问卷,有7家明确表示不参加本次调查,共收回45份问卷,其中3份因填写有误被确认为无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79%。已收回有效问卷的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按国别/地域分布如下:欧洲公司20家、美国公司10家,日本公司9家,韩国公司2家,中外合资公司2家,印尼公司1家。它们的业务领域涉及冶金、日化、石化、汽车、家电、电子通信、零售、制药、生物、能源与公共事业等。
  两次调查问卷,均按调研对象情况不同分为三类,具体分布如下:
  


  


  


  


  


  ——已发布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17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11份,收回有效问卷7份。
  ——已发布中文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球报告的中文直译)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10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12份,收回有效问卷6份。
  ——尚未发布以上两种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16份。
  六 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结果
  发布动因
  为什么要在中国发布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4年前一样,跨国公司发布报告最重要的原因是“适应中国区的发展需要”,其中,94.1%的发布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选择此选项,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100%选择此选项,在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00%和42.9%。这表明在华跨国佘司更加看重并希望在中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其他几个选项,发布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跨国公司呈现出较大差异。
  发布报告的原因是“中国区领导远见卓识”这一选项,有76.5%发布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选择,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跨国公司则无一选择,说明发布中国国别报告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区领导的倡导;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重要原因是“公司总部的要求”。此外,发布中国国别报告的动因是更能提升“企业形象”,这一选项的比率高达94.1%。
  报告编制过程
  由什么样的部门来负责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
  200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国别报告的编制中,报告编制部门主要是公关部门(42.9%)、CSE部门
  (42.9%)、人力资源部(14.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负责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部门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公关部(55.5%)、企划部(17.6%)、公共事业部
  (11.8%)、宣传部(5.9%)、其他部门(35.3%),根据企业在填答问卷上注明,“其他部门”有品质系统管理部、经营管理部对外事务科、文宣部、管理部人事总务科等。这表明在华跨国公司对于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位与认知并不完全一致。
  对于国别报告的编制方式,2007年调研中,绝大多数为“在总部指导下独立编写”,仅有1家企业是独立编制,没有一家企业选择由第三方机构协助编制;本次调查则显示,在“总部指导下独立编制”,仍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比例大幅下降至47.1%,而采取独立编制的比例则上升至41.2%,同时还有3家企业选择由第三方机构协助编制,占17.6%。调查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两个趋势:其一是中国区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增强,逐步独立承担起国别报告的编制工作;其二是由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专业性,部分公司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以保证报告编制质量。
  对于国别报告的编制依据(原则),占第一位的还是“总部报告内容与中国区内容有机结合”(58.8%),2007年100%的企业选择这一选项;第二位的是“GElG5指南或相关行业标准”(41.2%),2007年调研中50%企业选择此选项;第三位的“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29.4%),在2007年的调研中无一企业选择;最后是“总部要求”(25.5%),2007年调研中16.7%的企业选择此选项。
  调查数据说明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依据更加多元化,也说明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本地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适应中国区的社会责任实践特点,开始尝试“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
  报告内容
  本次调查新增了“中国区报告的定位”问题,64.7%的企业选择“相对独立的报告,应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绩效”,29.4%的企业选择“集团报告的补充,中国区的社会责任信息是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表明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更看重中国区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希望报告成为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理念、措施和绩效的平台。
  本次调查新增了对国别报告披露内容的调查(多选),结果表明,企业选择最多的是全面介绍集团有特色的项目和措施(58.8%),其次是同时披露集团数据和中国区的数据(52.9%)、主要披露中国区的绩效数据(47.1%)、最少的是只披露中国区本土化的项目和措施(29.4%)。数据说明目前在华跨国公司报告的内容仍以全面介绍集团做法为主,同时也比较注重披露本地利益相关方更为关注的中国区实践和绩效内容。
  本次调查新增了对于国别报告风格的调查,一半以上的企业(52.9%)选择“应采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47.1%的企业选择“与集团报告的风格保持一致”,17.6%的企业选择“其他”。数据说明,对于国别报告,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既与全球报告保持一致,同时也融入中国区本土特色的风格。
  报告编制的改进
  今年新增了对于“报告编制的改进”的调查,选择将“加强报告编制过程中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的企业 占大多数,分别达到了82.4%(国别报告)和80%(中文版报告);其次是“以报告促管理,加强报告编制的计划和监控”,分别达到70.6%(国别报告)和60%(中文版报告);再次是“报告的内容和表述”的改进,分别有70.6%(国别报告)和20%(中文版报告);最后是“注重报告发布会的宣传与推广”,分别是47.1%(国别报告)和40%(中文版报告)。说明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性,并在编制报告过程中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也意识到了要通过报告促进管理、注重报告发布会的宣传与推广。
  其中,58.8%的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选择改进报告的框架和结构,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则无一选择。这说明大部分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重视改进报告的框架和结构,而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只能继续沿用集团报告框架。
  对于国别报告编制中面临的困难,“数据收集问题”仍然是企业编制过程中最难过的一道“坎”,70.6%的企业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是“编写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为58.8%;第三是“管理体制问题”(35.3%)、“中国区员工的认识问题”(17.6%)。在2007年的调查中,报告编制的困难由重到轻依次为:“数据收集问题”(50%)、“编写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55.5%)、“内容筛选”(16.7%),而“管理体制问题”和“雇员认识问题”则无一选择。
  可见,在企业社会责任向纵深发展之后,部分跨国公司逐渐意识到“管理体制问题”和“中国区员工的认识”对报告编制的重要影响。
  报告发布频率
  对于国别报告发布的频率,76.5%的企业选择了“1年一次”,有11.8%的企业选择“2年一次”或“不定期”;
  发布方式和效果
  在2011年和2007年的调查中,跨国公司发布报告的主要方式都是上传到公司网站,并向媒体发新闻稿。在2_007年的调查中,发布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的13家企业中只有5家企业(23%)选择召开新闻发布会。201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8%(发布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的22家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选择这一选项),说明跨国公司对于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仍然很“低调”。
  在2011年的“发布报告的效果如何”一题中,对于国别报告的发布效果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非常好,各方都很关注”以及“很好,很多媒体报道,总部也很支持”,共占到了76.5%。在2007年国别报告的调研结果中,大部分企业也选择了这两个选项,说明跨国公司发布报告基本上实现了发布报告的初衷——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目的。数据说明,已经发布国别报告的在华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报告对于公司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性。
  报告反馈及处理
  对于两类报告的反馈以及效果,与2007年调查有2家企业表示没有收到任何反馈相比,本次调查中所有企业均表示收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反馈。2007年调查中显示来自媒体反馈最多,剩下依次是专业机构、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司总部的反馈,本次调查中这一顺序有所转变,在国别报告和中文版报告中,反馈意见最多的都是“其他利益相关方”,说明企业识别出的并对报告有所反馈的利益相关方有所增加。也说明利益相关方对于在华跨国公司的报告越来越关注。
  今年还新增了一个调查选项,“公司对于报告的反馈意见的处理”,70.6%的国别报告发布企业表示“有专人负责收集意见”,而同时选择此项的中文版报告发布企业则仅有20%;对意见反馈及时进行回复或将意见反馈至相关部门、改进公司管理,有47.1%的国别报告发布企业选择此项,而同时选择此项的中文版报告发布企业为40%;对“在公司下一份报告中回应反馈意见”选项的,国别报告发布企业占35.3%,中文版报告发布企业占20%。以上数据中,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均高于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可见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更加重视对报告反馈意见的处理,更希望发挥报告对于改进公司管理和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的作用。
  20家未发布报告的跨国公司对已经发布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70%的企业选择了“普遍或部分质量高”,而与2007年调查中选择“普遍质量高”的企业仅为6.25%相比,可见在跨国公司看来,在华跨国公司的报告整体质量呈现出较大程度的提高。
  未发布原因
  今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未发布报告的企业中,35%表示有计划发布中文版或中国国别报告(其中选择中文版报告的为20%,选择国别报告的为15%),在2007年的调研中,这个数字是43.7%(中文版报告18%,国别报告25%)。
  在今年的调查中,计划在2011或2012年发布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占到了20%,有一半的企业未确定,而未填答的企业则有30%。
  对于发布中文版报告的企业来说,不能发布国别报告的原因,“管理体制问题”是第一位(40%),其次是“没有必要”(25%)、成本问题(5%)、技术问题(5%),另外,50%的企业未填答。如果有计划发布国别报告,20%的企业选择会在2012年发布,“未确定”的企业占到了50%,另有50%的企业未填答。
  未发布报告的企业,如何向公众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呢?90%的企业选择了“通过公司网站”,75%的企业选择了“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20%家企业选择了“其他途径”。
  (二)调查结论
  1.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发布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适应中国区发展的需要是其根本的原因。
  2.国别报告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发布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要趋势。中国区领导的战略眼光,以及国别报告能更好地树立在中国的良好企业形象是国别报告的重要动因。
  3.报告更加本土化。“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成为发布中国国别报告企业最多的选择。在编制报告的依据方面,在华跨国公司不再拘泥于国际或相关行业标准或总部要求,而是开始根据“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来编制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多数在华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国别报告是一份相对独立的报告,应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绩效。
  4.在华跨国公司独立编制报告的能力大幅提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华跨国公司编制部门呈现多样化的现象。虽然在总部指导下编制报告仍然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华跨国公司独立编制报告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情况。同时还出现聘请第三方机构帮助编制报告的新现象。
  5.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成为在华跨国公司改进报告编制的首要选择。同时加强报告编制的计划和控制也是大多数公司拟要加强的方面。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还十分关注报告框架和结构的改进。
  6.在华跨国公司编制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挑战仍然是数据收集和编写技术问题。与此同时,管理体制问题和中国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是报告编制的新的制约因素。
  7.报告发布的方式仍然很低调。企业大多选择上传到公司网站并向媒体发布新闻稿。选择新闻发布会方式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比例比2007年调查有所下降。
  8.报告发布的效果更好,并取得预想效果。与首次调研相比,本次调研中选择“非常好,报告的发布效果更好,并取得预期效果,各方都很关注”以及“很好,很多媒体报道,总部也很支持”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9.在华跨国公司的中文报告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以前的报告主要关注者主要是媒体、专业机构以及公司总部。现在这些关注者以外的利益相关方已成为报告的主要反馈者。也在一定程度说明企业识别出的并对报告有所反馈的利益相关方有所增加。
  1O.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更重视对于报告的反馈。多数企业“有专人负责收集意见”,而同时选择此项的中文版报告发布企业则仅有20%。此外,发布国别报告的企业更加重视对反馈意见的及时回复、改进公司管理、在公司下一份报告中回应反馈意见。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孕期内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与新生儿唇腭裂畸形的相关性,采用102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与非唇腭裂患儿的母亲1:1配对的方法,回顾性调查孕期前3个月接触的危险因素8种:病毒感染,嗜好烟酒
微型贷款(Micro-credit,又称小额贷款、小额信贷)是一种透过小额借款等金融服务给低收入、贫困的民众,让他们能够自我雇佣、产生收入,以帮助其个人及家庭的方法。"微型贷款"的概
有人说,到俄罗斯,不去圣彼得堡,就等于没见过真正的俄罗斯.去年10月,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研修一年,走进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粗粗领略了这一昔日俄罗斯帝都的
由国际工商领袖论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的中国工商领袖论坛第16届北京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企业的管理以及责任竞争力的提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交换了不同意见。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咨询部主任代奕波出席了当天的会议,并对国家责任竞争力、区域/行业责任竞争力和企业责任竞争力等责任竞争力相关理念做了系统性介绍。备受关注的《国家责任竞争力(2009)——
为了消除地震资料中不同炮检距、不同入射角信息对地震振幅特征的影响,从地震反射系数与地质界面的波阻抗关系出发,根据研究区地层构造相对平缓的特点建立了针对平缓地层的窄入
山东省社会责任巡讲菏泽专场暨《菏泽联通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日前在菏泽市召开。与会专家就“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展开充分深入的讨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菏泽市分公司(以下简称“菏泽联通”)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  菏泽联通社会责任报告是该公司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全面介绍了菏泽联通在社会责任管理、共筑和谐企业、共建和谐社会、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