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信息技术

来源 :中国工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量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科学研究、生产、高科技发展都离不开测量。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它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是提高测量精度、在线和动态测量、复杂参数和复杂环境下测量、智能测量的需要。这一融合贯彻始终,它包括信号调制与解调、采样与重构、信号融合、数据压缩、滤波、信号变换、时间序列分析、谱分析、数据拟合与建模、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仿真与虚拟、误差分离、误差补偿、冗余技术、决策与智能技术等,它们互相支持。文章通过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圆度和轴系误差测量,以及大型工程的柔性坐标测量系统,介绍其在提高测量精度、
其他文献
烧伤,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是常见的损伤,例如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严重爆燃事故,群伤、重伤多见,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目的阐明贫铀(depleted uranium, DU)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cell, HKC)的急性毒性作用及损伤部位,为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将0.063~0.500 mg/ml的DU溶液作用于HKC,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氯吡格
目的采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通过构建人NF-κB p65基因的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NF-κB基因的沉默作用,以及对内毒素(LPS)刺激后NF-κB活性的
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高峰论坛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已成功举办4届。现研
为了提高急、慢性创面治疗的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主办,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承办,2015年7月31日至8月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急、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放烧复合伤小鼠HPA轴的调节及可能机制。方法TBSA15%Ⅲ度烧伤合并5Gy放射损伤小鼠分为:对照组、放烧复合伤组及伤后SB治疗组,比较各组血清糖皮质激素
目的 证实外源性层粘蛋白能否促进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构建。方法 在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1、5、20μg/ml的外源性层粘蛋白,培养15d,通过HE
创面愈合中新生的血管具有为创伤部位提供氧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一类能够降解以IV型胶原为主的多种细胞外基质(ECM)的蛋白酶,因
目的研究辐照交联法制备胶原支架的组织相容性、体内降解性以及在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中的修复作用。方法 I型胶原溶液使用60Co辐照交联,采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