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道生活剧场当义工的日子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我还在读本科。经院校选拔,我们同校五人向泰国清道生活剧场进发,参加为期12天的“绿背包”戏剧公益项目。那是我首次踏出国门,初尝见证、感受、参与、融入当地生活的滋味。
  时隔六年,记忆犹新。

生活剧场的前世今生


  理查德·巴伯,接近一米九的瘦高个儿,40多岁留着平头的澳大利亚人。我们与他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清迈机场。
  初见时,理查德穿着米色大裤衩和粉色宽松T恤,对工作人员说一口流利的泰语,表情管理非常到位,始终微笑着、很有耐心,从不因琐事责怪或迁怒于人。
  理查德带领我们从清迈机场横穿清迈市区,再向着清迈以北75公里的清道小镇驶去—那是我们一行五人的目的地:Makhampom Living Theatre,清道生活剧场。
  建立清道生活剧场,是泰国人Pongjit于1994年的构想和设计。Pongjit是理查德的妻子,也是清道生活剧场的总监。1996年起,理查德也加入了设计与组建清道生活剧场的工作。
  2005年,清道生活剧场竣工。
  如今,理查德和Pongjit育有一女,三口之家都住在剧場里。他们与清道生活剧场的演员们共同生活,进行沉浸式训练。
  清道生活剧场位于清道镇杜廊山脚。“清道”二字就取自地名—清道镇—它位于泰国西北部,与缅甸、云南相隔不远,当地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山区部落土著团体,还有无国籍的流浪人群。
  剧场选址于此,与生活剧场的职能和宗旨相关。“生活剧场”,顾名思义,具有戏剧演出的职能。事实上,在东南亚多个地区,当地剧团为扩大传统戏剧的影响力,会进行周期性的驻地排练;等到排练完成,就前去世界各地巡回演出。
  像这样一种“驻地排演 世界巡演”的模式,其实早就开始流行。它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旨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联系,以期为传统戏剧吸引更多经济、文化上的支持。近年来,巡演的范围不断扩大。
  就生活剧场建立的宗旨而言,在获得来自世界的助力之后,剧场还会回馈哺育自身的驻地。而回馈的方式就是通过“绿背包”项目—向各巡演国发出邀请,让青年们来到生活剧场,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参与戏剧学习、帮助清道的贫困学校授课—用实际行动促进边陲山区与世界的交流、认同感,为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出一份力。
  在活动正式进行之前,我们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将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甚至还不明白戏剧和公益究竟有什么关系,也琢磨不清生活剧场究竟是什么。理查德解答了这个疑问,他告诉我们,清道生活剧场的理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互帮互助,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又能收获多重的经验。
  如今回想,我们确实见证了生活剧场的多种特质—它始于全方位的文化乐趣,在过程中培养对戏剧艺术和戏剧表演的认同感,使海外生存经验与泰国当地特色得以融合,最终的成就感源于为当地社区带去了肉眼可见的改变。
  行走线路与可爱的人呐
  位于杜廊山脚下的生活剧场规模不算大,它坐落在田埂与山野之间。理查德说,门口那片稻田是他们和农家一起栽种的。雨过时分,彩虹出现,是当地一道风景线。
  生活剧场的木制大门两旁栽满兰花,这是泰国乡间典型的风景,乍一看去与普通的农家园舍并无区别。从大门向里一路行进,位于道路右边的是授课工作坊(workshop),那是热带地区常见的吊脚木楼—木制框架,下层镂空,四四方方,便于组织团体活动、戏剧排演。

  田边竖着一块牌子,那是一个幽默的“通缉令”:Caution!Furious CAT!

  道路一边还有玉米地。理查德说,最近他们饱受一只顽劣橘猫的困扰,植物被它弄得乱七八糟,它还专喜挠人。我们定睛一看,田边竖着一块牌子,那是一个幽默的“通缉令”:Caution!Furious CAT!
  再往里走,左手边的一楼是厨房、开放式就餐区和盥洗池,从后方的一个楼梯向上,可到达供剧团成员和国际游学生住宿的双层砖楼。
  继续沿着直路朝里走,是位于宿舍区后方的圆形木偶剧场。下午和晚间,理查德会在此讲授第二天的安排,组织大家制作环保品、进行当日的活动总结。
  剧团成员载歌载舞,将我们迎入工作坊。我的手不知何时就被教学助理爱普拉住了,推推搡搡之间,同行的几人就被“困”在众人围成的圆圈中央,“被迫”随着手工牛皮鼓的节奏扭动身体。
  演员们一直放声大笑,男生们原地后空翻,女生们敲着手鼓,动作虽不整齐,但感染力十足。不出十分钟,我们这些来自“文明社会”、放不开手脚的都市人,也入乡随俗,放下了顾虑和担子,同他们一起欢庆彼此的到来。
  在理查德引导下,在场的30多人围成了一个大圆圈。我这才发现,原来参与“绿背包”项目的共有三类团体。除了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学生(由来自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14名大学生组成)之外,还有泰国本土的戏剧演员。他们来自泰国各地,分属不同剧团,每年的5月至6月来到生活剧场排练,下半年将前往世界各地巡演。   最后一类团体,是主办方生活剧场的工作人员与服务人员,其中除了常驻剧场的理查德一家和几名教学助理之外,还有来自曼谷和新加坡等地的义工。
  略显混乱的场面,也尽在这些工作人员掌握中。为了帮助大家快速熟络,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组织了击鼓传“罐”游戏,不出十分钟,在胜负欲的支配下,所有人都记住了彼此的名字、国家和爱好。
  在生活剧场的工作人员中,除了理查德一家与爱普,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来自新加坡的博哥和主厨大叔。
  博哥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掌握流利的中文和英文。每年,他只工作8个月,剩下3个多月就来清道做义工,2013年已是他第三次光顾清道。他对杜廊山的气候了如指掌。这时的杜廊山山脚,每到傍晚都会下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这种有周期性节律的自然景致,令他很享受。
  气质不凡的主廚大叔是个神秘人。每到饭点,他都独自在厨房里制作泰式美食,下午茶时间,则会准备泰式奶茶、处理各式芒果。但是我们一行14人都没同他搭过话。
  在临行前最后一顿晚餐前,我主动申请帮厨做炸鸡,这才发现,原来大叔是理查德认识多年的老友。这位低调的主厨,每年会在生活剧场待两个月,为理查德帮忙,纯属义务劳动。回想起他每日的状态,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轻松颠锅,确实是乐在其中。

当代课老师遇上无国籍流浪者


  来到生活剧场,观看戏剧演出与学习戏剧表现手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前两日,理查德带领我们观看了剧团成员演出的实景戏剧。这出戏的主题是“熊猫”,演员们穿着一身黑,全程用身体表现情绪,没有一句台词。
  起初,大家都看得一头雾水,但当南(Nam)穿着一身粉色镶金的演出服登场时,全场都沸腾了。他们将夸张的现代舞台剧表现方法与传统的泰式舞蹈结合起来,扎眼的华丽礼服与朴素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
  爱普说,这就是熊猫在泰国人眼中的样子。泰国人实在太爱熊猫,甚至开设了24小时网络频道,直播熊猫的生活起居。
  对于我们14人而言,最重要的参与感是通过“社区服务”获得的。而前期有关戏剧知识和表现方法的学习,就是为了运用到后续“社区服务”的公益活动中。

  从第五天起,我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备课和制作道具。第六天一早到第七天上午,14人分为两组,各自前往不同的乡村小学,与当地中高年级学生交流。

  Palong人一穷二白,不属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生活毫无保障。

  事先,我们用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制作了手工艺品。
  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分别教授了学生们如何制作环保工艺品、Reduce/reuse/recycle(减少使用/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英文和中文发音,自行编写了环保歌曲。
  最后,我们组织学生们一起排演了环保主题的戏剧,他们分别绘制了转场图片,或是担任演员,我们这些“代课老师”就负责现场调度。
  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收获最大的当属我们这些大学生。从那时起,Reduce/reuse/recycle这三个词就刻进了我的内心。泰国民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环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上的更新,更需要身体力行。
  另外,最令我惊讶的是泰国乡间的卫生状况。无论是荒村野径还是乡镇小道,我从未见过果皮、纸屑、塑料垃圾的影子。
  作为“绿背包”项目的参与者,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是闻名东南亚的庞大德(Pang Daeng)。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恢弘,但其实它是位于清道以北的小村落。
  有趣的是,这个小村落的聚居者是辗转中缅泰三国边境的“Palong人”,他们是无国籍的流浪者。由于长时间深居山间、靠放牧为生,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习惯。总的来说,Palong人一穷二白,不属于任何国家和地区,生活毫无保障。
  我们最后一站就是前往庞大德,在当地居民家里留宿一夜,第二天在村落中心社区制作环保手工艺品。黄色三轮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理查德和爱普带着14个惶恐的都市人到达目的地。面对破败的环境,新加坡的同学很不适应,他们私下坦言,不敢想象在这里过夜的场景—每家Palong人接待两人,睡地铺,不能洗澡,食物卫生没有保证,而且Palong人完全不会说英文。
  “绿背包”项目进行了12天,我们14人彼此帮助,最后顺利突破难关,意犹未尽。
其他文献
21世纪伊始,一部以列车为主题的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被引进中国大陆,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作为一部科普动漫,《铁胆火车侠》的初衷是帮助日本小孩子认识铁路及列车,每一集都会有新的火车侠登场,化身成为正义的使者,并在片尾介绍车辆原型。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许多家长也陪着孩子一同观看。动漫中的各种火车模型,甚至成了无数成年人的收藏对象。  日本铁道,即JR(Japan Railways简写)
希特勒于1934年向德国工人致意。对工人权利的关注是法西斯领导人最初呼吁的一部分  如今是“强人政治”的时代:执政者认为自己是被选举出来体现国民意志的,任何阻挡他们的力量,无论是政治反对派、司法机构、大众媒体,还是个人,都将被铲平。  虽然一些“自由卫士”常常被妖魔化,遭受无视、鄙夷,甚至诛杀,但是难民、移民、少数群体、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才是强人政治下最大的牺牲者。  一些评论者认为,这与20世
静谧的北极光  在北极旅行的四五年里,我经常会想起那两个短暂的小插曲。一个充满永恒与光芒,让我想到天然的壮丽,想到未被打扰的与生俱来的美;另一个如同被扭曲的梦,让我想到人类身心长期挣扎,最终还是与遥远的北极和解。两段插曲  夜晚在苔原上漫步时,我不断鞠躬致敬。我手插在口袋中,向鸟儿及其巢中的潜在生命颔首—因为在此偏远地区,其生命力之强出人意料;还因为静谧的北极光降临该地,其脚步如空气般轻盈,如呼吸
《哥斯拉大战金刚》海报  尽管在电影中一度被宿敌—王者基多拉“打回老家”,但所有人都知道,《哥斯拉2:怪兽之王》副标题中的“怪兽之王”,当指哥斯拉无疑。  在怪兽电影史上,哥斯拉几乎拥有最强的名望。日本东宝公司拍摄的32部电影、好莱坞改编的3部电影,加上汗牛充栋的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奠定了哥斯拉的“江湖地位”。  之所以说哥斯拉“几乎”最强,是因为怪兽电影史上还有另外一名地位难以动摇的角色—金刚。假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曾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之一,如今它是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  如果在身边做个小调查的话,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一些年轻朋友不知道这是座城市;历史课不错的同学会想到一战导火索;年龄稍长的则对萨拉热窝围城印象尤深;父母辈则会激动地聊起一部上世纪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对剧中人物如数家珍。“非常怀念曾经中国最铁的哥们,南斯拉夫。”一位长辈对我说。  早先,萨
古有城邦,今有港城。城市國家当代已然少见,港口城市里则涌现出众多国际大都市。  港口,一般指海港、河港、湖港,或兼而有之。不同于空运和陆运,水运因其廉价,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最主要承载方式。在铁路、高速公路、民航将河港边缘化的同时,海港因集装箱运输的普及而愈显重要。  人均GDP领先全球大城市的纽约,如今主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但在19世纪之前,其资本原始积累离不开纽约港所经营的腹地贸易,当然,还有竞
2020年5月1日晚, 法国巴黎第5区的多邦东大街,人们在观看露天电影。每周五晚,当地一家电影院都会播放露天电影,供禁足在家的周边民众周末消遣,以此声援在新冠疫情中受到重创的电影业。十万份祝福英國贝德福德郡,二战退伍老兵汤姆·穆尔上尉在4月初决定,通过在自家花园里来回走100圈的方式,为英国国民保健系统募捐。4月30 日生日当天,他募集了超过3200万英镑善款。图为4月29日,他收到了英国各地寄来
8月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声称从喀布尔转移难民的行动“特别成功”。实际上,当时成千上万的阿富汗难民挤在美军驻卡塔尔、德国的军事基地。  在多哈,大约1.5 万阿富汗难民挤在乌代德空军基地的机库和帐篷里。这里是美国空军第379 远征联队的驻地,附近还有美军在赛利耶的陆军基地。  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美国空军基地。截至9月4日,此处难民数量超过1.7 万,得到临时安置的人数
特朗普日前簽署法案,称为“保护欧洲能源安全”并“阻止俄罗斯侵略”,美国将对“北溪-2”和“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并对参与“北溪-2”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此举尽管会引发包括德、俄在内的多方强烈反弹,但从战术角度看,实为“一石三鸟”。  首先,该计划符合“美国优先”战略。据德媒报道,此前,美国议员约翰逊、克鲁兹已要求主责的瑞士Allseas公司停工。他们致信Allseas总裁爱德华·黑雷曼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网络,在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应对过程中极端重要。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0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多数人口居住于城市。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必然使得居住在贫民窟中的人口大量增加。联合国人居署估计,当前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口大约9亿,相比2000年的7.6亿和1990年的6.5亿有明显增加。  伴随城市化和贫民窟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