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几项原则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燃料电池电解质的四种类型(酸性、碱性、熔融碳酸盐、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书写电极反应式的“123原则”,并结合高考例题进行解法分析,将“123原则”推广应用到中学常见的各种类型装置,包括新型燃料电池、可充电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其他文献
复习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主要包含基础性思维活动、概括性思维活动、系统性思维活动、应用性思维活动以及发展性思维活动等五种类型.介绍对“混合物的分离和物质提纯”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着重阐释复习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总体构思与流程,并讨论兴趣与学生主动思维,问题与引导激活思维的关系.
以元素周期表为例,对“研究与实践”栏目进行设计与实施.从延展、延伸、延续和延时四个方面通过学生有创造性的作品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进行阐述.将研究与实践活动结合,与音乐、美术等进行跨学科融合,并指导学生创新设计教学教具,通过多项实践类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对文献中“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原理探究”实验装置改进的四个主要部分:滴加装置、反应装置、产物检验装置和定量分析装置进行梳理,发现单一的、缺乏整体思考的改进往往是有缺陷的.本实验再次进行改进,借鉴前人实验创新的优势部分,从整体出发作多元化思考,并添加一定的新元素,设计出更安全、更合理、更便捷的新实验方案.
教材都有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重构,其前提和基础是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解读.以九年级化学“化合价与化学式”为例,通过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多版本教材比较、内容分析等,提炼学科大观念,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以宏、微结合为特征的一体化教学设计.
通过多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VR/AR技术在化学教育的应用进行主题提炼、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表明:VR/AR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技术或系统的开发及设计、对学习者的影响研究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或策略等方面的变革是国内特有的研究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