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尖锐湿疣女童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
方法门诊收集12岁以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询问病史并体检,PCR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采用描述性统计法统计高危因素、皮损情况、HPV检查结果,记录激光和光动力治疗次数等信息。
结果共收集51例12岁以下女童尖锐湿疣,年龄和病程[M(P25~P75)]分别为3(2~5)岁、6(4~8)个月。其中,29例(56.9%)居住在城镇或郊区,16例(31.4%)在农村。2例患儿父母有明确的HPV感染史,12例(23.6%)平时常穿开裆裤,24例(47%)平素经常在服务场所洗浴,仅1例有明确的被性侵史。39例(76.5%)以肛周皮损为主,大菜花状皮损均发生在肛周。35例接受脱落细胞HPV检测,阳性率71.4%,阳性者全部为低危型(6/11型)。治疗过程中5例失访,剩余46例激光治疗次数中位数为2(P25~P75,1~4)次,光动力治疗次数中位数为3(P25~P75,3~4)次。治疗期[M(P25~P75)]为4(2~6)个月,5例失访,其余46例均治愈,治愈率90.2%。
结论女童尖锐湿疣感染源可能以环境为主,最易累及肛周。激光和光动力治疗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