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和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亚低温疗法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和脑氧摄取率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早期脑损伤(EBI)及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无亚低温疗法禁忌证的重症SAH成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入院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行血性脑脊液引流,解痉、3H治疗等措施;亚低温组除常规治疗组的治疗外,于入院当天2~8 h内开始亚低温疗法,降低直肠温度并维持在(35±1) ℃,维持5~7 d。两组治疗期间以经颅多普勒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MCA)及Lindergaard指数间接评估CVS程度及演变,同时行血气分析获得两组患者同期5个时点动脉和颈静脉的血氧含量(CaO2/CjvO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CaO2-CjvO2)/CaO2

结果

入院后d1、d2、d3、d7和d14这5个时点VmMCA结果比较,两组间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2、d3、d7和d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4个检测时点测得的VmMCA均值亚低温组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CERO2的变化:组间d1与d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d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温组均低于常规组。CERO2与VmMCA相关分析发现,亚低温组CERO2与VmMCA相关性很弱(P>0.05),常规治疗组CERO2与VmMCA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降低CVS的发生率、程度和持续时间,打破了CVS与脑缺氧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通过降低代谢而减轻脑组织缺氧损害,改善EBI造成的不良后果。治疗中设定适宜的目标温度、疗程和平缓的复温过程,可减少亚低温的不良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腹腔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18例腹腔孤立性纤维瘤病例,采集并分析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和病理特点。结果14例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正常,4例患者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腹腔孤立性纤维瘤在B超下多为形态规则的低回声肿块,CT下表现各异。本组18例均行手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限期肿瘤手术、并且在术后发生POD的老年患者80例,按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用药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患者除行常规吸氧和安抚治疗外,行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口服治疗(3次/d,每次80 mg)。B组患者行常规吸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表达的调节。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分为正常磷组(1.3 mmol/L)和高磷组(2.6 mmol/L),培养7 d后,观察细胞形态及茜素红染色细胞钙盐沉积,实时定量PCR检测Cbfα1、骨桥蛋白(OPN)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
期刊
目的探讨使用大转子顶点至泪滴间线距离(GT-IT)测量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的可靠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105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双侧髋关节X线正位片,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患者双侧髂前上棘至内踝顶点距离(ASIS-MM)、双侧髋关节正位片上GT-IT、小转子顶点至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LT-BI)、小转子顶点至泪滴间线的距离(LT-IT),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合并PFO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隐源性脑梗死(CS)46例,归为CS组,其他类型归为非C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PFO特点,分析PFO相关性CS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点。结果29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合并PFO 88例,PF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