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思品课教师都在倡导让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思品课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巧用生活中的资源,关注生活中的时事热点,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
  [关键词]教学设计回归生活时事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77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见,只有立足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是指教学方式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要呈现学生的生活,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生活,教学问题要突显学生的生活。思品课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教学中感受真实的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设计,使自己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
  一、 巧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生活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很多资源,例如一草一木、一人一物。作为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些生活中的资源。
  例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三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动植物的图片或标本,并在课堂上介绍这些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与这些动植物之间的故事等。这样的设计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二、关注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生活
  近年来,南宁市中考政治命题充分体现出时政性这一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让生命之花绽放》时,笔者结合2011年发生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小女孩妞妞的热点事件,设计了“你如何看待吴菊萍勇于救人的行为”“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等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当时很多媒体都在报导该事件,学生虽然对这一事件也比较关注,但对此事尚未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正确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把这个社会热点事件摆出来,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关爱他人生命,而且也引发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一举两得。
  三、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发生的小事通过表演、比赛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很自然地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出发,轻松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时,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创设了以下三种情境。
  情境一:父母因故外出一天,你一个人在家,你将如何安排你的生活?(可从作息、卫生、安全等方面回答)
  情境二:你回家后看到奶奶摔倒在地,家里满是刺鼻的煤气味,而你父母都在外地出差,你会怎么办?(可以从如何救治奶奶、告知父母等方面回答)
  情境三:假设班主任外出学习一周,没有班主任的约束,你该如何安排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可从纪律、出勤、作业等方面回答)
  根据以上这三种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表演出正确做法,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自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针对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这一现象,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网络的利与弊”的辩论赛。学生通过辩论赛,不仅对网络的优势和弊端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但是,教师在强调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矫枉过正,否则将会导致“用生活取代教育”的趋向蔓延,影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生活中蕴藏着无数的教学资源,思品课教师只要能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生活化课堂,就能使学生在这个课堂学有所成,不断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加入WTO,中国电信业是受到最大冲击的行业之一,它将造成人才的流失,竞争加剧,经济效益下滑.迫使中国电信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改善服务,增强竞争力.以此为契
[摘要]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尽管是现象的学习与研究,但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因此,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态变化 预设  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从中考角度来看并不占主体地位。但物态变化的学习是在接触物理学科之初,涉及学生的物理思维习惯,涉及学生对物理本质的把握。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很有
[摘要]文章从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论理式教学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开放型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开放构建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论坛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2-0070  在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无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仍然“自作多情”地讲个不停,枯燥乏味地说教会伤害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效率难以令人满意。因此
[摘 要]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教师应走近学生,接近学生,热情服务;让学生树立信心,学会尊重、学会包容,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课堂互动 包容 尊重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89  新课程实施以来,合作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还出现如下的
介绍利用土壤水分和土壤吸水力的内在关系,用控制土壤吸水力标准,进行水稻控制灌溉.这种方法简便,仪器便宜,工作稳定,易于群众掌握,利于推广.我国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
在人类进化史上,人类活动无时无刻地对河流进行着改造,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修建水坝、渠道、农业活动、林业、采矿业、放牧、娱乐、城市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就水
中考复习是一个短暂而充满挑战的过程。教师要创新课堂,把握复习阶段教学的新特点,明确方向,寻求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新突破,推进复习,让复习有新意,让学生有收获,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
陈家大院岩体滑坡体地质条件复杂,其稳定性直接影响鲤鱼塘水库工程的进展.从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入手,分析了工程区域的地貌地质特征,由此获得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