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师培训状况调查问卷分析河北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培训对于新课程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河北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师培训状况进行调查,对新课程的准备情况、新课程培训内容和方式、承担新课程培训任务有关部门等几个方面所做的调查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是为继续做好课改培训,不断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河北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师培训;问卷分析;借鉴和依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 1)04-0009-03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样本为河北省2009年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各地区部分历史课实验教师;发出问卷260份,收回问卷169份,问卷回收率65%。
  
  二、问卷分析
  
  1.关于进入新课程试验的准备状况的调查分析。
  2009年,在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个首批实验省份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第五年,河北省也进入了这场试验。之前,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情况已有了初步了解。调查显示,河北省首批实验教师接受培训的状态是:参加过“课程标准”培训的占49.7%,参加过新课程教材培训的占18.3%,参加过新课程方案培训的占13%,参加新课程课堂实施培训的占8.9%,有部分教师参加过其中两种以上培训,而什么培训也没参加过的教师占23.1%;教师们在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阅读“课程标准”和相关参考书的状态是:仔细研读的占23.7%,大致浏览的占48.5%,随便翻翻的占8.9%,一直没有读的占18.9%。以上调查数据表明,面对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的个人学习和各种形式、内容的培训的确做了一些,但相对来说还很落后。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样本都是河北省的高中骨干教师,在他们之中,尚有23,1%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18,9%的没有接触过“课程标准”,而那些较封闭学校的教师和其他普通中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状态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后续师资培训任务还十分艰巨。
  在学校层面对教师的调查显示,关于本校本学科对课改的课程资源准备状态是:认为教师培训准备比较充分的占27.2%,认为教室、实验室等场地准备比较充分的占19.5%,认为图书、资料准备比较充分的占15.4%,认为校外资源准备比较充分的占5.9%,而认为无准备的高达32%。关于学校目前拥有的资源基本满足高中新课程的状态和实施新课程所具备的能力水平是这样的:认为能够开设60%选修模块的占40%,认为能开设80,%选修模块的占22.9%,认为能开设40%选修模块的占23.6%,认为能开设100%选修模块的占1.7%,认为说不准的占11.8%;关于教师对本校课程资源是否能满足新课程教学需要的评价调查显示,认为能满足的占50.3%,认为不能满足的占38.5%,认为能完全满足的占9.5%,认为完全不能满足的占1.7%。以上数据表明:对于新课改,学校有一定的承接能力,但学校没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也占相当比重,即使准备比较好的也多偏重于硬件方面,而对于使新课程平稳推进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培训做得还很不够。
  关于教师们对课改的认识和态度的调查显示,对于高中新课程教学,教师们有信心和很有信心的分别占到47.3%和14.8%,说不清楚和一点信心也没有的分别占33.4%和4.5%;有42%的老师表示有能力承担本学科高中教学任务的全部必修和选修模块,有28.9%的老师表示有能力承担本学科高中教学任务的全部必修模块,有5.9%和1.7%的教师能承担选修模块的50%和全部必修模块;有71%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而言获得专业发展但工作量大,有5.3%教师认为工作量增加了但意义不大,有4.2%教师认为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有19.5%的人处于说不清的状态。以上数据表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态度还是欢迎、支持、充满信心的,认为这,是一个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和成就事业的良机,这种氛围是新课程能够顺利进入、平稳推进的前提。但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一部分教师处于困惑状态,或者不了解,或者了解但是和传统的观念有冲突,因新旧关系调整不好而对前景感到迷茫。面对这种情况,新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必须跟上课程改革的发展,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2.关于新课程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调查分析。
  关于新课程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调查显示,对于培训内容:64.5%的教师希望参加试验区教师主讲的培训,32%的教师希望参加专家学科培训,16.6%的教师希望参加专家通识培训,1.1%的教师有其它想法;教师们对于培训内容:65.1%的教师认为最需要的是新课程课堂实施的培训,49.1%的教师认为最需要的是新课程教材的培训,23.7%的教师认为是新课程方案的培训,20.7%的教师认为是“课程标准”的培训;对于培训成效最佳、收获最大的内容认可状态是:63.9%的教师认为是教学案例分析,18.3%的教师认为是专家报告,16.6%的教师认为是互动研讨,14.2%的教师认为是与其他教师交流。以上数据表明,对于新课程培训,教师们迫切、急需的还是操作层面的东西,其中,对于试验区教师主讲、教学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新课程课堂实施方略这几项内容得到了广大教师高度一致的认可。可见,能够上好课、讲好课是最现实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培训中要首先关注、满足教师们这方面的要求。同时,以上数据还反映出“课程标准”、课程方案、专家报告与我们的教师还有一定距离,可见我们教师的视野相对闭塞,眼界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教学,而对理论层面需求较少,这种态势必将影响教师成长为有理论高度、研究能力、个人风格的教学大家。所以,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还要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逐渐加强此薄弱环节,让老师们能够站位更高、视野更广、学术能力更强。
  3.关于承担新课程培训任务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调查分析。
  对于新课程培训任务承担部门或机构的效度认可度调查显示:56.4%的教师认为教科研机构组织的培训对他们最有帮助,30.2%的教师认为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相结合组织的培训对他们最有帮助,7.1%的教师认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对他们最有帮助,5.2%的教师认为高校组织的培训对他们最有帮助,1.1%的教师认为社会力量组织的培训对他们最有帮助。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对教科研机构组织的培训认可度最高,教科研机构与一线教师和学校教学有着直接、天然的联系,最了解教师和学校的需求,最能抓准问题的关键,因而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最强。在调查样本中,有一位老师特别写了这样一句意见:专家有理论无实践、试验区有实践无理论,教研员是桥梁,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动。
  4、其他。
  本次调查还有一些其他项目,其中,对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期望,教师们85.2%希望全体高一年级和部分其他年级教师能够参加培训,10.6%希望全体高一年级教师能够参加培训,4.2%希望部分高一年级教师能够参加培训;35.5%认为培训时间5天适宜,29%认为2天适宜,26%认为7天适宜,9.5%有其他想法。以上统计表明,广大教师要求新课程培训的人数较多,培训需求十分迫切;但出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考虑,对于培训时间长短有所考虑。可见,培训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们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三、小结
  
  新课程教师培训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次对河北省教师、学校现状、教师所需新课程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人员、组织机构等情况的调查及其数据分析,对于进一步搞好高中课改及其培训提供了借鉴和依据,希望在业已开展的课改工作中,继续加强、做好、落实新课改的一相应培训工作,进一步摸清现在进行时的新情况,在把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将今后的培训工作做得更加科学、高效、富有针对性,从而为不断推进高中课改的深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摘 要:“互联网 教育”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领域,应用给予语音工具的网络平台进行学科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极具突破性的尝试,也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理念走进基础教育的一次大胆探索。教育平台应用于地理教师教研可以促进教师成长,应用于地理教学可以进行知识衔接,培养兴趣,合作探究,实现共赢,针对训练,答疑解惑等。网络教育平台兴起可以提高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效率,“互联网
美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了宇宙大爆炸的第一波震荡,也就是被科学界称作的“原初引力波”。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大爆炸产生的引力波则可以让科学家“看到”宇宙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揭开宇宙诞生之谜。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原初引力波的存在,而这次的发现无疑证明了,爱因斯坦是对的。
摘 要:在教学白居易经典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过程中,不少教者往往会走入三个误区,比如将诗歌当成文言文教学、将琵琶女如何演奏的描写当作主要教学内容、只关注琵琶女的悲剧人生却忽视了对白居易寄寓在诗作中情感的追问。而规避这三大教学误区的有效路径是在备教中树立两大意识:依体定教和以学定教。“依体定教”可以确保教学的语文性,而“以学定教”则可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由注重“教师的教”(知识
摘 要:随着中国单亲家庭的日趋增多,单亲子女心理及由此导致的学业生活方面的问题使许多教育工作者深深担忧。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案例研究,对单亲子女的心理及家庭教育进行了解,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结合来干预单亲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给学校社会以借鉴,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调查分析;家校结合;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
如今,成千上万的人生活在亚马孙雨林之中。那里分布着 400多个部落,至少有 180 种不同的语言。有些人还延续着几百年前的传统习俗。他们自己制造工具, 在森林里打猎并收集食物,还用高大的吉贝树制作独木舟。但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已经改变了很多村庄原有的生活方式。  人类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证据,证明亚马孙流域曾经出现过很多文明,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要多很多。大约500年前,雨林中生活着多达 700 万
摘 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以“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为例,基于深度学习的理念,提出创设情景,激发深度学习;概念整合,参与深度学习;构建模型,深化深度学习;联系实际,拓展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32-0049-03  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
欧洲航天局公布了“太阳轨(guǐ)道飞行器”拍摄(shè)到的有史以来离太阳最近的照片。此次,“太阳轨道飞行器”的拍摄点距离太阳有7000多万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一半。  机器海豚陪你玩儿  这是一款造型逼真的机器海豚(hǎitún)。它不仅拥有和成年宽吻(wěn)海豚差不多的体重和骨骼(gé)结构,还能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甚至能和游客互动。海豚表演一直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但海豚这种可爱
第二站
期刊
摘 要:以中职建筑专业为例,进行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探究,探寻语文教学和德育的最佳切入点,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挖掘语文课程与专业的契合点,使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个性化的同时也兼具“职业味”,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的融通,努力探寻中职建筑类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实现语文教学和专业需求的双赢。  关键词:中职语文;建筑专业;创新教学;契合点  中图分类号:G633
一、选择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据此回答1-4题。  1.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