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Embophere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09年12月,27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Emophere微球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予选择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Embophere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09年12月,27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Emophere微球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予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用微导管超选择插至支气管动脉,注入不同规格的Embophere微球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并继以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观察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6例获显著疗效(96.3%),其中即刻止血23例(85.2%)、1d~3d内咯血停止3例(11.1%)。1例(3.7%)即刻出血有缓解,但1周后复发,行手术治疗。随访(6~9)个月,除以上1例手术切除外,无复发。6例术后出现胸痛,均在一周内缓解,未见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mbophere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遥感技术在高海拔低覆被地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ASTER数据,针对双湖赞宗错地区,利用常见矿物矿化蚀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在研究区内进行遥感地质特征
以长江三峡库区二个岸坡风化层上的古滑坡勘查成果等资料为基础,探讨了长江的发育和库区岸坡再造的地质时期、背景、形成过程和机制。在自然环境中,长江岸坡再造经历了几十万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中E-选择素(E-selectio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vonWillebrand因子(vWF)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ACI患者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1995年1月~2010年4月共收治的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体会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患者术后6~10h下床,10~18h肛门排气,1周内康
受汶川地震的影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近来年频繁发生,尤其是泥石流灾害。在地震作用下,有更多的松散物源参与泥石流的运动,加大了泥石流的危害性和暴发频率。本文收集了热河沟
GoogleEarth图像除了有丰富的观赏价值之外,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还可以使其具备更加广泛的实际用途。本文以GoogleEarth图像与大比尺地形图的套合为例,初步摸索了GoogleEarth图像的获取与处理方法,将其用于测绘及地质的辅助工作,发挥其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