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要天天养!

来源 :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谁?
  他们俩啊,一个粗心大意,一个任性自满。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两个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就是你!
  每次家长和老师让你改掉丢三落四、不听他人劝告的坏习惯时,你有没有觉得他们好像“小题大做”?当被督促学习、做作业的时候,你有没有在想:我变成大人就好了?变成大人就能从此成为一个成功、受人崇拜的人吗?那些坏习惯、小毛病,就自动消失了吗?在《没头脑和不高兴》里,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展开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奇妙之旅……
  作者简介
  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安徒生童话全集》《彼得·潘》《小飞人》等作品就是任爷爷翻译的;他还写过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不仅仅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儿童文学作品,还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同学们不妨参照动画片,来进行一下比对,感受一下当文字变成动画,会有哪些不同。
  阅读点睛
  1.故事梗概
  故事非常轻松幽默。话说有两个孩子,他们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了这个,就是忘记了那个;不高兴呢,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他开口总喜欢说“不高兴”。
  大家劝说这两个孩子改掉坏习惯,他们却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就好了。终于有一天,一个神秘仙人把他俩嗖的一下变成了大人。
  转眼间,长大了的没头脑当上了建筑师,不高兴如愿做了演员。没头脑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设计了300层设施齐全、富丽堂皇的少年宫大楼。可是这么高的楼,粗心的没头脑却忘了设计电梯。于是,少年宫就出现了奇异的景象——同学们为了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来回走一个月才能到达225楼戏院。没头脑觉得非常羞愧。
  不高兴呢,果真做了演员。他饰演的正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舞台上,扮演老虎和武松的演员都在卖力表演,可是,戏演到紧要关头,不高兴的脾气又来了。他不高兴自己饰演的老虎就这样死了,一直不肯死。就这样,这场“武松打虎”打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虎打武松”呢。眼看着同学们带的粮食要吃没了,甚至快要开学了,这场戏居然还没结束。没头脑坐不住了,他发现扮演老虎的演员正是自己的童年好友不高兴,于是他冲到舞台上,拉起了不高兴,找到了仙人,重新变回了12岁的小朋友。
  通过这次教训,没头脑和不高兴决定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2.在目录中寻找阅读兴趣
  我们会发现,在这本名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中,除了同名的作品之外,还有其他有趣的小故事。在目录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7个故事构成的。目录页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地找到想读的故事。
  拓展思考
  1.为什么任爷爷会给作品主人公起名为没头脑、不高兴,而不是真实姓名?
  这个故事的构思很不一般。在其他的故事里,很少有作品的主人公名字仅仅是一个“代号”。而在这个故事里,没有真实的人名,都是用特征来代替人物。提到“没头脑”,我们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胖乎乎、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的小男孩形象;提到“不高兴”,一个高高瘦瘦、却总是眉头紧锁的形象就扑面而来了。哪怕时隔许久,只要一提起他们,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老朋友般,让我们觉得亲切、熟悉。
  为什么我们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印象会这么深刻呢?因为作者将人物的特点放大了,用他的特质来塑造了这个形象,甚至干脆用这个特点做了他们的名字。没头脑和不高兴正是两种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他俩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特色已经合二为一了。如果换成一般的名字,估计读者就不会有这样颇深的记忆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同时出现在一个故事里,他俩性格迥异,却鲜活灵动,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产生了妙趣横生的火花,也就是产生了典型的戏剧效果。我们推而广之,会发现很多作品都会出现他们俩——只不过他们升华成了另外一对形象——一热一冷、一动一静,可以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各种作品里屢试不爽的黄金搭档。
  2.《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故事情节设计有何意义?
  任溶溶爷爷是个风趣幽默、童心永葆的可爱老头,他的作品,字数虽短,但情节的设计尤为精妙。
  在这部作品里,我们发现变大后的没头脑设计的富丽堂皇的300层少年宫建成,却唯独少了一样——电梯,当大家发现没有电梯的时候,竟然没有重新改修建电梯,而是将错就错,直接使用上了。如此一来,后面的一个个喜剧效果就出来了——人们背着干粮上楼,甚至“抬着帐篷、炉子、锅子、水桶、被子、毯子、褥子,还有些孩子扛着小担架、医药箱”,情节一波推着一波,层层深入,让人捧腹。
  最有意思的是,没头脑去看戏,去的是自己设计的少年宫;待到终于爬上少年宫,却发现那场戏的主演之一正是自己的好朋友不高兴;“武松”和“老虎”打了一天又一天,“老虎”就是不死,而同学们居然无奈地看了一天又一天。种种的意外和巧合,加剧了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也是为了引出长大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相见。故事虽短,整体的构思却非常巧妙,读起来却让人觉得跌宕起伏,情节的推进也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佳句赏析
  任爷爷的语言非常精巧、幽默。常常仅仅用一两个词语,就精准地表现了自己的意思。大家可以学习一下语言大师的用法,多积累、多思考,让精妙的语言为我所用。
  仙人说:“我可急着要上天啦。我现在把你们变成大人在原来的地方等你们一个月,你们不来我就走了,切记切记!”说着他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两人像竹笋一样,呼的一下子高了起来。
  讲解:这段文字生动又有趣,这里描绘的是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的画面。
  仅仅用了一个“竹笋”的比喻,从小朋友到成人的一跃就轻轻松松展现在小读者面前了。一个“呼的”,又补充了声音感,小朋友是不是单看文字就已经很有画面感了!
  可是课本呢?它刚才还在桌子上,这会儿满桌子都是书,往哪儿去找哇?没头脑一下泄了气,看着乱七八糟的屋子直发呆。
  讲解:“泄气”一词用得十分精准,大家肯定见过泄了气的气球吧,那瘪瘪的样子就是此刻灰头丧脸的没头脑的样子呢。
  这时,孩子们上楼,一个个精神百倍,有说有笑,嘻嘻哈哈,你追我赶。
  讲解:这是描述孩子们刚开始攀登少年宫楼梯时的样子。开始时,干劲十足,所以大家很有精神,笑容满面,还能打打闹闹,这和后面的走了一段时间后的疲劳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他文献
片名 侏罗纪世界2  导演 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  演员 克里斯·帕拉特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 贾斯蒂斯·史密斯  类型 动作 科幻 冒险  自上次大骚乱以来,种类繁多的恐龙在努布拉岛上已度过了三年无拘无束的时光。但是该岛火山活动频繁,近来随时有喷发的危险。克莱尔是恐龙保护组织的成员,她受到班杰明先生的邀请,与技术人员富兰克林、好友欧文一同来到努布拉岛,想要解救恐龙,为其寻找新的栖息地。  踏上
期刊
月亮呼吸的时候  呼出来的是  柔和又让人怀想的月光  花儿呼吸的时候  呼出来的是  纯洁又芬芳的花香  金鱼呼吸的时候  吐出一顆颗美丽的宝石  就像童话里那个可怜的女孩一样
期刊
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点儿钱换了酒下肚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并没给他争气,成绩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  当卜劳恩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习惯性地拿起笔写日记:  
期刊
按兵不动,他想干啥?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  七雄之中,秦国实力日渐强大,对其他国家构成严重威胁。赵国与秦国相邻,本就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吞并,更糟糕的是,边境上的匈奴也不消停,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扰,搞得赵王直头疼。  除此之外,让赵王头疼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守卫北部边境、对抗匈奴的良将,名叫李牧。李牧这个人用兵很不寻常,他驻守边境多年,特地定下了一条铁令:巡逻的士兵只要看到匈
期刊
与刘备相会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位时期,群雄割据,多方势力登场。袁绍仗着自己的良好家世,招揽各路英雄豪杰。东汉初平二年(191),董卓被杀,袁绍成为当时所有势力中较强的一支,而他的死对头公孙瓒(zàn)同样手握强兵,占据着青州等地。青州是一个香饽饽,袁绍同样有意夺取,两强之间自然有了直接冲突。  这日,远处蹄声渐近,一支白马铁骑直奔齐地大营。  队伍领头的是一位年轻人,乃是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
期刊
一天,一个小女孩正在做家庭作業。死神来到她的面前,对她说:“小女孩,跟我走吧,时间已经到了。”  “请等一会儿。”小女孩说,“我得先完成家庭作业。”  “好的。”死神说,“家庭作业很重要,你快点儿做完吧。”  死神看上去很疲惫、很苍老,小女孩就把他请进屋,让他坐在她的床上,然后她开始做作业。  5×?=40,5×8=40;  3×6=?3×6=16。  “错了,错了。”死神说,“应该是18。”“不
期刊
掩卷《今天我是升旗手》,一个正直坦率、乐于助人、品学兼优的少年形象仍跃然眼前。故事的开始便是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肖晓始终怀揣着当一回学校升旗手的愿望,可事与愿违,满怀期待的他总是与当升旗手的机会擦肩而过。肖晓究竟能不能当上升旗手?随着这样一个悬念,我们走进了肖晓的世界。  原来,出生军人家庭、崇尚英雄、视荣誉为生命的小学生肖晓,从上学起就对当升旗手充满了渴望,可每一次当他有机会当升旗手的时候,总会遇
期刊
每次读到鲁迅《故乡》中的闰土,便想起我的王囡囡。王囡囡是我家贴邻豆腐店里的小老板,是我童年时代的游钓伴侣。他名字叫复生,比我大一二岁,我叫他“复生哥哥”。那时他家里有一祖母,很能干,是当家人;一母亲,终年在家烧饭,足不出户;还有一“大伯”,是他们的豆腐店里的老司务,姓钟,人们称他为钟司务或钟老七。  祖母的丈夫名王殿英,行四,人们称这祖母为“殿英四娘娘”,叫得口顺,变成“定四娘娘”。母亲名庆珍,大
期刊
在威尼斯有一个犹太富商叫夏洛克,他刻薄、凶狠,是个高利贷商人,常常向人收取高额的利息。而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则慷慨大方,常常借钱给人家,也不收取利息。为这,安东尼奥常常指责夏洛克,因而两人结下了仇怨。  有一次,安东尼奥的好朋友巴萨尼奥要与美丽聪明的姑娘鲍西娅结婚,急需一笔现款,就向安东尼奥借。正巧,安东尼奥的钱已购买了货物,而货物正在用商船运回。安东尼奥手中一时没钱。为了帮助朋友,安东尼奥只好向夏
期刊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賞柳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