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讨论微量元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影响。主要讨论了维生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矿物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复合微量营养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素水平对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经膳食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纠正营养素缺乏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符合微量营养素
  【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42-01
  一直以来,微量营养素各自特有的生理功能得到广泛关注,而对其刺激免疫细胞和调节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作用的关注较少。本文对微量营养素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维生素与免疫功能
  CD4+T细胞是l,25-(OH2D3作用的直接靶点,在功能上可分为Thl和Th2,两者互为抑制性T细胞。当维生素D缺乏或维生素D受体(VDR)传递信号减弱时,Th1细胞活动增强,而Th2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活动减弱,由此诱导出Th1优势免疫应答。1.25-(OH)2D3,可通过以下机制调节Th1/Th2的免疫偏移:(1)下调CD4+T细胞生成IL-2和IFN-γ,阻止T细胞的过度聚集和抗原呈递,并促进Th2相关细胞因子IL-4和IL-5的生成;(2)抑制T细胞向Thl和Thl7分化,抑制IL-2的分泌,降低CD4+T细胞的分化;(3)促进CD4+T细胞分化时偏向Th2细胞。
  1.25-(OH)2D3对树突状细胞(DC)的抑制机制为:(1)下调共刺激分子,从而增加DC的免疫耐受性;(2)上调DC上的抑制性受体表达;(3)抑制单核细胞分化成DC。最终效果是抑制DC的成熟,抑制DC呈递抗原和激活T细胞的作用,抑制T细胞的应答及增殖分化,诱导T细胞凋亡,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耐受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VD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因此1,25-(OH)2D3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被广泛用于阻止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1,25-(OH)2D3在体外可抑制DC的成熟和活化,减少多克隆抗体的分泌及anti-dsDNA自身抗体的产生,达到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目的。相关研究发现,血浆1,25-(OH)2D3浓度与疾病的活动度呈负相关,且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活性维生素D,水平也明显低于抗核抗体阴性患者。研究还发现1,25-(OH)2D3可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预防和减轻各种急慢性移植排斥反应,治疗肾衰患者因长期血透而导致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下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还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
  关于维生素C可否预防感冒的争论已经持续了60多年,造成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补充剂量、持续时间、研究对象等因素,甚至流感病毒的演化。但是,人体补充维生素C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促进T淋巴细胞对感染的应激性,增加细胞因子合成和免疫球蛋白分泌,通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抑制T细胞凋亡信号机制来防止免疫一炎症反应失调。一项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会导致CD3+、Ig A水平低于正常,从机制和分子水平证实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免疫力降低。
  2 矿物质与免疫功能
  锌是合成胸腺特异性激素胸腺素的必需成分,轻度缺锌会引起血清胸腺素活性下降,体内外实验均证实补锌可纠正该症状。此外,锌缺乏还会导致胸腺萎缩、脾脏细胞绝对数下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生长受阻且凋亡加速、T细胞依赖和非T细胞依赖的抗原反应降低、扁桃体发育不全、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减弱、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CD4+/CD8+比值下降、Th1细胞活性因子IL-2和IFN-γ显著减少、NK细胞溶解酶活性下降、细胞毒性T细胞前体活性下降。
  硒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上调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面的IL-2表达,选择性降低T细胞抑制因子,增加IFN-1的合成,增强吞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3 复合微量营养素与免疫功能
  国内在复合营养素与癌症方面仅有一项动物实验,该实验发现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E合用可提高荷瘤小鼠CD3+和CD4+的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降低CD8+,各剂量均可促进化疗小鼠IL-2的表达和产生,荷瘤小鼠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恢复。
  相关研究人员认为并发感染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低下和血脂异常。对特定糖尿病患者补充微量营养素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一般感染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微量营养素更加有效的原因是该人群容易发生营养素缺乏,机体抗氧化能力低下。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补充8种维生素和3种矿物质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血清IgE、CD4+、CD4+/CD8+比值、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和嗜碱性粒细胞数增加,CD8+下降,且上呼吸道感染、甲沟炎、皮肤脓肿、阴道炎、尿路感染、齿龈炎、口腔溃疡发生率降低,而且发热时体温降低,发热持续时间缩短。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微量营养素有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一般感染发生率。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强化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一定意义。口服营养素可改善重症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微量营养素经不同途径选择性地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功能,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体内水平失衡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尤其是慢性营养素缺乏更容易引起机体免疫失调。充足且平衡的营养素水平对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经膳食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纠正营养素缺乏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途径。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存在诱导、抑制、受体调节等相互作用机制,为给营养素的合理补充和膳食指导提供依据,仍需开展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赞钢 区晓毅 李少媚 李顺好 刘秀芳 小儿微量元素水平对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 2013.02Z
  [2] 李奕阳 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变化临床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討采用加减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接收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加减补肺汤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NSF对5/6肾切除模型大鼠微炎症状态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72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NSF组,实施5/6肾切除术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衰模型;治疗组自二次术后第31天起给药,连续30天。检测大鼠血Urea、Crea,残余肾组织病理情况确定模型建立,检测微炎症状态相关细胞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医方剂参芪蒲丹汤予以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20例治愈、18例显效、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7%;所有患者的胃脘痞满、纳呆、胃痛及嗳气等症状均有所缓解,对胃黏膜萎缩、炎性程度、肠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8-01  银屑病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顽固性难治性重大疾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目前治疗仍不尽人意,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的灵魂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之一,是中医
期刊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吉西他滨(GEM)联合奈达铂(NDP)对照单药GEM治疗铂类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铂类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65例,包括观察组33例:GEM 1000mg/m2 d1、d8+NDP 80mg/m2 d1,静滴,q21d;对照组32例:GEM 1000mg/m2 d1、d8,静滴,q21d;化疗2-3周期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1-01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簇状水泡,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疱疹性皮肤病,又称蛇丹,缠腰火丹,火带疮,蜘蛛疮,相当于西医学的带状疱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蛇串疮6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64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8岁,男28例,女36例,最短两
期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9-01  蒲辅周(1888-1975)四川省梓潼县人。少时秉承家学,对中医经典深有领悟。新中国成立后调北京任中医研究院内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并以擅治温病及妇、儿诸病闻名, 又勤求博采,故断证确而立方谨,足为后学楷模,蒲老遗留之著作,虽不太多,但理、法、方、药,井井有条,在医疗方面,影响之大,并世少与伦匹,于50至70年代,在
期刊
【摘 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五黄养阴颗粒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48:52),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430nm,柱温35℃。结果:姜黄素进样量在0.0239~0.478u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9.14%,RSD为0.48%(n=6)。结论:本方法操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9-01  随着医药科学的飞速发展,医药种类日益增多。用药亦日趋复杂,联合用药的机遇也越来越多。病人总认为药用的越多越好好,可以面面俱到,总会有一种药能击中要害。笔者在医院近二十年的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病人身患多种疾病,到医院来轮流看几个门诊,这样用药就必然很多。有些病人很想自己的病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已经临床确诊的5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及30例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均可探及3 个及以上肿大的淋巴结;30例急性阑尾炎可探及肿大阑尾的为25例,诊断符合率83%。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频彩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
期刊